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學會如何感受生命

在大學時,因著朋友的介紹而看了這一本書,雖然看完有激起心中漣漪,但要說領悟多少,可能還真的沒多少。

直到有天,在睡夢中,接到一通電話後,我面臨了人生第一次的摯親離別,當下很不敢置信,以為在電視劇才會發生的事情,竟然在我生活中上演,當時的我,有點不知道要怎麼繼續過生活…於是我又翻了這本書...


第二次閱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學會死亡,才會學會活著」

當時我的思緒深深地被這句話攪拌著…而也大大影響我接下來的大學生活。

當真實地感受生死離別,才會思考活著這回事,想著自己上了大學,卻又不積極的學習,那為何還要在此呢?我開始反思,並試著讓自己生活忙碌、讓自己積極學習、讓自己勇於嘗試,試著填滿每一天,好似就不愧對時間的流逝,但在很多個夜晚,我還是會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忙...?

即使對未來還是很不確定,但這句話,讓我想要感受自己是真的活著,因此我打破舒適圈,去上跨科系的課程、跑圖書館借書、參加各種校外活動,逼迫自己去體驗不一樣的世界。



第三次閱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2022年,當我住院進行全身檢查以了解癌症狀況時,我又翻了這本書...

第六堂課- 談感情與執著

這次在上第六堂課時,有了深深的體悟:在感受生命的同時,如何不執著?

首先,要如何感受生命?書裡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把水龍頭打開,讓情緒沖刷全身」,讓自己完全感受生命的情緒,唯有讓自己體驗後,才知道什麼是恐懼、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也唯有體驗後,才能告訴自己,「很好,我體驗了這個情緒,我認出了這個情緒,現在我需要從中脫身。」

這道理有點像是,既然都體驗了解了,那就可以let it go,讓自己move on!繼續體驗其他生命的情感,而也是這樣,才可達到「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的境界。

當下讓我想到自己,一開始知道罹癌時,其實心情沒有多大的起伏,不曉得是自己刻意壓抑,還是大腦還沒意會過來,但當第五天,開始意識到是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時,頓時的恍然大悟,讓情緒席捲而來,在夜裡失眠哭泣。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人的身心靈狀態都很差,但我試著讓自己說出,試著讓自己去發洩情緒、大膽不安、放聲大哭,有種沒有遺憾地去感受自己的情感…

在宣洩完後,心情慢慢趨近平靜,對即將到來的檢查,也不慌亂。


唯有讓自己揮灑完情緒,才能讓自己從恐懼中解脫。


當有效抒發情緒後,才能平靜下來思考,

然後呢?想想接下來自己還能做什麼或想要做什麼,

做起來不容易,但先試著「把水龍頭打開,讓情緒沖刷全身」,

或許你更能知道如何向前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