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生,再來一回何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小時候,有過這些幻想嗎?如果,二十歲的時候,可以像誰一樣到處冒險就好了;三十歲的時候,希望可以像那個誰一樣,充滿自信又有魅力;四十歲的時候,可以跟某某一樣,有成就又充滿韻味;五十歲、六十歲……,對每一段年齡,充滿了想像,心中有個典範人物,除了期望自己也可以長成那個模樣,同時又覺得那些年齡距離自己好遙遠,還要很久才會遇到,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緩緩準備。

    可是,真的抵達了那個年歲的時候,才清楚發現,生命的真實樣貌不但與原來的想像,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原本以為那些足夠的時間,早已不知不覺中過去了,反而讓人有了措手不及的慌張。

    最近看完一本書—「成為我自己」,作者是歐文•亞隆,他是當代存在主義心理學者,這本書是他的回憶錄,完成於他八十五歲的時候。

raw-image

    八十五歲,哇!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紀呀?真的令人難以想像,看看這位是心理學界的大師,他是如何描寫自己八十五年的人生歲月中,都經歷過些什麼,他又是如何度過或面對,讓我們的心裡對八十五這個年齡可以有點底。

    不過,如果認為從一位泰斗級別的人物的回憶錄中,只會看到所謂的「豐功偉績」,我會說這將會很大的誤會。因為書的封面就有一小段摘要,是這樣寫著:「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重建我自己,但現在才瞭解,在我內心深處,有一泓我永遠都處理不了的淚水……」

    而且,書中的第一篇文章,寫的就是他從年少的噩夢中驚醒,那個過去的自己,曾經對一位女孩造成的傷害。沒想到,年少時的一句玩笑,現在卻反變成夢魘,時不時會回頭來糾纏,既揮不去,也逃不開,只好透過文字的書寫,表達當時沒能說出口的歉意。

    原來,即使已經成為大師,生命中也是有了一些令自己無法直視的傷痕。唉!成長中的傷與痛,古今都有,中外皆然。因此,如果我們的生命歷程到現在為止,也是有著不同的坑坑洞洞,就試著放下吧,不要太糾結。

    有時候,我們面對父母,心中難免有些怨、有些怒,這些怨與怒,讓我們很難以完整的方式看見他們。如果可以也願意的話,開始試著找出不一樣的方法去看待他們吧!但是,如果暫時還做不到,真的沒有關係,不用太過苛責自己。

    這位八十五歲的長者在年少時,也對自己的父親、母親也是有期待與抱怨,甚至有失望。當他經歷過這麼長一段歲月後,寫出了自己對父母不一樣的理解,透過這些理解,終於讓他看見原來父母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他們對子女的愛。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com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com

    如果,我們認為當自己終於達成了一個終極目標時,就可以放鬆休息,那麼也請看看這位已經是專家中的專家,是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如何找到不斷突破的方向,做到不停止追求,不斷開拓出更豐富的創造與創新。

    這位心理大師,不但是位出色的心理學者,也是一位文采動人的作家。他將文學、哲學與心理學結合,不只寫出學術殿堂中的典範,也寫出普通人看得懂,看完後會感動的小說。看看他是如何實現著作等身的成就時,平凡如我們,雖不能與他有一樣高的成就,但至少可以效法他的做法,試著將自己的興趣與過去累積的一切結合,看看會迸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在「我的出走日記」時,曾看到一段對話。

    那個場景與對話是這樣的:大姐和朋友討論著自己感情現實中的問題,她說,以前看著男友的獨生女,覺得她沉默少言,心裡會心疼。但是,突然有一天她變得很兇,像太妹一樣,完全把自己嚇到。現在自己完全沒有把握可以與她同住。但是,如果跟男友結婚的話,將女孩完全交給姑姑們扶養的話,心裡又過意不去。所以,他們決定等到女孩滿二十歲時再結婚。

    這時候,大姐長長嘆了一大口氣說:「等到她二十歲時,我都已經五十歲了,可惡!」朋友聽了這話後,語重心長的說:「我們的四十歲來得很快,五十歲應該也是轉瞬間得事。」話語才剛落下,大姐立刻著急地說:「不行!我們不能太快五十歲!五十歲不能來得太快,但又不能太慢來。」接著又幽怨地說:「五十歲還有什麼情感嗎?人到那個年紀會不會就只是一隻動物?活著沒有什麼目標,吃東西也像動物吃草一樣。」

    話才剛完,鏡頭轉向幾位女士身上,其中一位女士的眼神充滿了深意,又帶了點寒氣,手中拿著食物,臉上露出一抹出奇冷靜的笑容,透著寒意說:「活著沒有什麼目標,吃東西也像動物吃草一樣。五十歲女姓,也就是我本人來告訴妳,我其實可以明白妳的意思,我本來以為到了三十歲,自己會很帥氣,結果那只是一場空;接著想四十歲,我會怎麼生活?五十歲呢!活著幹嘛?別活了〜那就別活吧!結果,五十歲是吧!都一樣,五十歲真的會來得很突然,那種感覺就像十三歲的時候,稍微睡個午覺,就突然醒來一樣。」

Photo by Greta Hoffma on Pexels. com

Photo by Greta Hoffma on Pexels. com

    就像最後這段話:每個人的五十歲都來得很突然,那種感覺就像十三歲的時候,稍微睡個午覺,就突然醒來一樣。如果五十歲是這樣衝進生命裡,那麼八十歲應該也是在我們沒有防備時,就跑來跟我們打招呼吧!

    八十歲的人生會是怎樣?怎麼樣都想像不到,所以看看一位八十五歲的新手老人,是如何描寫自己來到八十五歲的心情與生活。我們不一定要像歐文•亞隆大師有如此高的成就,但是如果可以像他書的最後所寫的:「我常鼓勵我的病人去探索自己的悔憾,鼓勵他們追求免於悔憾的人生。如今回顧起來,我沒有悔憾。」所以,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他引用了尼采的話:「如此人生?再來何妨!」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公平嗎?如果公平,世界上大多數的財富就不會只集中在少數的國家中;如果公平,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擁有自己想望的人生;如果公平,大多數的資源就不會只被少數的權力者分配。人生公平嗎?這樣看來,人生,確實很不公平。     但是,人生也公平。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於他人的「不平等優勢」。想過自己的優勢
    看故事、聽故事,是一件既有趣且輕鬆的事,尤其是看到精彩的故事時,更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然後完全投入進情節的轉折中,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角色,陪著主角一起經歷他們的所有一切遭遇。這種感覺像是在過另一個人生一樣,很有趣。所以,從小就喜歡看各種不同類型的故事書,不管是童話、寓言、神話,包含歷史故
    幾年前買了一本蔡璧名教授所寫的「莊子,從心開始」,當時慢慢讀著讀著,漸漸地讀出了其中的樂趣。不過,也許是當年的悟性還不夠,也許是當年的智慧還未開,讀的時候,並未能體會到書中真正的精隨,所以雖然有看完,但是完全沒有將先哲的智慧深植於心,應用於生活中。     最近,又想起了這本書,就從書櫃中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順口提到自己正在唸英文,不過每天花的時間很少,大約只用五分鐘吧,難度也不高,就是每天背一個英文句子,透過這個過程,想要開始實踐一直想要將英文學好的想法。會用這的方式開始的起因很單純,因為「困難的不是做,困難的是每天做」。所以,為了不讓自己被困難打敗,所以就選擇用最容易又
    人生公平嗎?如果公平,世界上大多數的財富就不會只集中在少數的國家中;如果公平,大多數的人都可以擁有自己想望的人生;如果公平,大多數的資源就不會只被少數的權力者分配。人生公平嗎?這樣看來,人生,確實很不公平。     但是,人生也公平。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於他人的「不平等優勢」。想過自己的優勢
    看故事、聽故事,是一件既有趣且輕鬆的事,尤其是看到精彩的故事時,更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引,然後完全投入進情節的轉折中,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角色,陪著主角一起經歷他們的所有一切遭遇。這種感覺像是在過另一個人生一樣,很有趣。所以,從小就喜歡看各種不同類型的故事書,不管是童話、寓言、神話,包含歷史故
    幾年前買了一本蔡璧名教授所寫的「莊子,從心開始」,當時慢慢讀著讀著,漸漸地讀出了其中的樂趣。不過,也許是當年的悟性還不夠,也許是當年的智慧還未開,讀的時候,並未能體會到書中真正的精隨,所以雖然有看完,但是完全沒有將先哲的智慧深植於心,應用於生活中。     最近,又想起了這本書,就從書櫃中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順口提到自己正在唸英文,不過每天花的時間很少,大約只用五分鐘吧,難度也不高,就是每天背一個英文句子,透過這個過程,想要開始實踐一直想要將英文學好的想法。會用這的方式開始的起因很單純,因為「困難的不是做,困難的是每天做」。所以,為了不讓自己被困難打敗,所以就選擇用最容易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年紀是一個過程,不斷的回想起年幼與年少的自己,總是睡前期望著夢回以前,甚至於想穿越回過去,不是不記得了過去,而是想重新去經歷. 以前的自己,生活可以說是貧乏,卻也感到滿足,因為從未擔憂任何事情,日子天天的過,偶爾想著自己長大的樣子,卻又渴望長大. 心老了嗎?也許是的,終究期望在一覺醒來,我能回到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年紀是一個過程,不斷的回想起年幼與年少的自己,總是睡前期望著夢回以前,甚至於想穿越回過去,不是不記得了過去,而是想重新去經歷. 以前的自己,生活可以說是貧乏,卻也感到滿足,因為從未擔憂任何事情,日子天天的過,偶爾想著自己長大的樣子,卻又渴望長大. 心老了嗎?也許是的,終究期望在一覺醒來,我能回到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亞歷山大・李維的《成年孤兒》深刻探討了失去雙親對人生的影響,並提出了獨到的關於成年和孤兒的定義。作者以自身遭遇為例,認為經歷這樣的變化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奇妙的認知。此外,書中亦提及作者父親對宗教的強烈反感,以及如何走出哀傷的建議。本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心靈寄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25歲像是一個人生轉變的起點!一路走來,苦過、痛過、傷過、愛過、哭泣過、微笑過……。人生的艱難,世事的無常,緣分的飄忽都是在所難免,可我依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學會了寬容,豁達,樂觀,也學會了坦然迎接命運的安排;因為我知道以後人生裡還有更多的滋味等待著我去品嚐,去吞、去咽。我們每個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有些停留在記憶中的人,可能我們偶爾想到了,想他如果能活到現在,會長成什麼樣子;有些我們看著他長大的人,卻會在某一刻發現,他們好像並沒有真正完好的長大。所以我們才發現,長大從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要先想辦法撐過內心對於自我的否定,還要想活下來之後該怎麼繼續和這個世界共存,然後它又循環了一次。 這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