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後才是減碳賽局的開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

 

台灣企業從前都沒遇過減碳問題,缺乏經驗,

因此特別徬徨,感到無望。

 

歐盟減碳政策走在前面,

每次遇到危機都必須花時間辯論,嘗試錯誤,

才漸漸學會如何產業升級,達到低碳排放。

 

我們在推動減碳的工作做久了,

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我近期對一位顧客說了 #推動碳中和故事,

把減碳達到淨零這件事比喻柳橙榨汁比賽。

 

某公司舉辦大力士比賽,比賽項目是捏柳橙。

 

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大學生,

肌肉結實,手一捏,

柳橙汁竟然裝滿了一整杯。

 

主持人大驚:[這位先生,您是...]

大學生:[我是體操選手,練單槓的…]

 

第二位出場的是一個身著軍服的年輕人,

彎腰拾起大學生捏的柳橙,

手一捏,竟然又擠出半杯。

 

主持人嚇呆了:[您...您..]

軍人答:[我是海軍陸戰隊的…]

 

第三位出場的是一位光著上身的中年人,

全身肌肉橫練,上臂竟比頭還要大,

用手接過那已乾扁的柳橙,

用力一捏,竟然又流出了兩三滴汁!

 

主持人已合不攏嘴:[..........]

中年人答:[別驚訝,我是練家子...啊~~]

 

就在大獎要底定時,

 

突然走上來一位乾癟的老頭,

主持人:[喂喂!這位老先生您走錯了...]

 

說時遲那時快,老頭從垃圾筒揀起

已被三個人捏乾掉的柳橙,

輕輕一捏,柳橙汁竟如瀑布般噴出,

全場大驚,

 

主持人腳一軟:您....您....您是...?

老先生:俺是國稅局的。

 

當我說完了,大家大笑不已,

懷疑我是來亂的,哈哈!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看,

當氣候變遷就是這一位老先生時,俺是國稅局的!

#減碳路徑 突然變成是一件重要又急迫的事。

 

截至2021年為止,台灣上市公司959家中,

仍有約325家沒有揭露範疇一、二碳排資訊,

亦即超過三成上市公司並未完成碳盤查。

 

而完成盤查之後,才是真正減碳賽局遊戲的開始:

「我知道現在排多少了,那要如何減碳?」。

 

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都卡在這一關,

主因是盤查資料解析度低,

無法從中看出有用的資訊;

 

或甚至收集到了許多高解析資料,

但也沒有良好的分析工具,

只能用Excel報表拉出「碳排熱點」粗略解讀,

然後憑感覺制定減碳解決方案。

 

至於減碳解決方案是指採用各種技術和措施,

來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以應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問題。

 

這些方案包括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清潔能源、

促進低碳交通、改善農業和林業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通過推廣這些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然而,就像柳橙榨汁比賽故事的發展,

我們相信,深入洞察數據資料,

才可以真正抓出企業活動與碳排的因果關聯。

 

有了數據支撐,制定的減碳計畫才是可預期,

有意義,真正做到永續轉型的計畫。

avatar-img
14會員
234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文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不僅僅是承諾,更是要實踐時代 跟著ESG羅盤,踏上減碳路徑, 那就對了! ESG世代的價值觀 賺錢誠可貴、朋友價更高, 若為ESG故,兩者皆可拋。 ESG世代追求永續發展的渴望, 加大職場環境轉型的力道。 92%調查的高階主管表示, 企業轉型不易,通常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公司文化
想跟上時代,也要先找到趨勢   我先引用麥穗理論故事: 傳說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3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於是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但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
台灣公司的老闆被搞瘋了! 生意這麼難做,還要繳碳費? 其實是過去佔了全民便宜, 政府用保護方式提供便宜水電給產業, 以提升公司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因為便宜所以浪費,別讓浪費變成習慣 有些東西,一開始看似便宜,其實往往更貴。 如果因為一時的貪念而占了小便宜, 往往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目前我所遇到重視ESG與減碳公司, 大多居這產業領先地位或先進產業, 將ESG與碳中和視為必要投資計畫。   某國際知名公司是這樣說的: 為了新的 #可持續發展路徑圖,作為2025戰略的一部分。 承諾到2030年將CO2e排放量至少減15%,長期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零排放。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不僅僅是承諾,更是要實踐時代 跟著ESG羅盤,踏上減碳路徑, 那就對了! ESG世代的價值觀 賺錢誠可貴、朋友價更高, 若為ESG故,兩者皆可拋。 ESG世代追求永續發展的渴望, 加大職場環境轉型的力道。 92%調查的高階主管表示, 企業轉型不易,通常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公司文化
想跟上時代,也要先找到趨勢   我先引用麥穗理論故事: 傳說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3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於是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但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
台灣公司的老闆被搞瘋了! 生意這麼難做,還要繳碳費? 其實是過去佔了全民便宜, 政府用保護方式提供便宜水電給產業, 以提升公司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因為便宜所以浪費,別讓浪費變成習慣 有些東西,一開始看似便宜,其實往往更貴。 如果因為一時的貪念而占了小便宜, 往往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目前我所遇到重視ESG與減碳公司, 大多居這產業領先地位或先進產業, 將ESG與碳中和視為必要投資計畫。   某國際知名公司是這樣說的: 為了新的 #可持續發展路徑圖,作為2025戰略的一部分。 承諾到2030年將CO2e排放量至少減15%,長期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零排放。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根據報導,農業部為達到2040年的「農業淨零」目標,制定了四大政策主軸: 1. **減量**:採取乾溼交替灌溉水稻田、改變禽畜飼料等方式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 **增匯**:透過森林固碳、土壤增加有機質材或草生栽培固碳、海草種植等方式固化二氧化碳。 3. **循環**:致力實現農業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根據報導,農業部為達到2040年的「農業淨零」目標,制定了四大政策主軸: 1. **減量**:採取乾溼交替灌溉水稻田、改變禽畜飼料等方式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2. **增匯**:透過森林固碳、土壤增加有機質材或草生栽培固碳、海草種植等方式固化二氧化碳。 3. **循環**:致力實現農業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