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狐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片中描述1990年代經濟起飛下,

一個家庭中的平凡與不平凡...


真正的價值在於自己

片中呈現了

兩個不同的價值觀,

一個是利他、

另一個則是利己;

在充滿競爭與利益的社會中,

我們該如何取捨?

電影片尾的結局,

或許也在提醒我們,


或許雙贏並不是不存在,

只是你不曾看見。


不平等真的存在嗎?!

片中的孩子雖然生活簡陋,

但卻與父親建立深厚的情感;

而追求利己與功利的老闆,

卻失去了兒子而感覺孤單。


或許金錢讓生活富足,

而愛讓生命變得豐盛。

也或許

失去的,

總會用另一種形式再獲得。


我們因渴望而盲目

片中的孩子因為對家的渴望,

而不加思索地

選擇了不同的價值觀。


或許有時候,

我們的追求

來自於內在的渴望,

而不是思考與選擇。


感受他人的感受有時候是一種包袱。

片中看似只追求利益的老闆,

或許也提醒我們,

面對他人情緒勒索時,

如何建立清楚的心理界限。

看似自私的選擇,

或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可以同理但不是同情

當我們看到他人的痛苦,

可能產生憐憫之心,

而電影似乎也提醒我們,

太多或太少的同情,

會傷了對方或傷了自己,

其實

我們需要的是同理,

而不是同情。


或許所謂的是非對錯,

來自於自我設限與框架,

也或許當我們懂得

尊重與接納之後,

才能懂得如何突破與解構自我。


照片出處: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entertainment/movie/74749

avatar-img
12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柚子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閱讀了 《21世紀的21堂課》, 書中除了提出豐富的內容與觀點外, 也對歷史中的理論與思維提出挑戰, 給予了我嶄新的思考面向。 或許我們因為過去的經驗 而形成了固定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但經過不斷反思、不斷覺察 和不斷自我解構之後, 我們或許能夠在原有的看見裡 看見更多。
有一天, 孩子請我用遙控器幫他開電視, 為了不讓他看電視 我只好裝傻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欸...」 這時候, 他竟然對我說: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這時候,我笑了...
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有時候父母會把對孩子的愛 視為「犧牲」 而容易產生情緒勒索的行為模式。 情緒勒索是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情緒勒索其實源自於合理的慾望,像是渴望被愛、被需要、安全感、價值感,或是希望受到他
有一天, 我打開臉書和手機的相簿, 發現螢幕裡 幾乎都是家中孩子們的照片; 而我突然想起 從小家裡有一本 又厚又重的家庭相簿, 因為小時候父親愛拍照, 所以出門都帶著相機, 為我們的成長留下足跡。 而我 似乎也延續了 父親表達情感的方式。
「為什麼一定要睡覺?」 「因為有一些東西, 只有當我們閉上眼睛, 才看得到。」 --摘自《寶貝,該睡覺了......》
前陣子閱讀了 《21世紀的21堂課》, 書中除了提出豐富的內容與觀點外, 也對歷史中的理論與思維提出挑戰, 給予了我嶄新的思考面向。 或許我們因為過去的經驗 而形成了固定的行為和思維模式, 但經過不斷反思、不斷覺察 和不斷自我解構之後, 我們或許能夠在原有的看見裡 看見更多。
有一天, 孩子請我用遙控器幫他開電視, 為了不讓他看電視 我只好裝傻說: 「我不知道怎麼開欸...」 這時候, 他竟然對我說: 「你可以的!你一定可以的!」 這時候,我笑了...
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有時候父母會把對孩子的愛 視為「犧牲」 而容易產生情緒勒索的行為模式。 情緒勒索是一種利用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在關係中控制他人的行為。情緒勒索其實源自於合理的慾望,像是渴望被愛、被需要、安全感、價值感,或是希望受到他
有一天, 我打開臉書和手機的相簿, 發現螢幕裡 幾乎都是家中孩子們的照片; 而我突然想起 從小家裡有一本 又厚又重的家庭相簿, 因為小時候父親愛拍照, 所以出門都帶著相機, 為我們的成長留下足跡。 而我 似乎也延續了 父親表達情感的方式。
「為什麼一定要睡覺?」 「因為有一些東西, 只有當我們閉上眼睛, 才看得到。」 --摘自《寶貝,該睡覺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人士的信仰對於待人接物的影響,並指出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力量。透過老狐狸與廖泰來的例子,探討了堅持本性與人際關係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關懷與同情心的可貴。文章最後提及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透過電影主題曲引發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老狐狸》(Old Fox)由蕭雅全導演,劉冠廷、白潤音、陳慕義主演。
Thumbnail
幾個月前看電影簡介的前幾行,以為是在說明股市飆漲、物價翻倍的臺灣經濟發展過程,看了片頭覺得有點沉悶,覺得自己沒準備好觀看欣賞,於是中斷。 今天終於覺得有時間跟餘裕慢悠的觀賞,原本我以為是要歌頌功利主義,畢竟,老狐狸教廖界一件最重要的事「不知道輸給知道」:「我們要利用不平等創造不平等,有人說不平等不
一句「錢不願多賺」,不負責管錢的公公怎知道,在這背後家人們承受多少壓力。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電影簡單直接,呈現兩種價值觀讓觀眾思考,而且美感十足,最終也沒有把故事弄得艱澀難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人士的信仰對於待人接物的影響,並指出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力量。透過老狐狸與廖泰來的例子,探討了堅持本性與人際關係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關懷與同情心的可貴。文章最後提及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透過電影主題曲引發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年少日記》用鄭老師的選擇告訴觀眾,脆弱的時候,如果有人仍然願意給你擁抱,傾聽你的聲音,就可能接住一個墜落的靈魂──但接住了,又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追求成功難道不對嗎?別人的失敗與我何干?斷絕同情帶來的成功是否值得?這是台灣電影《老狐狸》裡,廖界和謝老闆相遇後的人生抉擇。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Thumbnail
我不想變成跟你一樣的大人 小時候,我也總是在心裡評斷我身邊的每個大人。 當他惹我生氣難過,我希望我不要變成跟他一樣自私;當他溫柔的安撫我的情緒,我就希望能夠變成他一樣,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一本教科書,身旁的人們為我們做「示範」,而我們去「學習」。 在廖界(白潤音飾)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