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干涉他人

不要干涉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要干涉他人

親子關係中,孩子沒有干涉大人,為什麼大人就覺得自己有權干涉孩子的一切,我們大人有時候會用各種合理的理由去要求小孩遵照我們的意思,即便這是適合孩子的成功的捷徑,但卻忽略了應該先徵求孩子意願、互相討論協調,或是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當孩子需要協助時,再適時伸出援手即可,甚至孩子可能只是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去摸索出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我們卻迫不及待的想去拯救孩子?

被他人干涉的時候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我們常常在對方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給予建議,甚至用身分或群體的力量脅迫對方遵照我們的指示。

其實沒有人可以為任何事做出100%正確的判斷與決定,只要非當事者,某種程度上都只能稱為是一個局外人,你是只能夠透過片段的觀察與自身過往經驗去勾了事情的全貌,因此認知到狀況有可能與實情天差地遠,那又憑什麼有資格當當事者做決定?

可是,生活中無可避免地有人就是見不得我們好,或是天生與我們不對盤的人,讓我們憤怒與陷入低潮,這都沒關係,只要記得想辦法盡量走出來。

當個聆聽者勝過於軍師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劑,在時間還沒讓我們淡忘之前要用一些手段來淡忘,什麼都不做常常會胡思亂想,做些要輸出腦力或體力的事情會較有效果。運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我也想警惕自己,寧願當個安靜的聆聽者,也勝過中肯的建議。畢竟每個人最適合解決自己所面臨困境的方式還是得由自己去尋找,這也是拜網路所賜的另一項難得的好處。

 

被負面情緒擾亂時

負面情緒是很可怕的東西,通常會有個導火線,一旦引燃之後變會把過往的地雷一一踩破,不但在白天吃飯散步的任何空白片段如影隨形地糾纏我們,甚至恣意侵犯我們的夢境,想擺脫必須挺身對抗。

遠離小人或保持距離

如果對方的目的就是要影響你,讓你的小日子被打亂被破壞,那你要讓他得逞嗎?

有些人就是要你遵照他的意思,那是他生活的重心,你要做的不是對抗,因為身經百戰的他會卯盡全力要你屈服。在這過程他會充滿幹勁與自信,因為那是他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時刻,可是你在與他對抗的過程或耗損太多元氣最後傷痕累累,你不會贏,拖延越久內耗越多,最後你只落得滿盤皆輸更或者得罪本不相干的一堆人,如果你夠有智慧,記得,無視、不衝突才是正解。

正面接觸時微笑點頭只說嗯嗯嗯就好,別發表意見或有絲毫帶刺的回應,他們聽得出來,會回擊更猛烈。

avatar-img
Tina的沙龍
17會員
7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i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和另一半溝通時,互相尊重與理解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和先生溝通時的經驗,並提出了建議。透過善意的溝通,可以幫助夫妻之間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
最近練跑時在聽podcast,由於對暢銷作家黃山料感到好奇,聽了幾集後,我記錄下我特別有感觸的片段(其中可能極少部分是我的個人心得,我不太確定)放在這裡分享,也可適時提醒自己。 1.有人懂就好,我們太貪心,希望每個人懂並且認同、支持,可是我們也不見得認同周遭的人啊!無論是親人或朋友,也無法每件事都
3個兒子不愧是我親生的,丟三落四的習慣如出一轍,而東西甚少遺失、物品用完歸位的先生對於家中不時上演「尋寶記」,頗有微詞。 一日午後他載著我去賣場,料想此刻待在家中的孩子們定用3C填滿這難得的「無政府」時光。我們優哉逛著,當我拎著兩包零嘴走向裝滿食物的推車時,先生竟說他的皮包不見了……他憂心地描
我能體會鐘明軒說「同理心」這個詞可以直接從字典刪除了。因為身為特殊生家長的我命運中被已被做這樣的設定。注定不被理解。注定會受傷。 在爭取特教資源的過程當中,即便我得到一些貴人相助,但我的每一天都是辛苦的,從幼稚園起,我每天都要留意他的學習狀況及進度,別人放連假計畫出國旅行、晚上看電視追劇、寒暑
婆婆年事已高,我們接她與看護北上同住。她長年的壞習慣是每日皆要飲用兩罐感冒糖漿,屢勸不聽,某晚她突感身體不適送醫後住院,三周的病房生活,飲食皆須嚴格管控,我們趁機勸她戒掉感冒糖漿,然而返家一周後又在回收桶看到空罐。 我輕聲詢問:「媽媽,妳是不是有喝感冒糖漿?妳應該是有點感冒吧!」「對呀對呀,我
當和另一半溝通時,互相尊重與理解尤為重要。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和先生溝通時的經驗,並提出了建議。透過善意的溝通,可以幫助夫妻之間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
最近練跑時在聽podcast,由於對暢銷作家黃山料感到好奇,聽了幾集後,我記錄下我特別有感觸的片段(其中可能極少部分是我的個人心得,我不太確定)放在這裡分享,也可適時提醒自己。 1.有人懂就好,我們太貪心,希望每個人懂並且認同、支持,可是我們也不見得認同周遭的人啊!無論是親人或朋友,也無法每件事都
3個兒子不愧是我親生的,丟三落四的習慣如出一轍,而東西甚少遺失、物品用完歸位的先生對於家中不時上演「尋寶記」,頗有微詞。 一日午後他載著我去賣場,料想此刻待在家中的孩子們定用3C填滿這難得的「無政府」時光。我們優哉逛著,當我拎著兩包零嘴走向裝滿食物的推車時,先生竟說他的皮包不見了……他憂心地描
我能體會鐘明軒說「同理心」這個詞可以直接從字典刪除了。因為身為特殊生家長的我命運中被已被做這樣的設定。注定不被理解。注定會受傷。 在爭取特教資源的過程當中,即便我得到一些貴人相助,但我的每一天都是辛苦的,從幼稚園起,我每天都要留意他的學習狀況及進度,別人放連假計畫出國旅行、晚上看電視追劇、寒暑
婆婆年事已高,我們接她與看護北上同住。她長年的壞習慣是每日皆要飲用兩罐感冒糖漿,屢勸不聽,某晚她突感身體不適送醫後住院,三周的病房生活,飲食皆須嚴格管控,我們趁機勸她戒掉感冒糖漿,然而返家一周後又在回收桶看到空罐。 我輕聲詢問:「媽媽,妳是不是有喝感冒糖漿?妳應該是有點感冒吧!」「對呀對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