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公義與自義

曠野活泉|公義與自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早禱讀到《箴言》24:10-20「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很有感觸。於是分享尚未信主時,不明白神「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的道理,面對不公不義,經常作出自以為義的行動。現在看來,當時的自義,並未產生即時的作用;然而當年見到的種種不公不義之事,神都在適當時間一一彰顯了祂的公義,完全不勞我大發義憤。

自義的人常常自以為站在公義的一方;然而神的公義,畢竟和人的自義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公義是指符合上帝的旨意和標準的行為,而自義則是依據自己的意志和標準來行事。

《箴言》21:2説:「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惟有耶和華衡量人心。」 《箴言》 11:18又説:「惡人經營,得虛浮的工價;撒義種的,得實在的果效。」 自義的人反而需要反思自己的動機。追求公義的人,會尊重上帝的話語,以公正和憐憫,謙卑服事人。而自義的人會忽視上帝的話語,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榮耀,驕傲地看不起人。

要分辨公義和自義,我們需要先認識上帝的心思和旨意,然後檢視自己的心態和動機,最後,比較自己的行為和上帝的標準是否相合。

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聖經,禱告,參與教會團契,尋求屬靈導師的幫助,來增進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和順服。我們也可以通過反思,自省,認罪,悔改,來改變我們的心思和動機。我們還可以通過行善,服事,分享,見證,來展現我們的行為和上帝的標準一致。

《加拉太書》6:9説:「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5也説:「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

原來我們行善,不能灰心喪志,反而要非常之謹慎。公義、憐憫、謙卑是連結在一塊的,缺少了良善的動機以及謙卑憐憫的態度,自以為義的行動,距離神的公義反而有些遠了。不知您以為然否?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4K會員
81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來,越來越常見到各教會以細胞小組作為運作的中心。就信徒的一方來看,小組團契是教會生活的主要活動項目;就教會領袖的角度而言,他們也看到小組運作之成敗直接影響到教會的興衰,所以,無不卯足全力引領細胞小組健康成長,並促成全教會肢體的合一。
主日崇拜後,開始在教會參加〔新家人課程〕。距離我們4月16日來到南屯教會已經兩個月, 我們雖備受禮遇,仍循既定的程序走,自動參加晨禱、完成〔幸福小組〕的歷程,至今尚未被安排進小組。〔新家人課程〕在每週主日後進行,共有四堂,四堂完成之後牧師聯同小組長們才一塊禱告, 看神怎麼帶領新朋友,分配到哪個小組。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聆聽許牧師針對《提多書》相關經節精闢的信息,對神的救恩之顯明,更增體悟。
家中典藏一本舊書,是由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菊版16開、洋洋四大冊的書。中文版是由吳德俊、紀榮神、沈蕙蘭合譯、﹝財團法人基督教橄欖文化基金會﹞於2003年10月出版。
駱其雅(Herbert Lockyer)是一位英國佈道家、作家和聖經學者。駱其雅是一位多產作家,出版超過一百本書,大部分是關於聖經研究和佈道的書籍。其中以《聖經主題研究系列》最為著名。﹝中國主日學協會﹞曾約集賈廣濟等聖經學者翻譯成中文。
近年來,越來越常見到各教會以細胞小組作為運作的中心。就信徒的一方來看,小組團契是教會生活的主要活動項目;就教會領袖的角度而言,他們也看到小組運作之成敗直接影響到教會的興衰,所以,無不卯足全力引領細胞小組健康成長,並促成全教會肢體的合一。
主日崇拜後,開始在教會參加〔新家人課程〕。距離我們4月16日來到南屯教會已經兩個月, 我們雖備受禮遇,仍循既定的程序走,自動參加晨禱、完成〔幸福小組〕的歷程,至今尚未被安排進小組。〔新家人課程〕在每週主日後進行,共有四堂,四堂完成之後牧師聯同小組長們才一塊禱告, 看神怎麼帶領新朋友,分配到哪個小組。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聆聽許牧師針對《提多書》相關經節精闢的信息,對神的救恩之顯明,更增體悟。
家中典藏一本舊書,是由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菊版16開、洋洋四大冊的書。中文版是由吳德俊、紀榮神、沈蕙蘭合譯、﹝財團法人基督教橄欖文化基金會﹞於2003年10月出版。
駱其雅(Herbert Lockyer)是一位英國佈道家、作家和聖經學者。駱其雅是一位多產作家,出版超過一百本書,大部分是關於聖經研究和佈道的書籍。其中以《聖經主題研究系列》最為著名。﹝中國主日學協會﹞曾約集賈廣濟等聖經學者翻譯成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