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情緒教育與iPad結合運用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國中生割頸案震撼全台灣,教育現場究竟發生什麼事?
難道都是教育現場上的錯?難道老師都沒有教學生認識情緒及控管?
一個案件的發生,跟系統有很大的關聯,究竟是誰已經不可考,
但社會案件也是一記警世鐘,檢視我們的教學現場,有沒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SEL便是很好的指引。SEL指的是社會情感學習,希望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同理心、人際溝通技巧、責任感和決策能力。透過SEL,不僅希望學生學習學術知識,還能發展成為更全面、更有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個體。

想想看,在教學中,尤其是越高年級,我們用多少時間在幫助孩子更了解他們自己呢?
是不是更多的時間,我們忙著的是趕課、給出很多的成果報告,然後提交計畫與方案?
是不是上課的第一句話常常是課本拿出來,我們要趕進度?

其實,課堂中可以有更溫柔的做法,SEL可以通過以下具體活動來實施,
結合生生用平板,也可以有不一樣的展現:

  1. 情緒日記:讓學生每天寫下他們的感受和發生的事情,運用表情符號😆🥹😟😤😭😩,幫助他們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2. 日記和反思:學生可以使用平板的錄下生活日記,談論他們的感受、經歷和學習。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和理解自己的情緒,還可以作為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情感狀況的途徑。
  3. 繪畫和創作:使用平板上的繪畫或創作應用app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創造力。透過繪畫,孩子可以無壓力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推薦無邊記)
  4. 音樂和節奏遊戲:利用Garagband的音樂資料庫和節奏遊戲來培養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調節能力。音樂不僅能舒緩情緒,還能幫助孩子學習專注和自我控制。

透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對自己和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同理心,還能促進他們的創造力、溝通技巧和自我調節能力。重要的是,這些活動應該是有趣的,能夠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參與度。

    #iPad #教學 #班級經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原來,自己真的可以做到穩定地,不起伏。是每個起床後的感恩日記顯化的效果?也不明白其實。跟C認識兩年八個月多的日子裡,從甜蜜到爭執;從冷戰到和好;從熱情到冷淡以對。一直以來,想要斷開的都是他,但卻從不會真的拒絕我,只要我還努力爭取的時候,總會在某些時刻發現自己還想停留,也許為了有時候的寂寞,或為了
    Thumbnail
      現代人意識到自己遲早要離開,所以不願意太過個人化。所有的自定義的渴望釋放在社群網站頭像以及遊戲角色的服裝。「那個人的房間什麼都沒有,就像旅館房間一樣」我很喜歡那個描述,雖然描述者當時的語境是覺得那個人太沒有個性,但對聽者而言,令人神往。
    情緒智能(EQ)的作者丹尼爾·高曼與彼得·聖吉在《未來教育新焦點》中指出,幫助孩子成功克服挑戰的教育方案往往具有幾個共同特點:長期執行、多次重複核心內容,並注重學校與家庭的緊密連結。 這些有效方案的核心可總結為五項: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社交技能以及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有助學生面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去年底國中生遭到割頸殺害事件,讓我想到如果至今施行男女分班和成績能力分班,這類校園事件會不會減少,我知道許多校園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優等生間也是有成績競爭問題。 我大概小六開始身體發育,那時候班上一個男生都會笑我“沒奶”,我不會反擊只能聽聽當沒事,上了國中後也是因為外型不優,也不知道怎麼和男生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原來,自己真的可以做到穩定地,不起伏。是每個起床後的感恩日記顯化的效果?也不明白其實。跟C認識兩年八個月多的日子裡,從甜蜜到爭執;從冷戰到和好;從熱情到冷淡以對。一直以來,想要斷開的都是他,但卻從不會真的拒絕我,只要我還努力爭取的時候,總會在某些時刻發現自己還想停留,也許為了有時候的寂寞,或為了
    Thumbnail
      現代人意識到自己遲早要離開,所以不願意太過個人化。所有的自定義的渴望釋放在社群網站頭像以及遊戲角色的服裝。「那個人的房間什麼都沒有,就像旅館房間一樣」我很喜歡那個描述,雖然描述者當時的語境是覺得那個人太沒有個性,但對聽者而言,令人神往。
    情緒智能(EQ)的作者丹尼爾·高曼與彼得·聖吉在《未來教育新焦點》中指出,幫助孩子成功克服挑戰的教育方案往往具有幾個共同特點:長期執行、多次重複核心內容,並注重學校與家庭的緊密連結。 這些有效方案的核心可總結為五項: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社交技能以及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有助學生面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特教生因與老師溝通無效而失控的事件引發討論。正向教養與危機處理可以有效減少衝突的應對方法。願我們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幫助,並以這樣的態度面對特別的孩子、面對周圍的人們。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去年底國中生遭到割頸殺害事件,讓我想到如果至今施行男女分班和成績能力分班,這類校園事件會不會減少,我知道許多校園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優等生間也是有成績競爭問題。 我大概小六開始身體發育,那時候班上一個男生都會笑我“沒奶”,我不會反擊只能聽聽當沒事,上了國中後也是因為外型不優,也不知道怎麼和男生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