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難以民主化(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趁唐朝廷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約15萬士兵,號稱20萬,在薊城南郊(今北京西南)誓師,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以清君側」為藉口於范陽(今北京)起兵。當時全國承平日久,民不知戰一百數十年,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太守、縣令或逃或降。

唐軍抵抗

唐玄宗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祿山反訊,猶豫後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今遼寧朝陽)節度使,準備防守;命皇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東征。

長安失守與玄宗退位

唐玄宗於11月15日派特使畢思琛往東都洛陽募兵防守。安祿山的大軍雖遇阻礙,但由於宰相楊國忠的無能,使安祿山於同年12月12日攻入洛邑。東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不降,為安祿山所殺。河南尹達奚珣投降安祿山。負責守衛洛陽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高仙芝採以守勢,堅守潼關不出。唐玄宗聽信監軍宦官誣告,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改元聖武。

朝廷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後,任命哥舒翰為統帥,鎮守潼關。唐室本可利用險要地勢暫時死守,保衛京師;但唐玄宗與楊國忠急於平亂,迫哥舒翰領20萬大軍出戰,最後以失敗收場。潼關一破,都城長安震驚,失陷在即。

唐玄宗於6月13日凌晨逃離長安,到了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北23里)。途中士兵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率兵請求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楊國忠已經被士兵亂刀砍死,玄宗本欲赦免楊貴妃,但士兵繼續喧嘩,在親信宦官高力士苦勸之下,於是玄宗忍痛下詔縊死楊貴妃。

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皇太子李亨在靈州(今寧夏靈武)自行登基,是為唐肅宗。郭子儀被封為朔方節度使,奉詔討伐。次年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度使,聯合李光弼分兵進軍河北,會師恆州(今日河北正定),擊敗安祿山部將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

史思明奪權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續圍太原,南下包圍睢陽,但守將仍然堅守至10月。9月至11月,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洛陽敗逃退據鄴(今河北臨漳),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范陽史思明。因契丹、同羅等族組成的精兵大部歸史思明,安慶緒謀除史思明,史思明遂以所領13郡及兵8萬降唐,唐封其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

唐廷對史思明存有猜疑,欲策劃消滅之,不料計劃外洩,史思明復叛,與安慶緒遙相聲援。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為郭子儀等統兵20餘萬所圍困,後增至60萬。次年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九節度使之60萬軍,其圍遂解(鄴城之戰)。宦官魚朝恩讒毀,郭子儀被召還長安,解除兵權,處於閑官。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兵返范陽,稱「大燕皇帝」。

戰亂結束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軍隊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並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史朝義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僕固懷恩率朔方軍追擊史朝義。

寶應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獻莫州投降,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於唐軍。史朝義率五千騎逃往范陽,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走投無路,於林中自縊,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唐廷基於迅速結束戰爭的考量,招降後任命安史餘部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薛嵩為昭義節度使,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後世史家均認為安史之亂不但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而且對中國後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司馬光《資治通鑑》:「(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藩鎮割據

唐朝安史之亂天寶年間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藩鎮割據的局面一直持續百餘年直至唐朝滅亡,但存在爭議,因為藩鎮不在中央政府控制之下的時期嚴格來講只能算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前後各30年,合計約60年,而非持續百餘年直至唐朝滅亡。

藩鎮割據即是把藩鎮與割據聯繫在一起,因而產生了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已經是四分五裂,氣息奄奄的誤解,而且也模糊了對唐朝中後期一百五十多年的政治風潮、經濟變革、制度更替以致文學藝術現象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其實將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複雜歷史稱作藩鎮割據僅僅是一種較為籠統的稱呼。唐代藩鎮割據與動亂的歷史,是從安史之亂以後開始,也就是所謂的「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黃巢之亂以後,「天下分裂而無紀」,接於五代十國,陷於軍閥混戰的另一番境地。

實際上,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到唐僖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的乾符年間,大約110多年時間裡,藩鎮的形勢是比較穩定的,藩鎮數目最多也大體固定在46個左右。不僅如此,地方節度使也不能世襲,除了河朔三鎮(今河北)的節度使曾世襲過幾代人,其餘藩鎮節度使的調任和派遣基本上由唐朝中央決定(流官制),其任期一般在3至5年時間,在90多年了的時間裡除了河朔三鎮,節度史與唐庭的關係屬於君臣關係而非敵對關係。。黃巢之亂以後,李唐皇室大權旁落,無法完全控制節度使,但即便在唐朝滅亡前夕的30年裡,節度使也不像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般,諸侯王王位能夠父死子繼,完全不受中央政府控制。黃巢之亂後大部分藩鎮逐漸走向世襲制,如同春秋戰國時代之諸侯一樣,直到平定上述民變之將領朱溫篡位,最終形成了五代十國。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又稱關隴世族、關隴門閥、關隴軍事貴族、關隴胡漢集團、武川集團。關隴集團一詞由陳寅恪所創,是指北朝的西魏、北周至隋、唐期間,籍貫為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周圍的門閥士族,範圍為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陰山周圍,漢胡混血、文武合流是其特色,他們佔據了當時的統治階層。關隴集團不但以武川人為
西晉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中國歷史上繼三國時期曹魏之後的王朝,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自晉武帝司馬炎於266年2月(乙酉年十二月)改元泰始開始,到316年晉愍帝被俘為止,西晉皇朝共歷三世四帝,時間共51年。西晉皇城洛陽於永嘉之亂期間陷落後,西晉的第四任皇帝晉愍帝被迫遷都
東漢與三國時代 東漢(25年-220年)是漢朝的後半部分,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首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末代皇帝則是漢獻帝劉協。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雒陽,故而得名。同時東漢又稱後漢和中漢。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至新朝末年以來的中
漢武帝之後,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時,西漢政權穩固,特別是平民天子漢宣帝與自己的貧賤之交許平君許家結為姻親聯盟,政治穩定,這個聯盟一直延續到漢成帝孝成許皇后。漢成帝時漢成帝的舅舅、舜的後人王鳳與許平君的堂弟、孝成許皇后的父親許嘉並立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後來小許皇后失寵、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崛起,漢成帝沒有
上週我們聊到秦朝以法家所施行的秦政根本性改變了三代以來的中國社會,雖然焚書坑儒與連坐法看起來已經很糟了,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更糟的還在後頭呢! 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或稱楚漢相爭,是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壬辰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上回我們聊到戰國時期開始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原諸侯國的統治著紛紛僭越稱王,且為了擴大自身權利不再將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給手下有戰功的小諸侯,而是建立由國王自己管理的郡與縣。同時秦國為了方便統治(統治是說好聽的,實際上就是要向民間汲取資源)而行充滿法家權術色彩的商鞅變法,令秦國國力大幅提升從而滅六國一統天下
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又稱關隴世族、關隴門閥、關隴軍事貴族、關隴胡漢集團、武川集團。關隴集團一詞由陳寅恪所創,是指北朝的西魏、北周至隋、唐期間,籍貫為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周圍的門閥士族,範圍為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陰山周圍,漢胡混血、文武合流是其特色,他們佔據了當時的統治階層。關隴集團不但以武川人為
西晉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中國歷史上繼三國時期曹魏之後的王朝,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自晉武帝司馬炎於266年2月(乙酉年十二月)改元泰始開始,到316年晉愍帝被俘為止,西晉皇朝共歷三世四帝,時間共51年。西晉皇城洛陽於永嘉之亂期間陷落後,西晉的第四任皇帝晉愍帝被迫遷都
東漢與三國時代 東漢(25年-220年)是漢朝的後半部分,與西漢合稱兩漢。東漢首位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末代皇帝則是漢獻帝劉協。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雒陽,故而得名。同時東漢又稱後漢和中漢。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至新朝末年以來的中
漢武帝之後,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時,西漢政權穩固,特別是平民天子漢宣帝與自己的貧賤之交許平君許家結為姻親聯盟,政治穩定,這個聯盟一直延續到漢成帝孝成許皇后。漢成帝時漢成帝的舅舅、舜的後人王鳳與許平君的堂弟、孝成許皇后的父親許嘉並立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後來小許皇后失寵、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崛起,漢成帝沒有
上週我們聊到秦朝以法家所施行的秦政根本性改變了三代以來的中國社會,雖然焚書坑儒與連坐法看起來已經很糟了,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更糟的還在後頭呢! 楚漢戰爭 楚漢戰爭,或稱楚漢相爭,是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壬辰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上回我們聊到戰國時期開始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原諸侯國的統治著紛紛僭越稱王,且為了擴大自身權利不再將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給手下有戰功的小諸侯,而是建立由國王自己管理的郡與縣。同時秦國為了方便統治(統治是說好聽的,實際上就是要向民間汲取資源)而行充滿法家權術色彩的商鞅變法,令秦國國力大幅提升從而滅六國一統天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大敗之下,太原守軍只得求助於此戰主帥李建成。而李建成這邊自然是老實不客氣,將李世民往死裡打。 兵權被拔,得力助手皆遭調職,李世民甚至被禁足宮中。但我們都知道,他最後還是會贏的。 距離玄武門之變,還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且看蘇秦悟道後的戰國歷史在同一個期間如何快速演變: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派兵攻占燕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孟子·梁惠王下》,燕王 嘩也被齊軍殺死。 燕國幾乎滅國,直到西元前311年,趙武靈王才決定要派兵護送燕公子職回國即位復國,是為燕昭王(在位時間約公元前311-前279年)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