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自然的展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

所有的思想、意識、思緒真的都會完整如實的呈現在語言表達、外顯行為的展示顯現上

這是騙不了人的

當然臉部表情的呈現最能一五一十的表露坦陳

自身的內在思緒、情感與意識流動

即便自己再怎麼有意識的去克制、阻止、包裝、偽飾

都無法真的做到時時刻刻壓抑自己不要不要坦露出自己(那怕是一點點)心中的所想所感

只有一點點成分展現出來

往往就會被人看穿

如果有心人士特意仔細的觀察

或者眼睛比較利的人去分析

以微觀的視角去剖視某一個特定人群或一個人的行為舉止與散發出來的氣質、性格

也許不用太高的門檻

大家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發現(至少能多多少少預測、粗估)每個人此時此刻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

為真的比例的高低而已

因此

我們真的不用故意想要抑制這種自然的展現

因為不管再怎麼裝

再怎麼用其他的外顯形式來假裝裹上一層又一層皮

都還是如同薄紗一層一層、不斷隔簾疊加

卻還是因為本身透明而容易被人一眼看穿

所以應該要就這麼自然的展現自我

無論自我的狀態樣子是什麼

是否被大眾社會所接受、苟同、肯認

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找到真實的自我

都應該要把自己最自然、不矯飾、不假裝的那一面展現出來

因為無論展現出來的風格是不是最外層的你想要成為的樣子

那個最底層、最內部的你以及當下你的感受、思想、意識流

都會或高或低的展現在大眾面前

就是偽裝不了

雖然經過包裝後的風格也是一種風格

也是一種性格

甚至能說它自帶魅力、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但是這種裝幀

有時會過於矯揉造作、欲蓋彌彰

反而會變得四不像

非但無法成為你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還會無法將你最真切、內部的自我結構完整的展現出來

高度失真

許多人認為展現自我

就是將自己內在也許醜陋不堪的、獷野的、沒有經過修飾或社會化的

甚至是幼稚、粗糙、蠻荒的那一面毫無保留的洩露出來

所以就會變得非常大喇喇(無禮)、率性(任性)

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

有些人的真實自我的確是這樣的形式、或接近、類似

但那僅限於少部分的人

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 平庸的

真實的自我展現出來的時候

並不會讓人覺得吃驚、訝異

甚至

秉持著上述觀念的人是還沒找到「真實的自我」

因此才拿社會中共同想像的「做自己」人設來套入於主體中

認為這種「展現」就是在展現自己

但其實他們連自己的「自我」都不清楚

無法分辨、無法認清

每個人的「自我」皆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有無限多種組合形式以及表現方式

不需要去追尋或者成為社會中既定的想像模樣

也許那個不是自己

也許你認為的做自己

只不過是找了另外一個角色形象用來包裝、偽飾

一切都不是真的「自己」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人類時常適應於社會中的某種共構慣習
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成每個人
要如何消度光陰其實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
「過度臆測」(或「過度解讀」).永遠都是一貶義詞,不是中性詞,因為會導致最終的結果朝向負面那一端跑去。 補充:"2.Perfectionism: Overly indefatigable, putting too much effort can hinder overall academi
面對自己非常在意、不容許犯任何的錯、硬性規定自己不能出任何差錯與失誤、結果一定要真真切切的完全完美的狀態的事物時
我們人類時常適應於社會中的某種共構慣習
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成每個人
要如何消度光陰其實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
「過度臆測」(或「過度解讀」).永遠都是一貶義詞,不是中性詞,因為會導致最終的結果朝向負面那一端跑去。 補充:"2.Perfectionism: Overly indefatigable, putting too much effort can hinder overall academi
面對自己非常在意、不容許犯任何的錯、硬性規定自己不能出任何差錯與失誤、結果一定要真真切切的完全完美的狀態的事物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是讓自己被看見的時候了——不是那在同儕面前,為了試圖說服自己夠好而呈現出的冷靜沈著表象。是時候揭露我們真實的自我了—那帶著混亂、恐懼、和軟弱的那一面。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或正確的選擇,甚至可能不知從何開始來收拾我們所造成的殘局。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近來發現有些人可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我這個人: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 我也不否認,我是個很現實的人,很多事情我會類似用一個稱重的方式去衡量,這樣也給我省去非常多的麻煩,再也不會因為重感情而被佔便宜吃虧。 雖然我最近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我沒有真的吃過任何虧,以前的哭訴都只是一時難過而已,可能是這套系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自己說謊。這聽起來或許刺耳,但心理學家證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我們從小事到大事都會撒謊,無論是謊報體重還是掩飾內心的真實情感。我們之所以選擇欺騙自己,是因為心靈不夠強大,無法承受真相帶來的不堪和壓力。這些謊言成為我們操控現實的一種生存法則,使我們能暫時逃避難以面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是讓自己被看見的時候了——不是那在同儕面前,為了試圖說服自己夠好而呈現出的冷靜沈著表象。是時候揭露我們真實的自我了—那帶著混亂、恐懼、和軟弱的那一面。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或正確的選擇,甚至可能不知從何開始來收拾我們所造成的殘局。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近來發現有些人可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我這個人: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 我也不否認,我是個很現實的人,很多事情我會類似用一個稱重的方式去衡量,這樣也給我省去非常多的麻煩,再也不會因為重感情而被佔便宜吃虧。 雖然我最近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我沒有真的吃過任何虧,以前的哭訴都只是一時難過而已,可能是這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