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閱讀筆記

第1章 極簡主義者的誕生源起

■ 極簡主義者的定義

我個人認為符合以下兩個特質的人,就是極簡主義者:

「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
「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減少物品數量的人。」

■ 極簡主義不是「目的」

減少物品數量不是「目的」。極簡主義是幫助每個人找出重要事物的「方法」,也是交織出珍貴人生故事的「序章」。


第3章 五十五項減物法則!

  1. 捨棄「無法丟東西」的刻板印象
  2. 丟棄是一項「技術」
  3. 丟棄不是「失去」而是「收穫」
  4. 找出無法丟東西的原因
  5. 你並非「無法丟東西」,只是「討厭丟東西」而已
  6. 在有限的時間裡做真正重要的事
  7. 從「現在」開始!丟棄就是一切
  8. 丟了之後絕不後悔
  9. 先從垃圾開始丟
  10. 同樣的東西超過兩個以上也要丟掉
  11. 丟掉一整年沒用的東西
  12. 丟掉虛榮品
  13. 分辨「需要」和「想要」
  14. 拍下自己丟不掉的物品
  15. 利用數位產品記錄回憶
  16. 不要幫「雜物」同居人付房租
  17. 丟掉「收納」、「整理」的念頭
  18. 首先要丟的是「收納用品」
  19. 家中死角更要維持淨空
  20. 丟掉永遠不會來的「總有一天」
  21. 丟掉「過去」的執著
  22. 丟掉「早已遺忘」的東西
  23. 不要發揮無謂的「創造力」
  24. 丟掉「回本」的念頭
  25. 丟掉「庫存」
  26. 感受「怦然心動」的感覺
  27. 利用拍賣代理網站處理雜物
  28. 利用拍賣網站再度檢視
  29. 善用到府收貨服務
  30. 不要一直想著購買時的價格
  31. 所有商店都是你的「倉庫」
  32. 整座城市都是你的「居家空間」
  33. 丟掉不熱愛的雜物
  34. 丟掉不想再買第二次的東西
  35. 丟掉禮物才是上策
  36. 站在往生者的立場著想
  37. 減物後更珍惜留下來的物品
  38. 斬斷雜物的「連鎖」效應!
  39. 丟掉所有收藏品
  40. 別人有就向別人借
  41. 租得到的物品就用租的
  42. 在網路公開自己丟掉的雜物與房間狀況
  43. 生活從零開始
  44. 丟掉「假設」
  45. 丟掉顏色鮮艷的物品
  46. 買一件新物,丟一件舊物
  47. 「協和號效應」&「沉沒成本」
  48. 承認失敗,當作花錢買經驗
  49. 將買來的東西當成「借來的」
  50. 不因便宜而買,不因免費而拿
  51. 「煩惱」該不該丟時就要丟掉
  52. 真正必要的物品一定會回來
  53. 表達感謝後丟掉
  54. 消耗內心能量的雜物
  55. 丟了才不會忘記

■ 十五項進階版減物法則!

  1. 令人滿足的不是物品「數量」!
  2. 以制服的概念搭配私底下的服裝
  3. 東西愈少愈有個性
  4. 想了五次要丟的東西,請立刻丟掉
  5. 「測試」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6. 一點點的「不方便」讓人快樂
  7. 怦然心動的物品也要丟掉!
  8. 趁健康時整理生前遺物
  9. 減少雜物,不會減損自我風采
  10. 顛覆物品的使用常識!
  11. 不要想太多,儘管放手去丟!
  12. 不與人比較
  13. 「減物癖」與「囤物癖」是同一種病
  14. 極簡主義是一種方法,也是揭開未來人生的序幕
  15. 極簡主義沒有正確答案

第4章 丟東西改變我的十二件事

■ 感受自由,獲得解放

簡單來說,極簡生活費用指的是維持生活的最低花費。我認為每個人都要確實掌握房租、伙食費、水電費、手機費等維持生活最基本的必要花費。

我目前住在東京的不動前,房租是六萬七千日圓。我一定要用iPhone,平時自己開伙,每天帶便當上班。以我的生活模式來說,每個月實拿十萬日圓的薪水就能過得很輕鬆。想看書就到圖書館,想出門就到公園散步,生活也能過得很充實。

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強迫自己待在怪異的職場中耗損自己的能量,甚至工作到幾乎想自殺的程度,根本是本末倒置。減少家中雜物,降低極簡生活費用,就能解放自己,獲得自由。極簡主義者不受限於工作型態,擁有充分的工作自由。

■ 凡事變得積極主動

從行動中獲得的「經驗」與「物質」不同,經驗不會成為貸款的擔保品,別人也無法從你身上偷走。任何事物都可能被奪取,唯有「經驗」無法剝奪。

■ 懂得感謝

禪宗有所謂的「五觀偈」,在進食前做五種觀想。以現代白話文簡單統整如下:

  1. 思量食物供給來源(思量食物流通過程,包括食物的培育環境、經由哪些人運送到消費者手上等)。
  2. 思量自己積多少德、做多少功,足以吃下這些食物而不感到愧疚。
  3. 不貪不急、心無雜念,專心吃完眼前的食物。
  4. 吃食不追求美味,而是為了延續生命。
  5. 以成就自己為念,用心品嘗食物。

📝閱讀心得

本書認定的「極簡主義」為:

  1. 將個人物品數量減至最低
  2. 為了更重要的事物減少其他物品數量的行為,貫徹這些行為的人就是「極簡主義者」。

一樣觀察作者的「生活花費」與「收入來源」是重點,我想很少人想看一位財務自由者如何極簡生活的炫富式貧窮吧。

簡單來說,極簡生活費用指的是維持生活的最低花費。我認為每個人都要確實掌握房租、伙食費、水電費、手機費等維持生活最基本的必要花費。

作者認為每個月實拿十萬日圓(約台幣兩萬二)的薪水就能過得很輕鬆,在台灣近期大概有《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等書可參考月開銷,這其實也是零工經濟興起的原因,台灣基本工資:

自113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新臺幣(以下同)26,400元調整至27,470元,調升1,070元,調幅約為4.05%;每小時基本工資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之調幅,由176元調整至183元,調升7元。全案將由勞動部陳報行政院核定。

許多人不願意正職加班做功德,而轉向打零工,反正都賺不了什麼錢,不如擁有自己的時間,而且基本工資的調漲,對於超過基本工資而沒調漲的勞工而言,是變相的減薪,因為物價會隨底層薪資調漲而漲價,對於退休族群沒調漲退休金亦同。

在這種情況下,就如我之前所說的進入「被動修行、被動清貧」的環境,為了賺錢而焦慮憂鬱,不如學習降低生活水平與物慾,說實在也不得不學習。

另一方面,我也會認為存的還不夠,而繼續忍受有害健康的輪班工作,人到中年身體大不如前,但就算戶頭已夠用兩三年,我還是猶豫是否該離職去體驗多一點人生,還是做到健康出狀況後作為離職的停損點,如同前年輕同仁過勞耳中風而離職。

或許學習降低生活水平與物慾能減輕對未來的焦慮吧,斯多葛主義中稱之為「消極想像:預想壞事發生」與「自我否定:體驗壞事發生」

進行消極想像,就是預想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壞事。塞內加建議將這個技巧加以延伸:除了預想壞事發生,有時我們還應該活得就像壞事已經發生。尤其是,我們不應該只想像失去財富會是什麼樣子,而應該定期「體驗貧窮」。—《善用悲觀的力量》

總之,對於金錢不外乎開源與節流,開源在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下,只有節流是能自己掌控的,而節流的重點在於知足,「若知足,雖貧亦可名為富;有財而多欲,則名之為貧。」《往生要集》如是說。

avatar-img
101會員
45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簡樸生活記(典藏版)
我渴望著搭一個茅草房,而且要自己搭,我不但要嚐嚐住茅草房的味道,而且要嚐嚐人是怎麼搭茅草房的。
清貧,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貧窮,而是通過自己的思想和意志,造就簡單樸實的生活型態。
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結論)
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第五、六章)
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簡樸生活記(典藏版)
我渴望著搭一個茅草房,而且要自己搭,我不但要嚐嚐住茅草房的味道,而且要嚐嚐人是怎麼搭茅草房的。
清貧,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貧窮,而是通過自己的思想和意志,造就簡單樸實的生活型態。
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結論)
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第五、六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如何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快樂的生活方式,透過斷捨離概念來改變購物模式和生活方式。透過三條關鍵的斷捨離入門,包括丟掉一整年沒有使用到的東西、丟掉收納的概念、感受怦然心動的感覺。
Thumbnail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極簡主義》一書探討了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來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質量。作者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與實踐,提供了具體的思維工具和規則,幫助讀者精簡生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達到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此書不同於斷捨離,更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內心的提升,倡導質量而非數量,鼓勵人們找到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現代社會中,推崇極簡主義提倡簡化生活,進而放回生活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本書作者以自身經驗探討各種一般人在執行斷捨離時會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觀點進行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如何從擁有更多到擁有更快樂的生活方式,透過斷捨離概念來改變購物模式和生活方式。透過三條關鍵的斷捨離入門,包括丟掉一整年沒有使用到的東西、丟掉收納的概念、感受怦然心動的感覺。
Thumbnail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