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少日記》觀後感 - 多一份關心,就能擁抱即將墜落的靈魂

多一份關心,就能擁抱即將墜落的靈魂

(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看完《年少日記》後意識到自己已經是邁入二十歲的人生階段了,我有長成我要的模樣嗎?


我覺得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劇中有傑在每一次受挫後都能勉強站起來,可是為何最後卻下墜,我想就是因為一直以來給與其支撐的漫畫作者,選擇了跳樓結束生命。


「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加油!」


漫畫裡頭總有這麼一句話,而這句話不知道照亮了有傑(哥哥)多少次的失落,直至漫畫作者一跳而下那次。


我其實在電影播放前期還在心裡打量這部片到底能用多創新的視角,來描述我們貌似都知道會發生的事,但當你被有傑嘴中細小且天真的聲音領魂時就能知道,這些看似俗套例如:父親為長期施暴者、母親對於小孩的冷漠、小孩是不善讀書的設定等等,都能夠很大程度的被忽略,也不再想追根究底或者說劇情設定了無新意了,反而被小孩那種口中的希望和純真給喚醒,一度我再觀影後期便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己,因為我想到我年幼的弟弟,也想到年幼的我,我們都曾思考過未來的自己會長成什麼樣子?也許那股希望和夢想支撐我們走到了現在,能夠好好的在這裡呼吸、張眼,但有多少比我們更脆弱、無助的小孩子正慢慢瓦解內心,然後選擇離開世界。


劇中有傑的弟弟有俊提到,在哥哥離去後發現根本沒人將他看作家人,沒有對話也沒有談心,最終有傑才會在日記本裡寫下最後一頁。


「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在一幕平凡不過的小小寢室裡頭,弟弟被有傑叫醒,有傑拉起睡眼惺忪的有俊,只是在他的寢鋪上從背後緊緊的環抱著他,半夢半醒的有俊還不知道哥哥的這一抱將是他們倆最後一次的溫暖。


導演採取了倒敘法的方式,一開始講畫面帶到有傑站在天臺的畫面,向著遠方大聲呼喊,而初始我們並不知道誰是他口中喊的那個人,那些未來要達成的夢想,透過他小小雙手圍成一個話筒送到沒有目的的遠方,他的臉龐是純真沾染上落寞的神情,直到電影末端我們才了解那些被吶喊出來的,是父親期望下逼迫自己的目標,這樣爸爸才會愛我,媽媽才會不再流淚,說不定也能和有俊一起去讀另一間學校。


我喜歡長大後的視角來描述過往的敘事手法,也許幾經美化,卻永遠沒辦法忘記。電影一開始並沒有直白說明這個故事中推進的男人到底是誰,只透過一些編劇給的蛛絲馬跡不斷游移與兄弟倆人其中之一,最後在觀影者終於蒐集足夠線索時,心中不免猜測是否有意想不到的插曲比,答案是沒有,而我也覺得不用,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樣更平淡化了整體故事的厚度,但我想的是聚焦在香港高壓教育環境下的無奈,除了顯性的父母壓力外,當然香港的大環境下,不努力升學好像就是等死而已,所以透過這種社會整體的隱形壓力加上實體的家庭肉體暴力,在學校或者家庭皆被打擊的狀態下,被奪走娃娃的有傑,每夜睡前都會與娃娃角色扮演的他早已不復存在。


其中還穿插了長大後有俊看到一起跳樓新聞的評論而忍不住向著留言破口大罵的景象,彷彿那次他沒守護到的,這次網民路人的指指點點,他得必須大聲說出來。我更相信的是,那就是對於童年創傷的回顧,評論區裡的酸言惡語像當時的父親、母親、學校老師還有自己,這種大吼式的回應是直覺的,彷彿是一種贖罪,無以理清的悲痛和愧疚。也間接說明了現今社會人們對於心裡壓力甚至延伸至心理疾病議題的貶抑或者矮化,實在讓人心寒。


還有許多情節就先不提了,讓我感同身受的是劇中對於亞洲教育的高壓和成績為最高目標的取向,進行了大力的探討,我一直重述儘管劇情許多設定看起來太過非黑即白,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的我們是會非常有感的,小時候便送到補習班,每天寫學校作業再繼續寫額外評量,參加各種作文班、音樂班、英文班等等,週末再學更多才藝,彷彿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提線木偶行動,我想事情在香港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但最重要的就是「溝通」,沒有聆聽和溝通是很難讓人在面對挫敗時繼續走下去的,尤其是家人間的情感,影響的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深刻。


其實當我眼淚不停不停的冒時,我想到曾幾何時自己不喜歡的讀書方式,我居然也反向的去嚴格監督我弟弟的功課方面,那種壓迫感是我沒意識到的,或者說我全然忘記了那些每晚被打手心的熱辣印子,我想我和他需要的是一個好好的平衡,在擁抱和懲罰間汲取適當的中間值,然後這次回去再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我想說,找到那個可以陪在你身邊的人,開始溝通,也許我們也能像劇中最後,有俊展開內心成為傾聽和對話的橋樑,讓有著自我了斷想法的學生們有一個抒發的管道,不想再讓他們體驗到哥哥的無處表述,這是導演隱含的一種希望曙光,也是有俊對於十歲便消逝的靈魂的一個最大和解,或者你說,像那次夜晚有溫度的擁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