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不太需要寫字。由於多數人是用注音打字,或透過語音辨識輸入,只要我們有能力判斷出來螢幕上跳出的字是不是自己要的,一些筆畫比較複雜或少用的字,我們甚至已經不記得它要怎麼寫了。
譬如說,要我憑空在紙上寫出「繭」這個字大概是有難度的。打字時我知道我要選的是這個字,讀到這個字我也不會認不出來,但單從「寫字能力」來說,我們在數位時代中無疑已經退步了。差別只是有些人可能退步得多、有些人少一點。
相較於「寫」的退步,「閱讀」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差別。雖然在網路流行之後,人們越來越少讀書,對於報章雜誌的需求也明顯降低。但我們畢竟每天還是會在網路上接觸大量的資訊。其中有許多已經圖像化,但仍舊有很多內容是文字,閱讀量應該沒有比過去少上太多。
甚至,人們的教育程度更高、資訊取得變得更便利。比前網路時代的人,「理論上」我們應該能夠透過「閱讀」學到更多東西。
但實際情況卻與此偏離甚遠。確實,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字符」很多,但我們與這些字發生關係的方式,是一種與閱讀截然不同的方式。如果以非數位世界中存在的文字相比較,那些網路上被我們遭遇到的文字,比起書本中的字句,更像是路標、或頂多是告示牌上的短語。
除了訂閱特定的電子報、關注特定的專欄作者等行為外。我們觸及到網上文字的方式是「連結」與「搜尋」。這意味著,我們會通達哪些文章,並著眼於哪些關鍵字,預先就包含在我們打開瀏覽器時的意向之中。
就像是我們事先已經決定好要在哪間店裡買哪件商品,然後走進百貨公司後直直走向電梯,抵達該店、消費、離開。這個過程裡,我們並不逛街、並不體驗。雖然可能會稍微「瀏覽」到旁邊的其他東西,但我們不會讓它們進入我們主要的意識裡。我們迅速地進入網頁,掃了一遍,找到符合自己想法的那個資訊,然後關閉網頁,繼續我們的生活。
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顯然是沒有發生的。即便那裡存在著一些還不錯的、有觀點、甚至能夠帶給我們一條學習路徑的文章。它也會被晾在一旁,畢竟我們要的僅僅就是那個你打開瀏覽器「查一下」時想要知道的答案。
而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
在另一類情況中,我們甚至不是主動地進到那間自己選定的商店。而是,我們像是柏拉圖洞穴寓言中的那些被鐵鍊拴住的囚犯,只能被動地接收那些受演算法規定而出現的內容。
短影音確實是更加極致的,但即便是文字、即便是篇幅較長、甚至是從好的讀物中摘錄出來的字句,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我們片面地、速食地接收或略過。一天便這樣結束。
但可怕的事情是,我們覺得自己好像有學到些什麼。某些結論式的資訊、或一種對於某事說不清楚的情緒進入到了我們的信念網中。雖然沒有多少可供驗證的理由,但我們就這樣地把這些訊息當作事實不知不覺記住。
誰說的?可信不可信?沒有想過。「我在網路上看過/查到的」,反正我是信了。
於是我們發現這不僅僅是像「知道是哪個字但是不記得怎麼寫」那樣的退步而已,我們進行的甚至是一種「反閱讀」。人類之所以發展出,並倚靠於搜尋去快速地得到答案,並不是因為我們要閱讀、要學習,恰恰是因為我們不要閱讀、不要學習。
就像「計算機」讓我們不用自己做複雜的計算,只要知道怎麼算,按一按就會有答案。知識也已經透過網路全部攤在我們面前了。我們做的事情是一樣的:把「計算機」按一按,然後,相信那個搜尋出來的答案。
去鼓勵人們坐下來,每天或許花半小時靜靜地讀一本書。不是某種菁英式的「何謂真正的生活」之認可、也不是在談一種反科技或貴古賤今的思維。而是,這是去讓我們保有除了快速取得解答之外的、使用文字去與他人思想進行交流的感覺運動技能。
書本是一個人(或一些人)對於特定領域的一系列探索與考察。我們並不真的知道他會如何地、談論些什麼。包含著標題、目錄、以及我們閱讀此書的動機--那一指出方向的大致輪廓,有待閱讀的過程來填滿。
當然,市面上總是有些不那麼值得閱讀的書、網路上也會有頗具價值的文章。但一方面,書本至少受到編輯、出版商、銷售通路等種種檢視與篩選;背後還有那個為了完成篇幅而絞盡腦汁的作者、以及願意付出大量屯貨成本來為此背書的自由市場。
另一方面,我們終於--如同一步一步攀登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地進行閱讀。所以我們能夠真的觸及到那些被作者試圖存放在文字裡的那些經驗,看到那個不僅僅出於我們自身理由、而同時也關於世界上其他主體的觀看視角。這讓我們終於有機會,抵達我們原先去不了的另一片沃土。
到粉絲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