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日常的你習慣用「Mind」、「Heart」還是「Soul」來工作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思想|#mind 🧠
指的是理智、思考和智力。
用於分析、推理和解決問題;
涉及思維和認知的層面。

心|#heart 🫀
指的是感情、情感和愛。
用於表達喜悅、悲傷、愛意等情感;
與情感和人際關係的層面有關。

靈魂|#soul 💛
為更深層次的存在。
與我們的本質、靈性和內在深度有關;
關聯到更宏觀的生命意義與靈魂層面。

這三者各自代表了不同層面的存在意義;在個人、工作、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想和你說,
當我們特別忙碌、疲倦,甚至厭世時...
很容易使用「Mind」來工作,而無意識壓抑內在的「Heart」,並持續封印內在核心的「Soul」。

我們的意識,時常會認為「Heart」和「Soul」是干擾工作效率的雜訊。他們很麻煩、處理起來既耗能又耗時,而努力排除他們。轉為期待自己能專心用「Mind」來思考與處理問題;這往往是我們第一時間最能做到的方法。

久而久之,這股過於努力與刻意封閉「Heart」和「Soul」的不平衡狀態,將會使你與環境、社會、自己本身都逐漸疏離;而成為「自我的異化」。

我們藉由勉強自己、用意識工作,來消除內在的焦慮不安,使得我們在最後,被外在他者的價值觀入侵,失去靈魂的自由,喪失身為人的主體性,成為外在的奴役。

一旦失去了自我的主體性,我們將與「Heart」和「Soul」越來越遠,且越來越矛盾、對立,甚至衝突,而被外在操控,走上極端的內在。

當我們喪失三者連結的功能,
對於過於濃烈的情感,只好直接截斷疏離;
對於複雜的人際關係,只好迎合或者迴避。

唯有看清楚三方、穩定好三者狀態後,才能踏實反映在個人、生活、工作上,以保持探索、思考的能力,拓展自身的餘裕與深度,並看見生命更多可能與自我的能量。

入乎其內,才得以出乎其外。

內在清澈了,重要的事情,就會浮現;
即使渺小,仍都是無意識中連結的碎片。

我們的頭腦,的確很好用也很有用,但我們也需要藉由心與靈魂,來關照我們的腦,保護我們的思考。

#期待能作為你心靈的微光
相互提醒、互相覺察,一起練習整合內在的平衡,來保持彈性安穩、舒適自由的狀態。

一同找尋內在核心:靈魂所棲之處。
那裡無限安寧、靜謐,沒有對錯、沒有批判、沒有評價,是靈魂等待清澈的活水。


/A healing space💡

#心理內耗 #自我覺察 #星期一 #厭世 
#以傷療傷 #為療傷而聊傷
#心裡的傷在說話 #蔡叡昀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想與你說的話 #心理諮商 #諮商 

avatar-img
15會員
36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監事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以傷療傷」讓曾經的傷有不一樣的樣貌,讓傷向我們說的話有了意義。 將這空間獻給所有在生命路上受傷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聊傷與療傷。 /A healing spac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容易對自己、他人生氣嗎?」 「你擔心表達自己,會被拒絕嗎?」 「你容易吸取外在訊息,犧牲自己聲音嗎?」 / 「Norm 」 意思是majority,指「大部分的多數」。 ——被認可的社會準則。 當我們說一個族群是「正常」的同時,其實也正在說另個族群的「不正常」。 這社會根據這樣的認知在
不知道在你的經驗裡, 「完美主義」是助力,還是阻力? 你想像的「完美」是什麼模樣? 很多時侯我們或許無法說得清楚,若與他人核對,彼此對完美的想像也不盡相同。但是這心中想像的「完美模樣」卻深刻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猶如腳鐐束縛了我們對外的行動,而「追求完美」也成為我們逃避面對現實與挑戰時,看似合理的避風
「越完美,就越成功?」 「沒有犯錯,就越會被喜歡?」 會不會對你來說… 把每件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無懈可擊很重要? 你花了很多時間,嘗試讓自己成為有條有理、有掌控能力的人? 你常常希望自己能將一切準備好,明確了、再開始行動? 如果有件事情或有某個部分不如你預期,你會感覺全部的事情都失敗了
我們熟悉運用食補、健身來強化我們的身體; 那對於我們的心靈,可以如何強化? 「立冬」被認為是秋冬季節補身體的好時機。 我們透過飲食調整、養生湯品、足夠睡眠和運動來增強身體循環、提升免疫系統,為來年的身體健康作提前的打底。 然而,這時期其實也是我們「心靈進補」的重要時機。 尤其當季節轉換,我們需要
健康的愛應該是充滿能量與飽滿的驅力, 而不是讓妳越愛越空虛與飢餓的毒藥。 「要先懂得愛自己,別人才會愛妳」、「妳應該留更多的愛給自己」、 「妳要學會尊重自己、照顧自己」、「女人不是附屬品,要有主導權」, 以及「妳是值得被愛的」... 當這世界有很多的聲音在提醒女人要懂得愛自己時,對於女人到底什麼
有沒有那個... 當你停下手邊事情、回到自己時,卻感到難以呼吸、胸悶的心慌? 你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或為了什麼而存在於這世界上? 這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片刻, 似乎喚起你某個畫面片段,或某個不確定的心慌? 那可能是某個你不願想起、看見的一件事、某個人,或某個聲音、訊息,這反覆出現的過程
「你容易對自己、他人生氣嗎?」 「你擔心表達自己,會被拒絕嗎?」 「你容易吸取外在訊息,犧牲自己聲音嗎?」 / 「Norm 」 意思是majority,指「大部分的多數」。 ——被認可的社會準則。 當我們說一個族群是「正常」的同時,其實也正在說另個族群的「不正常」。 這社會根據這樣的認知在
不知道在你的經驗裡, 「完美主義」是助力,還是阻力? 你想像的「完美」是什麼模樣? 很多時侯我們或許無法說得清楚,若與他人核對,彼此對完美的想像也不盡相同。但是這心中想像的「完美模樣」卻深刻存在於我們的心中;猶如腳鐐束縛了我們對外的行動,而「追求完美」也成為我們逃避面對現實與挑戰時,看似合理的避風
「越完美,就越成功?」 「沒有犯錯,就越會被喜歡?」 會不會對你來說… 把每件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無懈可擊很重要? 你花了很多時間,嘗試讓自己成為有條有理、有掌控能力的人? 你常常希望自己能將一切準備好,明確了、再開始行動? 如果有件事情或有某個部分不如你預期,你會感覺全部的事情都失敗了
我們熟悉運用食補、健身來強化我們的身體; 那對於我們的心靈,可以如何強化? 「立冬」被認為是秋冬季節補身體的好時機。 我們透過飲食調整、養生湯品、足夠睡眠和運動來增強身體循環、提升免疫系統,為來年的身體健康作提前的打底。 然而,這時期其實也是我們「心靈進補」的重要時機。 尤其當季節轉換,我們需要
健康的愛應該是充滿能量與飽滿的驅力, 而不是讓妳越愛越空虛與飢餓的毒藥。 「要先懂得愛自己,別人才會愛妳」、「妳應該留更多的愛給自己」、 「妳要學會尊重自己、照顧自己」、「女人不是附屬品,要有主導權」, 以及「妳是值得被愛的」... 當這世界有很多的聲音在提醒女人要懂得愛自己時,對於女人到底什麼
有沒有那個... 當你停下手邊事情、回到自己時,卻感到難以呼吸、胸悶的心慌? 你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在追求什麼,或為了什麼而存在於這世界上? 這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片刻, 似乎喚起你某個畫面片段,或某個不確定的心慌? 那可能是某個你不願想起、看見的一件事、某個人,或某個聲音、訊息,這反覆出現的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夏董拎著的東西像極了男人的老二。「你昨天答應過會在上班時間戴上cb的。」我的確答應了這件事情,可是答應前,我並不知道cb是什麼東西⋯⋯ 「把西裝褲脫了。」夏董命令的口吻。 「你不可以叫我脫褲子。」 「你還算是個男人的話,就為你說過的話負責任。或者你要為你做過的事負責任⋯⋯」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前言 在我們的文化與語言中,「心」這個字承載著豐富的意義與象徵。 它不僅僅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更是我們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核心所在。 古人說:「心有所念,便有所行。」 現代心理學也強調心態和情感對行為的影響。 這篇文章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心」的不同面貌,解讀「唯心而已」這句話,
Thumbnail
「こころ」中譯就是「心」。 這個日文單語很有畫面。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第二天,李天明參加了一個關於公司開發計劃的會議。在會議上,他站起來,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各位,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夠增加幾個參數,改變一點演算法,來進一步優化我們的系統。」 他看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於是繼續解釋道:「我建議我們可以以公司的營業額作為基礎,選取最近三年的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那天,73歲的媽媽一腳踩空,從樓梯上滾了下去。 在那無比漫長的幾個小時裡,她喊了幾百聲試圖求救, 但已經重聽的80歲爸爸完全沒聽見,而我們家的小孩都在外縣市工作,除了我爸再也沒有人能發現她…… 從那天開始,我經歷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完完全全超出預期, 卻如流星般降墜在我生活中燃起森林大火的事件……
Thumbnail
一同找尋內在核心:靈魂所棲之處。 那裡無限安寧、靜謐,沒有對錯、沒有批判、沒有評價,是靈魂等待清澈的活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夏董拎著的東西像極了男人的老二。「你昨天答應過會在上班時間戴上cb的。」我的確答應了這件事情,可是答應前,我並不知道cb是什麼東西⋯⋯ 「把西裝褲脫了。」夏董命令的口吻。 「你不可以叫我脫褲子。」 「你還算是個男人的話,就為你說過的話負責任。或者你要為你做過的事負責任⋯⋯」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前言 在我們的文化與語言中,「心」這個字承載著豐富的意義與象徵。 它不僅僅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更是我們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核心所在。 古人說:「心有所念,便有所行。」 現代心理學也強調心態和情感對行為的影響。 這篇文章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心」的不同面貌,解讀「唯心而已」這句話,
Thumbnail
「こころ」中譯就是「心」。 這個日文單語很有畫面。是什麼樣的畫面呢?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第二天,李天明參加了一個關於公司開發計劃的會議。在會議上,他站起來,向大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各位,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夠增加幾個參數,改變一點演算法,來進一步優化我們的系統。」 他看到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於是繼續解釋道:「我建議我們可以以公司的營業額作為基礎,選取最近三年的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那天,73歲的媽媽一腳踩空,從樓梯上滾了下去。 在那無比漫長的幾個小時裡,她喊了幾百聲試圖求救, 但已經重聽的80歲爸爸完全沒聽見,而我們家的小孩都在外縣市工作,除了我爸再也沒有人能發現她…… 從那天開始,我經歷了我人生中第一個完完全全超出預期, 卻如流星般降墜在我生活中燃起森林大火的事件……
Thumbnail
一同找尋內在核心:靈魂所棲之處。 那裡無限安寧、靜謐,沒有對錯、沒有批判、沒有評價,是靈魂等待清澈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