2023-11-1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真誠是一種可以培養的習慣

長期間的不安感帶來的後遺症是,一點微小的心安便容易放大感受,認為被人、被職場環境、社會所接納,而覺感恩。

表象看來,這樣的態度轉變,抱持感恩的心接納他人,的確帶來一些人際或職場上的好處。

然而這麼一來,卻也容易被各種人情世故給綁架,個體的邊界不斷被侵蝕,也就拉低或失去了自己的角色個性。

這也讓我想到,遇到一些比較善於在表面應對他人,對於人情世故的拿捏,手腕很好的人,在私下難免不好接觸,防衛心比較重;這樣的人可以很自然的為自己的 表裡不一 拿捏一定程度的平衡。

不過就我而言,一旦查覺到他人這些個性樣貌上的不一致性,難免會避免與之深交;會想到說彼此的言談,其真誠度都有待進一步鑑驗,而我們通常沒那麼多心力與時間去做這些檢驗。

的確,之所以沒辦法顯露真誠,可能是避免無意間接露了自己的脆弱而遭受他人傷害,也因此層層裹上糖衣或盔甲。

不過這麼一來,同時也迴避掉了他人的真誠觸碰。

也就是說,真誠度的顯露需要學習,也需要鍛鍊。

直覺認為,這學習包裡面需要整理爬梳過往經驗所累積的多種價值觀,去琢磨自己的內在思維模型,再加上一箱意志力等等。

我們都在不斷重塑自己的角色曲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