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看《葬送的芙莉蓮》的動畫,改編自原作山田鐘人,作畫阿部司的同名漫畫。一部平淡卻很有餘韻的動畫,圍繞的主題是「離別」。看動畫圖片的時候,以為是又是組一個team冒險的那種故事,結果第一集故事是魔王已被打敗,以「冒險的結束」作為開始。
一起花了10年冒險打敗魔王後人類隊友們各自回歸生活,面對有限的壽命、迎來死亡,而這個隊伍裡面的魔法使芙莉蓮是一位精靈,她和另外兩個人類、一個矮人有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她相對來說有不老不死的漫長生命狀態。
當年打完魔王時,大家在城鎮上剛好遇到半世紀的流星雨,芙莉蓮感嘆跟大家一起冒險的十年一下就過了,並且跟大家輕鬆隨意的說著:「我知道一個視野更好的地方看流星,50年後帶你們去吧!」欣梅爾微微一笑,感慨著精靈與人類的時間感落差,之後夥伴們50年間也從未再見面各自生活。
50年後的再見,欣梅爾從美男子變成對禿老頭身高還縮了一半。對於人類的老去芙莉蓮跟讀者都一樣內心震驚吧(畢竟漫畫裡的人物老去這件事好像沒有太多的經驗,看看柯南),看完相約50年的一次的半世紀流星,好像完成了一直等待的事情,欣梅爾就去世了。葬禮上芙莉蓮內心悲傷的頓悟了一件事說著:「我明明知道人類的生命很短暫,為什麼當初沒想過要多了解他呢?」於是他的旅程開始了。
其他隊友們也在那場葬禮上迎來了改變,我想是深刻的察覺的死亡與不存在:
僧侶海塔收留戰爭中失去親人的少女費倫,並為了活得更長久戒酒。直到費倫確定長大成為魔法史又託付給芙莉蓮之後才以百歲高齡過世。另外是矮人戰士艾冉,雖然矮人大約可以活三四百年,但他也漸漸感受到自己的狀態衰老,所以收留了跟自己有相似創傷經歷的修塔爾克為徒,也交給芙莉蓮一起上路。
這個故事就是在刻畫芙莉蓮因為有了想開始了解人類的心,再度啟程,對生死的思考,對生活在冒險故事「之後」的世界裡的她,與新的夥伴舊地重遊,觸發、感受、理解到了些什麼...。
尤其是動畫緩緩流動感與清新的風格,讓人會看完每集之後,一直回味「旅程之後」那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認為這是一部給大人看作品,因為到了某個年紀的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面臨「時間流逝」及「面對離別」,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人生階段。
最近播出的第十三集動畫「同類厭惡」有點震到我的內心...可能跟我自己發生過的狀態也有關,所以特別有感。
本集的故事大約是這樣的:
芙莉蓮在樹林中遇到一個陷入沼澤的人(僧侶贊恩),本來還要救不救的因為怕弄髒手,正在想有沒有魔法能處理的方式,總之救了那人後本打算繼續旅行,但中途修塔爾克被毒蛇咬流了鼻血,是看起來不太尋常的中毒。芙莉蓮和費倫都是魔法使,研究毒物分析毒物的種類是僧侶的事,尤其是特殊的毒。
於是一行人決定返回剛剛經過的村莊,希望能找到人幫忙解毒。先是找了村莊神父,神父直白的說了自己無能為力,但自己的弟弟可以解毒,結果這弟弟就是芙莉蓮之前救助陷入沼澤中的人,名叫贊恩。贊恩只是碰了修塔爾克,毒就解除了。芙莉蓮一眼就看穿了:贊恩擁有很高的天賦。(跟她自己之於魔法的天份一樣,所以本集的標題是同類吧)
哥哥和芙莉蓮說起了他們的故事,由於從小失去了父母,贊恩是哥哥帶大的,小時候贊恩總是充滿熱情的說自己想當冒險者,但現在卻很平庸的生活在村莊中(會喝酒、賭博、看似無所事事這樣),哥哥提議想讓芙莉蓮帶贊恩出去冒險。由於隊伍裡多一個僧侶的確是會安全很多,於是大家一起開始說服、邀約贊恩,贊恩一直拒絕了芙莉蓮的邀約。原來贊恩以前有一個冒險者好友,他曾經邀請贊恩一起去旅行,那時的贊恩沒有一起啟程,朋友也再也沒有回來了,為此他後悔至今,現在面對芙莉蓮的邀請更是覺得既然已經錯過了一次機會,人生就是失敗的,覺得頹廢了這麼多年(應該是十年多)了人生就是這樣吧。芙莉蓮看贊恩這狀態想起那年欣梅爾第一次找到芙莉蓮提出邀請的時候,芙莉蓮也用了很多種理由證明自己是無能為力的,而且已經這樣500年了...不想改變。但是欣梅爾說出了一句話,也正如芙莉蓮現在對贊恩說的一樣:「以前的事又怎麼樣呢,我說的,是現在!」放下過去的歉疚與後悔,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需要的只是一個開始。
我很喜歡這一集中,芙莉蓮先是在贊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優點:天賦異稟、個性獨立;但也同時馬上看見跟過去的自己很像的缺點:聰明、能力強卻因為過去的創傷導致邁不出腳步,安於現狀。欣梅爾過去拉了芙莉蓮一把,一起完成了打敗魔王的冒險之外,更是得到了有生以來最多回憶的十年,而這十年會在芙莉蓮漫長的生命中延續下去。這個經驗改變芙莉蓮,所以她像當年的欣美爾一樣,去做那個拉別人一把的人。覺得很特別的是呼應了動畫開頭時,芙莉蓮看著身陷沼澤的贊恩因為怕弄髒手,沒有馬上救,而是在努力想有沒有能把人救出沼澤的魔法~
贊恩答應前還有個波折我也覺得很真實,就是他受到芙莉蓮的邀請明明內心也動搖了念頭,但是卻給了自己「抗拒改變」的好理由:「哥哥曾經為了他放棄去大城市當牧師的邀請,所以我現在也不能放棄哥哥,我要繼續在有哥哥的村莊裡。」唯一的重要他人哥哥搧了個響亮的耳光,說自己不曾為自己的決定後悔就走了,於是贊恩踏上了旅程。
讓我想到我們往往會做出,甚至說出看似「感動的犧牲」,為了孩子不離婚、為了照顧父母放棄事業機會等等的,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在為自己的怯懦、逃避、退縮找藉口呢?我們會不會是在逃避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呢?我們敢不敢好好地跟背負沈重的藉口的對方說說看呢?常常我聽到有人任性的大聲說:人生不要為別人而活,但真的要背起責任的時候,對未知負起全責,其實並沒有多輕鬆灑脫,活在此時此刻,相信自己不論何時都有選擇,即使選擇會因為個人條件不同寬廣度不一定,但對於改變我們總是有選擇的。
觀看《葬送的芙莉蓮》的動畫時,我常常會想到存在主義治療中的六大命題,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
本來只是想簡單寫寫沒想到寫了這麼多,如果有看完的朋友不論是愛心、回覆你的想法或是贊助都非常感謝與重要,希望可以再分享出更多對於心靈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