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信為念佛往生因

    信為道源功德母,念佛乃是成佛因(象山慶23.12.23)

        《六十華嚴‧賢首菩薩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是一切學佛人常聽常說的法語。然而,一般人又說佛法是「智慧」之教,因此,《大智度論》整合「信、智」的關係而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兩者似有先後,而不能偏廢。如《大般涅槃經》卷36:

     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

    《大毘婆沙論》卷6:

     無信之慧增長諂曲。……無慧之信增長愚癡。

    《大智度論》亦云:

     有信無智增長愚痴。有智無信增加邪見。

    信智兩者在修學過程,須相輔相成;若缺一而單行,可能增長「無明愚痴」或「邪見諂曲」,都很危險。

        上述是理想上「法」的融通,但落於現實上「機」有差別,也就是眾生根性的偏重與取向,有些人信強智弱,也有人智強信弱(若兩者均等或全缺,另當別論),這就要因材(契機)施教(說法):或取長補短、或先此後彼,總之由易入難的調熟、轉進、到家;時節因緣上或許有頓漸、快慢、直迂的對比,最終目標都是信智圓滿而成佛。因此,教相上就有「宗門/教下」或「聖道/淨土」的判釋與施設;這裡只說後者,並含攝前者:

    聖道門:斷惑證真,心境一如,重於「智」而能度

    淨土門:破疑生信,機法一體,專在「信」而能入

    聖道門總括聖教八萬四千法門,或化約為禪宗/教門,再統稱約「諸行」;淨土門則不入於一代化前之教,而另有「別意、別趣」,所謂「一代施化之,為說念佛」、「化前教益,終歸念佛」,依佛出世之本懷而獨立成宗。此門此宗此法,偏為末法五濁罪苦(常沒)凡夫之平等救度,而兼攝三乘一切聖凡利鈍(聖道)之機,以功德迴向、乘佛本願而同生安樂國。其始終之關鍵在於「信」受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無邊智慧與無盡慈悲,以四十八願攝受十方眾生,同往涅槃之淨土、同享無量之光壽,而速成佛,度眾生。

         依菩薩論的解釋,佛教的「信」是什麼內容與本質?《大乘起信論》: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信的根本內容是真如實相(法),或佛性如來藏(人),具體展示則是佛法僧「三寶」;學佛人應於此好樂憶念、親近供養、求學修行,藉此薰習/隨喜其功德,而發起善根菩提心,上求下化,成就一切智而自利利他。《成唯識論》云:

    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謂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樂故。三信有能,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愛樂證修世出世善。

    信是「心淨」為性,「樂善」為業,深重的勝解「諸法實理」、「三寶淨德」及「世出世善」,以此為因而發起「有為者亦若是」能得能成的希望(深忍為因),並樂於依此修持而證果(樂欲是果)。可以說,信是對於「真理(實相)、三寶(功德)、眾善(正行)」有深入的理解及強烈的願求,是一種由解而行的動力與支撐,故稱為修道之源、功德之母,依此欣樂之心而堅決的投入佛法大海。聖道修行以此為起點而邁進, 信入、智度,相輔相成,順序上是先入而後度,這符合佛教之修行「信解行證」及智慧「聞思修證」之次第。淨土念佛更以信為始終一貫。清.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信是道原,故首標依正以「起信」;疑為信障,故次釋人情以「破疑」。疑障既除,信心堪發;信心既發,「正行」斯遵,故授之以「工夫」途路。……末則總歎娑婆之苦,同歸淨土之樂。伸明信願,結勸往生。

    由起信而能行而願生,淨土法門的信佛念佛、往生成佛之路,不外乎「信行願」三資糧為因,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力為(增上)緣,因緣和合而五乘齊入報土。而從從因向果、始至終,一以貫之的是信,信之解、信之願、信之行、信之證。古昆<往生要關>云:

    但能遇善知識,聞佛名號,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之人,不可自生疑惑,自障其心,令一生空過,道業無成。……淨土法門,不論根機大小,功行淺深,唯在「深信佛語」,皆得成就。

    西方極樂乃是無為涅槃界,眾生由聞佛說(聖言量)而生信,是情感的選擇與接受,並依所教(理解)而稱名、發願(修行),此解此行全靠於彌陀本願力,命終往生淨土之後,得佛加持而實證(現量)一切內外功德。

    若於生前依經典而模擬(《唯識三十頌》: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得其類似影像(比量),亦可強化我之信心。現實的凡夫中,幾乎沒有人是純信(感性信仰)或純智(理性邏輯)的[1],多乃信智(情理)交錯,而比例或偏向有差,

    1.直入之機:今生未學其他法門,直接遇入本願念佛之淨土正宗,此乃福報較好,心性單純而視為理所當然者,當隨喜讚嘆!

    2.迂迴之機:今生經歷其他宗教(儒道耶回……)或佛教宗派(阿含.般若.唯識.台.賢.禪.密),而後從要門[2]轉入淨土弘願門,即所謂捨聖歸淨者;雖然多了一段曲折,但功不唐捐,可謂先苦後甜~釋尊也是(隨他意)先說聖道方便法,調熟眾生根機,而後顯明其出世本懷(隨自意)結歸淨土真實教,勸導眾生轉入[3];印中日三地淨土宗祖師也多示現「捨聖道歸淨土」經歷,以化導學佛人。有此轉折,令廣大聖道行者知所歸趨,不須反覆承受自力修行之辛苦與惶惑,從此踏入易行功高之坦途,實乃「常懷慚愧,仰謝佛恩」,可說是悲喜交至,慶幸何極

    行人—信願(他力):直接生淨土,而後修聖道—自覺愚惡[4],不是放逸藉口,而乃對機、法時代(末法)正觀確認,「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5]」

    行人—經律(自力):次第修聖道,而後立(歸)淨土--成佛須攝受眾生(淨土),具足智悲。

        此文處理是歷代關於「淨土念佛」之破疑生信論述,雖然所探討引用多半是古人舊作,但當時所面對外界質疑內部猶疑,並不因勢易時移隨問就答而消失減少,從淨土宗善導流成立至今,各種疑問未解決、未說服,甚至引發新疑、加重舊惑,可說是治絲益紛乃至越描越黑,只因這是釋尊「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而此穢土眾生似乎是剛強多疑,於簡易殊勝之他力救度法,難以隨順信受,因此,只要十方世界仍有(凡夫)眾生,未聞此法聞而不信,乃至不願生、不稱名,就表示障礙眾生疑根仍在,問題仍多,除了正面普化闡揚淨土教理之外,仍須觀機知緣,針對個別心結而為之破疑解惑,令彼釋懷生信。明.蕅益大師《彌陀要解》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与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難說難信之法。

    所以釋迦慈父現在世時,為諸弟子說彌陀經。預知末法眾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於經末,因諸佛所讚,乃復自言,「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此皆苦口叮嚀,勸人信向矣。

    且大悲世尊垂救末劫,凡金口所宣,一偈一句,而人非人等,莫不信受奉行。獨於淨土之說,則閒有疑者,何哉,良由淨土教門,至廣至大;淨土修法,至簡至易。以其廣大而簡易,故聞者不能不疑焉……。

    文中再三致意的就是「信」,之所以如此強調信之重要、信之功能,就在於「念佛往生淨土成佛」之法,易行易入而難說難信,是以淨土三經與祖師諸論,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方設教,乃至苦口婆心的付囑叮嚀,就為了眾生於此法門的起信破疑;善導大師《觀經疏》特為此詳述了機法二種深信,並延伸為觀經.小經.佛語.觀經.自心的「七信」,總稱「以人立信」,並開啟後文的「以行立信」,讓一切本願念佛人無疑無慮,不被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左右而專注奉行[6]。

        有云:「癡無明」是六大根本煩惱的「疑」,凡夫對某些人、事,越是重要, 就越多疑。念佛人可就淨土教理的探討貫通,或單純一心的專稱佛名,都能有效的對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稱名必生」,啟信生願;現世於念佛中先除「別(枝末/一念)」無明;往生後,自然滅盡「總(根本/無始)」無明,圓滿成就了的「心淨」為性、「樂善」為業之證信。



    [1] 純想即飛,純情則墮

    [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諸善萬行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修禪的,就以你禪定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持戒的,就以你持戒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教理的,那就以你讀誦大乘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善導大師的教判思想當中,就有一個安立—要門。對於各宗各派的人,有一個攝受的門徑。你原來學什麼,可以不改變你的方法。你覺得習禪難以開悟,你想往生,可是還放不下禪修的方法,可以!你可以就地迴向求生極樂,這樣就順便導入淨土門。淨土門和聖道門區別在哪裡?淨土門就是求生西方淨土,在那裏成佛,再來度眾生。不求往生淨土,發願在此土自力證悟,得阿羅漢、證無生忍,乃至成佛,稱為聖道門。只要把你原來所修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都入淨土門了。入了淨土門之後,再方便引導:「既然入了淨土門,這裏面還有優劣:有穩當的、萬人修萬人去的、正定之業的,有不太穩當的、往生不定的;有乘托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有和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的……」已經進入淨土門之內,再作這樣的引導、勸化。慢慢根機成熟了,你就可以信入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專修念佛。要門對內對外都有殊勝的意義:對外,對修學各宗各派的人,可以讓他們方便進入淨土門,「你原地修行,迴向求生就可以」;對內,對已經進入淨土門、求生淨土的人,讓他們更上一層樓,直接專修念佛,進入往生正定之業。以上是善導大師教判的偉大貢獻。

    [3]以聲聞和菩薩為對機而宣說的諸種經典,尚未顯明釋尊之出世本懷,直到宣說《觀經》時釋尊為度凡夫而出世的本懷才徹底得以彰顯。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釋尊出興於此五濁惡世,要達成普勸眾生念佛生西的本懷,是一件大難的事。因為五濁罪根皆是「我見邪貪增上慢,教令出世反生瞋」之類,又是「十惡五逆多疑謗」之類。然而通過宣說種種法門,使之「善巧隨宜令斷惡」、「如說修行不致疑」,而又使知「無過念佛生西方」,終於可以暢說其出世本懷的念佛法門;諸佛因此而讚歎釋尊「能為難事化群萌」。可知宣說種種法門,正是為了達成出世本懷。

    [4]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2008年8月20日於淨宗書院答同修問

    [5]無為子《天台智者/淨土十疑論》序

    [6] 象山慶<深心七信--機.法.人.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