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河畔的沉思Howard's gift》1-談人生的意外與轉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資:「因為XXX,公司必須請你離開」

員工:「….」

人資:「我們要資遣你,今天就會通報,你的時間是到XXX,」

求職者:「….好XD。」

 

這是許多人在職場會遇到的狀況

也是許多人不希望遇到的狀況

遇到這樣狀況時,你可能會想:

「為什麼是我?」「我已經那麼努力的,最後為何落到這個下場!」(受害者心理)

「一定都是xxx害我的。」(推卸責任心理)

「我一定是不夠好,才會被資遣。」(責怪自己心理)

 

有這些反應都很正常,但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應對這樣的狀況。

【查爾斯河畔的沉思Howard's gift】給了我們另外的視角,看待人生的突發狀況。

raw-image
轉折點是一個徹底顛覆思考與行動的事件~英特爾創辦人安迪.葛洛夫

【查爾斯河畔的沉思Howard's gift】是一本濃縮了一個連續成功創業家六年,六百個小時,與其老師霍華的對話。作者也訪問了許成功人士,分享了其歷程與經驗。

霍華指導過數千人,其中包含企業領袖與大企業執行長,如:全球最大啤酒製造商創辦人李曼….等。

主要談的是人生成功與幸福的價值觀,教我們規劃人生, 面對困境,提高人生的天花板。

 

轉折點激發潛在能量

轉折點會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帶來偶而才會有的機會,表面上可能是正面,可能是負面。

它擁有一股潛在能量,某種能激勵你採取行動,刺激你做出前所未有的作為。

書中舉了阿波羅13號飛往月球途中,氧氣箱爆炸,且燃料不足,導致太空船沒有動力可以折返地球

機組人員面對這樣的窘境,決定借重月球的引力返還地球

因此,太空船繞了月球一圈,靠著月球自轉的重力加快行進速度,在適當時機再發動引擎

把太空船甩回地球,這就好像小石子從彈弓上射出去一樣

因為正向面對"轉折",積極地"思考",展開"行動",所以才讓阿波羅13平安返回

 

轉折點是改變生活的催化劑,偶然出現的契機,讓人停下來思考。我要繼續?還是轉換呢?
raw-image

積極的姿態

1.對於轉折發生才反應,甚至完全沒反應,對打造幸福快樂的工作與人生有害無益。

2.進行情境分析,記取過去的教訓,但不留在過去,把眼光放在未來。

3.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4.深思比正確更重要。

5.採取行動,否則只會輸不會贏。


要小心鋪上絲絨的生活軌道,太舒服反而會不想離開。


如何察覺與面對正面、負面、中性的轉折點?

正面轉折就像我們的朋友,遇到了心存感激。如果我們加以利用,未來可能受益良多。如:老闆提供學費補助,讓你去讀碩士,學習相關專業。

負面轉折就像敵人,它沒來由地冒出,從背後偷偷踹一腳,讓人措手不及。這樣會讓人變得被動防禦,忘了應該要周詳思考對策,或從負面情境找出正面機會,反而用恐懼、無奈與困惑的情緒回應。

中性轉折點很溫和,是從內在引起的,一種從心裡出現的自己的聲音,微弱、直接又真切。

“察覺”"與"如何反應"是讓轉折點成為你幸福的人生關鍵。


錯失大好機會的原因,往往是我們沒有對轉折點做出任何一點回應
raw-image

對於前面的個案,我們應該怎麼思考與執行?

1.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從未來的角度思考。組織對於這樣決策,背後的決策考量是?要強化什麼專業?要強化那些關係?那些人脈可以保持?

2.這件事對於你的正面意義,不管是好轉折或是壞轉折?

是否你不適合這個產業?或是你不適合這個職能?或是其他更有天賦的職涯發展?

3.思考後續決策現在的好、現在的壞、未來的好與未來的壞?

避免我們因為要現在的好,而產生未來的壞。


任何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其中必有意義




10多年的特助經驗,走過北京、上海、陝西、杜拜、非洲 溝通談判、公司治理、品牌行銷、運營管理、業務推廣 「修練願力,把生活中每一個不願意轉為願意,將願意轉變成人生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資:「你期望的待遇是?」 求職者:「我希望是比我現在年薪多10%以上。」 人資:「我們一般不會給那麼多,那就10%。」 求職者:「….好。」 循序漸進是談判中很重要的原則 因為這樣的方式,讓對方不會被巨大的條件嚇到,而打退堂鼓 以一種舒服不衝突的方式前進 但這樣的方式會有幾個小缺點:
「有折扣嗎?」 「這是當季商品沒有折扣喔!」 「買多一點可以打折嗎?」 「目前已經有打折了,您再多買??元,我再送您XXX」 「…..好」   過往失敗的談判,都是因為目標出了問題 不是談判前,目標設定錯誤 就是談判時,被對方離了題,導致整場對話都是針對離題的話題討論 或是
爸爸:「你就是要跟著你堂哥工作,職場自然會一帆風順。」 我:「....。」(無言) 爸爸:「他在公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我:「....。」(無言) 爸爸:「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無言) 【要對話,先坐在同一條船再說】 1.沒有立場的聆聽與紀錄 2.不先下判斷不指導
去年年底,我辦完婚禮,從雙方家庭互動、自己長輩溝通、拍婚紗、找婚攝、找新娘密書、找宴會廳、通知親朋好友,都很順利,最後連疫情在宴客前就趨緩下來。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宴客時,餐廳安排的婚禮企劃(兼主持人)沒有好好的執行事前我們雙方認同的規劃。舉其中一個例子: 以下列舉一些一次體驗的例子:
H.P.Lovecraft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寫道:「最古老最強大的情緒就是恐懼,而恐懼之中最古老最強大的一種,就是對未知的恐懼。」 恐懼,是我們人類皆有的心理,因為人類早期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這時需要有恐懼促進行動,所以經年累月的基因延續,我們就養成遇事時,心中自然生起害怕與不確定感。
「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平均起來就是你。」這是美國商業哲學領袖Jim Rohn,曾提出"五人平均值理論",這樣的道理,從邏輯上相當合理。 那從科學角度怎麼看呢? 那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看? 那我們應該如何做,讓自己利用"五人平均值理論"的力量: 1.定期審視近期最常接觸的五人
人資:「你期望的待遇是?」 求職者:「我希望是比我現在年薪多10%以上。」 人資:「我們一般不會給那麼多,那就10%。」 求職者:「….好。」 循序漸進是談判中很重要的原則 因為這樣的方式,讓對方不會被巨大的條件嚇到,而打退堂鼓 以一種舒服不衝突的方式前進 但這樣的方式會有幾個小缺點:
「有折扣嗎?」 「這是當季商品沒有折扣喔!」 「買多一點可以打折嗎?」 「目前已經有打折了,您再多買??元,我再送您XXX」 「…..好」   過往失敗的談判,都是因為目標出了問題 不是談判前,目標設定錯誤 就是談判時,被對方離了題,導致整場對話都是針對離題的話題討論 或是
爸爸:「你就是要跟著你堂哥工作,職場自然會一帆風順。」 我:「....。」(無言) 爸爸:「他在公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我:「....。」(無言) 爸爸:「我都是為了你好。」 我:「....。」(無言) 【要對話,先坐在同一條船再說】 1.沒有立場的聆聽與紀錄 2.不先下判斷不指導
去年年底,我辦完婚禮,從雙方家庭互動、自己長輩溝通、拍婚紗、找婚攝、找新娘密書、找宴會廳、通知親朋好友,都很順利,最後連疫情在宴客前就趨緩下來。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宴客時,餐廳安排的婚禮企劃(兼主持人)沒有好好的執行事前我們雙方認同的規劃。舉其中一個例子: 以下列舉一些一次體驗的例子:
H.P.Lovecraft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寫道:「最古老最強大的情緒就是恐懼,而恐懼之中最古老最強大的一種,就是對未知的恐懼。」 恐懼,是我們人類皆有的心理,因為人類早期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這時需要有恐懼促進行動,所以經年累月的基因延續,我們就養成遇事時,心中自然生起害怕與不確定感。
「你最常接觸的五個人平均起來就是你。」這是美國商業哲學領袖Jim Rohn,曾提出"五人平均值理論",這樣的道理,從邏輯上相當合理。 那從科學角度怎麼看呢? 那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看? 那我們應該如何做,讓自己利用"五人平均值理論"的力量: 1.定期審視近期最常接觸的五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生活中,許多人會因誤會和無心之過而與他人產生距離。這篇文章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商業關係,及其可能的破裂,並鼓勵讀者懂得珍惜當下,接納生命帶來的每一個轉變。引用《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的智慧,提醒大家接受當前的局面,未來會有更豐富的禮物等著我們。文章強調,即使面對困境,也要靜待宇宙的美好安排。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總會遇到需要告別舊工作、迎接新機會的時刻。這些轉折點往往是我們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也是最能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時候。在Marshall Goldsmith 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
Thumbnail
轉調新加坡是我前一年聲請離職事件,來自高層的對應措施,這是公司的角度。對我個人而言,由於沒有完全離開職場,只是轉換場域。所以,理論上,我還處於職涯路徑的未定狀態。 儘管如此,我仍然以正向的心態來回應整個安排。其一,盡最大的努力奉獻精力,冀望得到最優的專業表現。其二,盡力摸索,希望把自己的職涯規劃,
Thumbnail
前一次提出要求改變職涯路徑(另一種說法,就是“辭職”)時,心理上是有一點愧疚的。因為,以地區最高負責人的位置,想要下台,確實不宜扭頭就走。而眼皮底下又沒有他們認同的人選可以接替,雖然我舉薦了。 有朋友跟我說,那又不是你的事,而且公司也不是你的。再說,生意更不會因為缺少了我就垮掉。我覺得是有道理,但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Thumbnail
11 月 27 日,一項大型專案結束,我低潮期的生日前夕迎來了人生的轉捩點。與商業顧問 Chris 的交流讓我意識到,為了創造新的未來,我需要打破過去的認知,勇敢地去想像,這一天成為我的重生。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從個人到組織不改變就衰退! 不斷改變的環境,在走到盡頭前,就該鋪設新路,不是適應環境而是讓變動根本追不上你。 在人力資源運用必須跨越鴻溝!  鴻溝理論 高科技企業因為某項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能跨越市場中的「鴻溝」。 要想破除失敗的詛咒,必須做到認識鴻溝、跨越鴻溝。 在主流市場之前,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生活中,許多人會因誤會和無心之過而與他人產生距離。這篇文章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商業關係,及其可能的破裂,並鼓勵讀者懂得珍惜當下,接納生命帶來的每一個轉變。引用《其實,你不是你以為的自己》的智慧,提醒大家接受當前的局面,未來會有更豐富的禮物等著我們。文章強調,即使面對困境,也要靜待宇宙的美好安排。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總會遇到需要告別舊工作、迎接新機會的時刻。這些轉折點往往是我們職業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也是最能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時候。在Marshall Goldsmith 所著的《向上的奇蹟(Mojo: How to Get It, How to Keep It, How to Get It B
Thumbnail
轉調新加坡是我前一年聲請離職事件,來自高層的對應措施,這是公司的角度。對我個人而言,由於沒有完全離開職場,只是轉換場域。所以,理論上,我還處於職涯路徑的未定狀態。 儘管如此,我仍然以正向的心態來回應整個安排。其一,盡最大的努力奉獻精力,冀望得到最優的專業表現。其二,盡力摸索,希望把自己的職涯規劃,
Thumbnail
前一次提出要求改變職涯路徑(另一種說法,就是“辭職”)時,心理上是有一點愧疚的。因為,以地區最高負責人的位置,想要下台,確實不宜扭頭就走。而眼皮底下又沒有他們認同的人選可以接替,雖然我舉薦了。 有朋友跟我說,那又不是你的事,而且公司也不是你的。再說,生意更不會因為缺少了我就垮掉。我覺得是有道理,但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職業生涯的路途上,除非是退休或是開始自己創業,一般若必須做出改變;都屬於“轉職”的狀況,也就是另謀高就。至於;有需要另謀高就的原因當然有千百種,就不在這裡贅述。 我當時的情況是有些特別,我沒想過先去找尋新的機會,再回頭請辭。我就是想要改變目前的工作狀態,看有沒調整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我須要再三思考
Thumbnail
11 月 27 日,一項大型專案結束,我低潮期的生日前夕迎來了人生的轉捩點。與商業顧問 Chris 的交流讓我意識到,為了創造新的未來,我需要打破過去的認知,勇敢地去想像,這一天成為我的重生。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從個人到組織不改變就衰退! 不斷改變的環境,在走到盡頭前,就該鋪設新路,不是適應環境而是讓變動根本追不上你。 在人力資源運用必須跨越鴻溝!  鴻溝理論 高科技企業因為某項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能跨越市場中的「鴻溝」。 要想破除失敗的詛咒,必須做到認識鴻溝、跨越鴻溝。 在主流市場之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