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校之後,不少人為了提升個人職涯技能,投入不少學習課程,坊間也有許多如技能提升、興趣發展、提升競爭力….等課程,加上疫情封城、鎖國三年,也加速推動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不過,如何評估課程是否值得投入時間與金錢學習,筆者過去也所費不貲投入各學習課程裡,累積多年經驗,提供以下五種評估指標供大家參考:
無論政府機構或民間業者推出任何一類課程,都會提供課程價格,做為學員報名課程的收費標準,即使是標榜著「免費」課程,其實也是由不同單位來補助,例如有勞工局、公益彩券、企業贊助等。以實體課程為例,一定有固定成本如場地、師資費用、水電費等,變動成本如課程講義、學員便當、點心、贈品等,線上課程也有平台營運、錄課成本、客服等。
業者推出課程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營利,也期盼得到更多的口碑及見證,因此,學員報名課時,不能只單看價格高低做為選課標準,否則容易顧此失彼,怎麼說呢?
免費課程最易招生,相信此道理大家都容易明白,只是免費課程背後的成本只是換成了其他單位買單,而非學員本身,畢竟免費的師資及授課內容,不一定比付費課程的品質差,高價課也不見得一定好學又好用,單看價格來決定是否應投入學習容易失焦而不自知。
上課同學如何評估呢?在授課簡介中,有些會說明招生對象,學員在報課之前不妨先思考,這些一起上課的同學,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人脈,那麼,付費學員和免費學員也悄悄在無形中凝聚出兩股能量。
正所謂「物以類聚」,免費課程容易吸引「貪便宜」的學員前來,造成學員容易缺課、請假的不珍惜心態,因此報名免費課程時,彼此是否因「免費」才報名,而非真正感興趣,畢竟,人性是「投入的學習程度」與「付費多寡」成正比,卻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付費學員,也要看投入金錢成本的高低,來決定人脈素質。當業者銷售的是數萬元甚至是六位數以上的高單價課程,買單學員相對也容易有高度的學習渴望,且經濟基礎較佳;反觀低單價課程如千元或百元等課程,大多可能是入門的基礎課程,目的在於激發學員的學習動機,先藉由低單價課程來引流,慢慢引導至高單價,故一開始不需要投入過高的金錢成本,人脈結構也會因付費多寡而有微妙變化。
坊間課程琳瑯滿目,師資也良莠不齊,如何評估師資優劣?通常在課程介紹中,都有一欄「師資介紹」,除了常見的學經歷之外,授課年限也是評估指標之一。
以創作課為例,有些老師擅長創作,市面上有不少作品,卻不一定擅長教學,而有些老師是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不一定會寫,因此,實務派與學術派老師的教學風格大相逕庭,學員在報課之前,不妨從期待的預期效益的結果來逆向思考,想選擇的是著重於建構紮實的理論基礎,還是偏重於能活用的實務經驗。
無論是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學員都必需投入時間成本來學習,然而,以相同的時間,若換成做其他事情,其價值是否高於投入學習課程?例如八小時的上班工資,與八小時投入課程學習(0收入)相較下,學習後的未來是否能換取更高的收入?或是換得未來所需的老師及同學人脈,甚至是轉換職涯跑道的墊腳石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無非都期盼學以致用,但有些熱愛學習者,卻常常陷入「知識快感」的迷思,換言之就是無止盡地學習,卻沒有思考如何內化於生活中,將其技能妥善運用,那麼,如何評估是否運用得當呢?
學習是一種「in put」的輸入過程,活用即是「out put」的過程。正所謂「教學相長」,例如有人會分享上課筆記、或把剛學會一門知識或技能來教別人,在教學過程中,即可立刻檢視有哪些不足之處。「變現」並不受限於轉換成金錢,更多的是人脈經營、知識交流、能量流動等看不見,但卻不容忽視的隱形價值。
綜上所述,面對琳瑯滿目的教育訓練機構,學員在評估報名課程之前,不妨依上述五項指標來評估,將會更加公正客觀,且不易陷入自我感覺的主觀認定中,反而錯失了絕佳的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