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正好是昭明太子,將金剛經劃分為三十二分後,金剛經後半段的起頭。須菩提從這裡開始,又問了他在一開始善現啟請分第二,相似的問題。
但是,我佛在本分的回答,剛開始看起來一樣,之後卻不相同。
簡單的說,我佛在前面的說法,主要是在說不著相,也就是無相。但是在本分,我佛所說的重點是在不著法,也就是無法。各位初讀經的同學,在讀本分的時候,不妨再翻回到第二分去,邊讀邊做一個比較。
俗話說:”無法無天”。既然無法,那麼我們大可自由自在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無法嘛!慕風要在這裡提醒各位,佛法講的是因緣果報,套句黑道電影上常所說的話: 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
這句話雖然出自黑道,但是卻頗符合佛裡。也許是黑道之中有人修佛,從他們互相打打殺殺、冤冤相報的生活經驗中,所體悟出來的。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都是一樣的道理。
你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問題。但是你要記得,如果你做的事對別人造成傷害,你遲早還是要還的。佛法森嚴,會比超級電腦,幫你記的更清楚。
在後面的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裡,我佛會對此再做說明。
既然說我們修佛,就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我佛為什麼卻又一再地說,祂根本沒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又要回到正信希有第六分去說了: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等你證到那裡,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只是一個名相,一艘度你悟道的工具而已,你不必執著在你證得了什麼?就好像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無須說他獲得什麼博士學位,也不必說他在普林斯頓擔任什麼教職。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對物理學了解甚深。
但是,我們都是尚未證得涅槃、開悟得道的凡夫眾生。我們都還在為了東西應該擺在哪裡計較。我們甚至還有夫妻,為了擠牙膏鬧到離婚。我們的執著這麼多,我們的規矩這麼多,我們因為這些執著規矩,還在跟人結怨輪迴。
所以,我佛只好用我們能夠理解的語言,告訴我們有一個境界,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鼓勵我們朝著這個境界,去放下一切的執念執著,不要用一大堆的規矩執著,既束縛了自己,讓自己難過,也因此跟人計較結怨。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們修佛追求的至高目標。如果我們到了最後,連這個至高目標都要放下。那麼請問,辦公室桌椅要怎麼擺?家裡牆壁要漆什麼顏色?晚餐要吃牛排還是火鍋?這又有什麼好爭執?有什麼好吵的呢?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