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時間的「顆粒度」

我第一次看到「顆粒度granularity」這個名詞時,有點搞不清楚它的意思,這是大陸那邊書籍直接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後來才知道顆粒度是指具體的詳細和清晰程度。有點像是銀幕的解析度一樣,解析度越高顆粒越小,而低解析度代表顆粒較大。而劉潤則是在《底層邏輯》一書中,用時間顆粒度來了解每個人的專業化程度。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越忙碌的人,時間顆粒度越小。英國《每日電訊報》專欄作家Mary Riddell說,微軟比爾蓋茲的行程表和美國總統類似,5分鐘是基本時間顆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顆粒度,顆粒度大小從行事曆的安排上面就可以看的出來。對於我自己而言,我習慣安排的時間顆粒度是半小時,行程表中大概都以半小時為單位。

劉潤談到很多人不守時的原因是時間顆粒度過於粗獷,而衡量一個人專業化的指標就是他是否守時。在時間管理上,他提出三個原則:

  1. 理解別人的時間顆粒度:每個人的時間安排,都有自己對時間掌控的原則,這沒有對錯之分。有些人的時間顆粒度較大,可以允許臨時插人行程,有些人的顆粒度較小,喜歡一切按照既定行程,改變的彈性較低。但當與對方約定時間時,需要理解對方與自己在時間顆粒度上的差異。
  2. 細化自己的時間顆粒度:要了解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可以看看自己約人開會,一般約多長時間。如果都是以半天為單位,時間顆粒度就是半天。如果開會都是以小時為單位,那時間顆粒度就是1小時。劉潤建議:具專業素養的商業人士,至少以30分鐘為單位安排時間,以1分鐘為單位信守時間。依我個人的經驗,30分鐘是一個恰當的單位,如果討論的事情複雜一些,可以安排兩個30分鐘。同時,安排的開會時間會影響會議達成共識的效率,太長的會議時間常常會落入沒有效率的討論。
  3. 善用日曆管理時間顆粒度:現在手機、電腦上都有形形色色的日曆或行程表軟體,可以將每日的行程安排都輸入進去。我個人的作法是用不同顏色的行事曆來區分,這樣就可以檢視自己每天的行程安排是否有效率。

另外,在時間管理上,劉潤也提出以年、天、小時為單位的三個層次。對於一些個人目標,需要以年為單位。而每天時間管理的重點,則是在睡覺8小時、工作8小時之外的8小時,是做什麼樣的安排,一個人是否善用時間來自我成長,看這8小時的時間安排就知道了。而每小時的時間安排的重點,則是在專注程度,專注程度越高,效率越好(如下圖)。

圖片來源:劉潤《底層邏輯》

年紀越大,越覺得時間的珍貴,這是無法用金錢換取的資產,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這也造成時間管理永遠是自我成長課程中的顯學。但跟所有管理的原則一樣,道理很簡單,但要如何實踐,才是對每個人的考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