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學習雜記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早的漢字語文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在認識上古漢語的過程,周取代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漢語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這兩套上古漢語文本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子,但似乎尚未有時間早於孔子的文獻考古發現,不知道孔子當時整理文獻時的來源。

這一段與豐富的甲骨文相形之下的「黑盒子」時期,估計跟甲骨文的卜辭屬性有關。文化上原本就不是那麼迷信占卜的周民族取代殷人之後,寧可「制禮作樂」,喪失動輒求卜及發展甲骨文這套占卜掛勾文字的動機,僅稀疏地在作為禮器的青銅器上面,重工銘刻較不豐富的西周金文。

甲骨文和西周金文這兩套中後期商人和早期周人做成的上古漢語文本,即使距今遠不只3000年,仍可以直接認識書寫者用同時期文字刻寫在載體上面的上古漢語的「正本」「原文」,這跟接觸接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之後的上古漢語文本,像孔子才開始整理的《尚書》和《詩經》等傳世文獻,是很大的不同。

avatar-img
22會員
21內容數
一介民科寫點科幻,還有聊聊重新學習漢字&漢語的想法,歡迎交流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麥康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於(于)」這個虛字,現在依舊常見也常用,但有意思的用法其實不多,除了「由於」、「於是」、「至於」之類少數幾個幾乎不假思索的固定詞組用法,最常見的用法是跟另一個虛字「在」互相替換,譬如說,這篇報導裡面的「於」基本上就是「在」,至於說,為什麼用「於」而不是「在」,猜想只是作者的風格而已。 「於」這個
「於」是很常用到的字,像是對『於』、『於』是、還稅『於』民……,現代人大概天天會用/看到這個漢字。這個虛字在梅廣的《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修訂二版)》書中,有相當篇幅的討論,看下來蠻有意思,在此簡單整理介紹。 上古漢語的「於」本來寫作「于」  上古漢語是一個時間跟空間範圍都很大的概念
2033年,大國民法官團與法院作出第一起人工智慧機器人準用國際人權公約和本國民刑事規定的判決,激發當代巨變,引領人工智慧機器人民權運動新浪潮,這之後數年,第二起「準人類」的判例遲遲未出現,社會上明著暗著發展著各股勢力…… #1 市區某條路邊的騎樓底下,一個頭髮灰白的中年男性從口袋裡掏出菸,點燃抽
「於(于)」這個虛字,現在依舊常見也常用,但有意思的用法其實不多,除了「由於」、「於是」、「至於」之類少數幾個幾乎不假思索的固定詞組用法,最常見的用法是跟另一個虛字「在」互相替換,譬如說,這篇報導裡面的「於」基本上就是「在」,至於說,為什麼用「於」而不是「在」,猜想只是作者的風格而已。 「於」這個
「於」是很常用到的字,像是對『於』、『於』是、還稅『於』民……,現代人大概天天會用/看到這個漢字。這個虛字在梅廣的《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修訂二版)》書中,有相當篇幅的討論,看下來蠻有意思,在此簡單整理介紹。 上古漢語的「於」本來寫作「于」  上古漢語是一個時間跟空間範圍都很大的概念
2033年,大國民法官團與法院作出第一起人工智慧機器人準用國際人權公約和本國民刑事規定的判決,激發當代巨變,引領人工智慧機器人民權運動新浪潮,這之後數年,第二起「準人類」的判例遲遲未出現,社會上明著暗著發展著各股勢力…… #1 市區某條路邊的騎樓底下,一個頭髮灰白的中年男性從口袋裡掏出菸,點燃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參考資料 凡例﹕外文書名或學刊名用黑體字表示,文章名用斜體字表示﹔中文書名用黑體,學刊用黑體方括弧 (【】) 表示,文章用單角括弧 (〈〉)表示。 期刊後的數位為期號。 凡頁數置於引用文獻最末處。緊隨作者名的方括弧內,如僅有一個年份如「陳耀南1980」即該書的出版年份及內文用的參考版本﹔如有兩個年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 本書是一個基礎研究。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和哲學的視角提出的。...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明明是千年前的書家、明明是難懂的外文,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好像能與千年前的那個人同步。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參考資料 凡例﹕外文書名或學刊名用黑體字表示,文章名用斜體字表示﹔中文書名用黑體,學刊用黑體方括弧 (【】) 表示,文章用單角括弧 (〈〉)表示。 期刊後的數位為期號。 凡頁數置於引用文獻最末處。緊隨作者名的方括弧內,如僅有一個年份如「陳耀南1980」即該書的出版年份及內文用的參考版本﹔如有兩個年
Thumbnail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八 中國語的確有一個悠長的文字學傳統,但因其不重視結構,便又不可與梵語的語法傳統和希臘的語法傳統同日而語了。眾多的文獻證據顯示這個傳統綿延至十九世紀末,未有斷絕,但亦沒有超越方塊字的框框。 按上文的敘述觀點,所有古老的語法傳統,包括中國語的「語法」傳統,都集中論述語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本書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 本書是一個基礎研究。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是從邏輯和哲學的視角提出的。...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明明是千年前的書家、明明是難懂的外文,但只要仔細觀察,就好像能與千年前的那個人同步。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