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的創作者,終於創作出了個什麼——《如果只有你聽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停止上班後的我沒有多久就遇上了疫情,順水推舟的成為了自由工作者,這樣的自由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找到一個稍稍沒那麼容易自責的情境——我可以過的這麼渙散嗎?日子可以這麼的安靜嗎?不明顯但確實存在的生存壓力,真的不用在意嗎?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沒變的是想要繼續創作。

不一定是一首歌,也不一定是文字,但我很想寫幾首歌,也有幾個題目很想寫出來。只是啊,整個人就是很緩慢,彷彿是要把十幾年來深沉的疲憊與睡眠不足完全的補償過來。各種想到的題目不知道陣亡了多少個,還真的開始了的兩三個想法也都先後停止,但那個創作的衝動還是在的,只是沒多久總是算了。

一下子又幾個月過去,有天突然就拿起(我早就有的)設備,開始錄了Podcast。只有簡單的幾條列點,無須寫稿,錄完後不到三分鐘做完最基本的音檔處理後,就上傳了。

老天,這真的好適合我,真的嗎?還是我又只是一時興起呢?


但持續時間超乎了我的想像,同樣也是做個記錄,以前用文字我總是一拖再拖,沒想到用講的這麼容易。大概三個月之後才和一兩個朋友提起這件事,更奇妙的是居然現在就有著少少的人在聽,丟到Youtube後我那(從未想要經營的)生灰頻道居然還有人來留言了。

(我是覺得YT很多人是迷路來的,真的很奇妙)

然後就快半年了。

完全沒有目的性的,有種「如果用這個方式記錄著生活,有天從頭開始聽一下也不錯吧」的小小快樂。

所以,這不是個有什麼主題的Podcast,但絕對歡迎路過。


avatar-img
14會員
32內容數
一個寫字的集散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anny's Note 的其他內容
原本沒有特別被這個題材吸引,的確就是因為各種好評而開始看,十分喜歡,也許我們就像最後大家分享著「這個故事中你最有印象的是哪句話」一樣,每個人看到的都會不一樣。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 Pop Music in Taiwan 充滿了困惑,為什麼我會到現在才來?​
太熟悉的故事,就算沒有完全一致,也能找到延伸的類比。究竟為何父母們都能講出一樣的話呢?這部電影的厲害就是抓住了這些「我們」。我的父母,我的手足,還有我,優雅純淨的掏撿出了其中的「我們」,然後以最平實的方式傳達出來。
週五來到朋友宜蘭的居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聊天,週六傍晚另兩位朋友來,半夜先走了一個,週日就與朋友及新朋友隨意晃晃。 好久沒有和一個新認識的人相處這麼久了。
原本沒有特別被這個題材吸引,的確就是因為各種好評而開始看,十分喜歡,也許我們就像最後大家分享著「這個故事中你最有印象的是哪句話」一樣,每個人看到的都會不一樣。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 Pop Music in Taiwan 充滿了困惑,為什麼我會到現在才來?​
太熟悉的故事,就算沒有完全一致,也能找到延伸的類比。究竟為何父母們都能講出一樣的話呢?這部電影的厲害就是抓住了這些「我們」。我的父母,我的手足,還有我,優雅純淨的掏撿出了其中的「我們」,然後以最平實的方式傳達出來。
週五來到朋友宜蘭的居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聊天,週六傍晚另兩位朋友來,半夜先走了一個,週日就與朋友及新朋友隨意晃晃。 好久沒有和一個新認識的人相處這麼久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消逝、紀錄、妄斷、放下 從朋友那裡聽到了這首歌,越聽越喜歡喜歡,越聽越激動,尤其是...這一切之後 我曾幾次思考過自己是怎麼走到這裡? 看似天賦般、命定的道路,而這輩子好像也沒這麼順流過地展開,
Thumbnail
上班有時真的是件不太有趣的事,事情多會覺得時間過得比較快,但當所有的事都接湧而來,又會忙得焦頭爛耳;工作時間長,閒暇得空之餘,得自己找事做。如果是單人站點,或是一個人時,我喜歡隨意哼唱,反正也沒人在意,就算被聽到,就笑著帶過。《抹去》也是這樣產生的。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回想那2年,是我人生轉捩點,一個人在大陸工作、生活,朋友問我,不無聊、不害怕、不寂寞嗎?!我的答案是,我在這段歷程裡,找到愛自己原來心靈這麼自由。 當時待的是中小企業 台幹就我一人,所以下了班,也沒有想和當地同事有聚會,所以開始獨來獨往的生活,雖然人生地不熟,因為業務關係,下班就不想說話
Thumbnail
距離上次的畫畫日記已經時隔3個月了,3個月都沒出片的原因就是,我在這3個月之內一口氣看了36本書(人體5本、透視8本、色彩10本、構圖9本、其他相關CG創作5本)! 上一集畫畫日記我才很有自信地跟大家分享,說我只要持續練習「我自以為的基本功」應該就會繼續進步了,但看了這些書之後我才發現,原
二月份沒發到文章,所以來個廢文(?)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消逝、紀錄、妄斷、放下 從朋友那裡聽到了這首歌,越聽越喜歡喜歡,越聽越激動,尤其是...這一切之後 我曾幾次思考過自己是怎麼走到這裡? 看似天賦般、命定的道路,而這輩子好像也沒這麼順流過地展開,
Thumbnail
上班有時真的是件不太有趣的事,事情多會覺得時間過得比較快,但當所有的事都接湧而來,又會忙得焦頭爛耳;工作時間長,閒暇得空之餘,得自己找事做。如果是單人站點,或是一個人時,我喜歡隨意哼唱,反正也沒人在意,就算被聽到,就笑著帶過。《抹去》也是這樣產生的。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回想那2年,是我人生轉捩點,一個人在大陸工作、生活,朋友問我,不無聊、不害怕、不寂寞嗎?!我的答案是,我在這段歷程裡,找到愛自己原來心靈這麼自由。 當時待的是中小企業 台幹就我一人,所以下了班,也沒有想和當地同事有聚會,所以開始獨來獨往的生活,雖然人生地不熟,因為業務關係,下班就不想說話
Thumbnail
距離上次的畫畫日記已經時隔3個月了,3個月都沒出片的原因就是,我在這3個月之內一口氣看了36本書(人體5本、透視8本、色彩10本、構圖9本、其他相關CG創作5本)! 上一集畫畫日記我才很有自信地跟大家分享,說我只要持續練習「我自以為的基本功」應該就會繼續進步了,但看了這些書之後我才發現,原
二月份沒發到文章,所以來個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