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生受用的窮查理寶典知識

巴菲特曾說:「因為查理蒙格,他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到人類,如果我不認識他,我會比現在窮得多!」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於2023/11/28辭世,1924年1月1日出生的他,享年99歲。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想紀錄我對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讀後心得,分為以下2大重點整理。

raw-image

建立思維模型系統

每天一睜開眼睛,我們就要進行無數個選擇與決策,這背後都跟我們的思考方式與思維邏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查理蒙格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點:要在頭腦中建立思維模型的複合式框架。**這是提升元認知水平的關鍵,換句話說,透過建立系統性的思考脈絡,我們能夠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識,使我們的思維更為清晰、有條理。

元認知就是你的大腦作業系統,思考你的”思考過程”,意思是要開始去意識到你的思考過程。

稍微復盤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天做出各種層次大小不同的決策時,有幾個決策是經由系統性的思考脈絡的?又有多少是依賴過往的成功經驗、習慣,而導致自己踏入重複的錯誤泥沼?像是有些人就是一直重複性遇到渣男、每次發生的鳥事都似曾相見、甚至情侶吵架的原因總是一再發生?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跳脫自己的思維框架,導致潛意識一直在操控著你,不斷地重複一樣的處境。

潛意識(Unconscious mind)如同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看不到的部分卻會產生影響(無意識)。

在本書中,查理蒙格提到,要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型框架,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且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在看這本書時,我試著回想,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嗎?我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嗎?還是我都是憑藉過往經驗在做思考,那這樣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差別呢?絕大部分的普通人,在面臨要改變時,都會尋找讓自己不需要改變的證據,說服自己安於現狀。

面臨要麼改變想法、要麼證明不需改變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忙於尋找不需要改變的證據。


願意改變不再是隨口說說

在生活中,當我們面臨改變想法或堅持原有觀念的抉擇時,絕大多數人會迅速尋找證據以支持自己的立場。然而,查理蒙格卻展現了一種罕見的品質:對自己證實、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他強調改變觀念就像更新工具一樣,如果有更好的工具,為何不用它來替代過時的舊工具呢?

這種願意接受改變的態度,讓查理蒙格在投資領域獲得了驚人的成功。與其像大多數人那樣因為衝動與貪婪,過於頻繁進出市場,他卻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怕犯錯,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在投資世界中獨樹一幟。


把時間與注意力放在有利可圖的區域

當你看到某樣你真正喜歡的東西,你必須依照紀律去行動。爲了解釋這種哲學,巴菲特和查理蒙格特別喜歡用棒球來打比方,我覺得特別受啓發。

泰德·威廉姆斯是過去70年來唯一一個單個賽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他把擊打區劃分爲77個棒球那麼大的格子,只有當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時,他才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爲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幅降低他的成功率。

這個策略看似非常簡單,卻隱含人生中的決策哲學。我們大多數在行動時,都沒有思考過「成功率」的問題,而是把眼界視角擺在當下。有句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總是球來了就揮棒,除了導致白費力氣之外,耗損的更是自我價值感與成就感。

因此,把專注力放在思考與判斷什麼時機點該擊球,這個擊球就好似我們每天的行為決策,有意識的思考自己的思考過程,才能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當判斷這顆球落在好球帶時,你才能夠用盡力氣,全力出擊。


結語

人生很長,但也說長不長,不過幾十年而已。

還記得我10幾歲時每天等公車上補習班、覺得度日如年,那種拼命想努力長大的心情,希望早日能夠靠自己放手拼搏。

出了社會幾年,才開始慢慢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的規則,而開始懷念以前學生時期的無憂無慮。等我有了這層領悟後,竟也30餘歲了。無論如何,現在的你是幾歲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有沒有具備願意改變的心態,只要你有想改變的心和健康的身體,其他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查理蒙格雖然不認識我,但我卻能夠透過書本,在心中來一場與查理蒙格的暢快對談,我覺得一生受用、非常值得!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