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為何需要讓孩子會獨立玩耍?不能陪玩嗎?

每次聊到以 #RIE教養 方式陪伴孩子長大,在親子時光裡,不推薦家長陪孩子玩耍,這個說法常常讓家長很困惑,甚至不能認同。


許多家長都會說:我的小孩非常喜歡我陪他玩耍,難道我要違背孩子的意願和需求,拒絕陪他玩樂的時光嗎?這樣的拒絕難道不會很怪異,很違背想要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初衷嗎?



事實上,RIE所說的不陪孩子玩耍,並不是嚴格的規定家長不能參與孩子的遊戲,而是家長在遊戲裡所扮演的角色,是接受孩子指導、聽從孩子的遊戲規則,當孩子遊戲世界裡的跟隨者。

  

以玩樂高做例子,當跳跳糖邀請我一起玩樂高的時候,我會拿著積木塊在他旁邊等候,等他要我何時把這塊積木交給他,或是依照他的期望放在哪裡,讓他擁有玩樂高的所有主導權,我是陪他玩,聽從他玩的方式,即使他叫我疊的方法會造成整座橋的崩塌,我也照他的指導去進行。

  

讓孩子當遊戲世界裡的最高指揮官,是為了讓孩子對自己有自信,藉由成為遊戲裡的主導人物,感覺到自己掌握到權力!藉由成為遊戲裡的主導人物,感覺到自己的決定很重要,可以主宰遊戲裡的一切,感受到自己的強大!

  

在現實生活裡,孩子很清楚自己的權利和話語權是比不上成年人的!再怎麼想要尊重兒童人權的家長,必定會在某些情況下,以成年人的意志凌駕孩子的意願,例如上車要坐在安全汽座上、綁好安全帶,這些必要事件的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並不是傷害性的,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成年人擁有比他更多的主控權!同時他們也在生活中各種經驗裡,知道成年人的能力比他好,像是我們可以幫他們拿他們提不動的袋子等等。

  

但是在遊戲裡,讓孩子成為遊戲世界的王,孩子可以在遊戲經驗裡,體驗到他可以主宰比他更強大、更有能力的成年人,這種感覺怎麼可能不讓他感覺到舒暢,並且轉化為對自己的信心?!

  

除非遊戲方式讓參與者不舒服,否則整場遊戲裡,孩子都能夠享受到他在日常生活裡無法享受的成就感!也只有在遊戲裡,孩子能這麼完整地自我彰顯!

  

RIE教養 中的不陪玩,就是以這個邏輯出發,不是把家長和孩子一同放在遊戲裡,以平等的角色出發,而是把家長的姿態放低,讓孩子在遊戲中的位階變高,這個明確的位階差距,讓這整個互動是 #孩子為主的遊戲。

  

所以RIE並沒有真的要禁止家長接受到孩子的邀請時,拒絕和孩子一起遊戲,而是希望提醒家長,遊戲的過程裡,讓孩子成為主角,我們的陪伴,是等待與觀察在這場遊戲裡,孩子需要我們配合和合作的地方是哪些,我們做出他所期待的模樣。

  

再回到玩樂高的親子時光,我也不會很快就堆疊出很完整的模型,或是我自創的造型,因為孩子不笨,我一疊完,他眼睛看得出來我疊的是好的,他理所當然會期望我,用我的技能去完成他想要的物件,這個期待也沒有錯,家長去滿足孩子的這些願望也不會對親子關係,或孩子的內在心靈造成任何的傷害!

  

我不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希望他能夠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這個能力會在他因為沒有看到我即刻成功的模樣,他更願意不斷嘗試,去做出他自己的能力所及。將心比心,如果我和一位朋友一同去學一個新的技術, 老師教學完畢後,我朋友瞬間就完美度99%的成功了,我心中很容易就出現 #和他一 

比我不夠好的自我失落,和 #不然他最會讓他去就好的這兩種心態,孩子當然也跟我們一樣是人,我們咻咻咻以虛長他n歲之姿完成的,他看不見是年紀差距、是練習次數差距,他看到的是 #你現在比我好,當然家長好好解釋,鼓勵陪伴練習,也會很有機會陪伴孩子克服這種不在同一個水平線的比較,不過我就是覺得這些事後要做的事也太多了吧!我不要認真拼一個樂高不就很簡單嗎!我就等待放空而已,不就可以幫助他自然地願意去嘗試、去累積。

  

當然我不會假裝不會,我並不鼓勵家長裝傻,孩子很聰明,不會看不懂。我通常以正面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我相信他會有比我更優秀的創意,搭配過去真實經驗裡,他用他的創意讓我驚豔的實際例子,讓他對自己比我有創意的確實感有現實連結。

  

事實上,愈小的孩子愈不需要你的創意鼓勵,因為他們對於怎麼玩都超有自己的主張的!反倒是愈長大的孩子,漸漸的社會化、開始看到同儕世界,自己也會有所比較,對於遊戲的信心,才會更需要成年人的守護和支持!

  

這是我自己的懶人育兒法,並不是什麼真理,也不是在說明認真陪伴孩子在玩樂高,願意滿足孩子們想要的樂高物件組合的成年人做錯了什麼,只是解釋為何 RIE相信孩子獨玩的能力,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能容易的在遊戲裡,體驗到自主、自信、和毅力。

  

  

   

  

#最懂寶寶的嬰幼兒睡眠顧問

#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