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夢境的導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時候,你會不會經常想分享:「我昨天作了一個奇怪的夢……」。

在觀察青少年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自己內心世界屬於真實情感或情緒的部分,不見得會跟別人分享。但如果是夢境,卻很主動樂意地描述夢裡的事。

是不是因為「夢」在真實世界裡,是一個不存在的事實,夢裡經歷什麼過程,不用承擔社會或法律責任,可以很輕鬆自在地跟別人分享一個現實不存在的事件。

但是,夢與現實的連結性,卻是大多青少年所熱衷探究的。女兒屬蛇,有一天在夢裡遇到一條大蛇,隔日起床立刻上網查詢夢到蛇代表什麼?

發現網路上夢到蛇代表財富之後,問我是不是該買哪一支股票,搞不好就會大賺一筆。

我回答女兒,就算我再怎麼相信心理學、神秘學裡所探討的夢境意涵,我也不相信夢到蛇,就代表你現在就可以因為買股票賺大錢。我問她:「夢到一條大蛇應該很害怕,你夢裡的情緒是怎樣?」她說她忘了,好像沒有那麼害怕。

人生前四十年,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相信科學、論證、事實。四十歲之後,開始探索人生,漸漸相信看起來不那麼真實的事。

我原本對於在夢境裡的畫面和經驗,因為重複出現的場景和情緒,僅止於困惑和害怕,完全沒有想要找人解夢。直到看到有一本書建議大家書寫夢境,我才開始半信半疑地開始寫夢。

寫了大半年,沒什麼特別的體悟,也就停筆。直到策劃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合作夥伴邀請一位解夢專家李香盈,我們節目聊完之後,隔天便開始依照老師寫夢的方法書寫夢境。

解夢專家李香盈老師在她的著作《揭開夢境的秘密》裡提到,夢境是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想要的」人事物,亦或者「想要卻無法得到的」人事物。既然是一體二面的事,究竟是不想要還是想要,也只能問自己才知道,花錢花時間去找解夢專家,都只能得到片段的概念。

我的人生25歲到45歲之間,長達20年的時間,以一個月至少1次的頻率夢到蟑螂。夢裡的情節很一致,就是好幾隻會飛的蟑螂,在我頭上盤旋,然後突然停在我身上。通常是停在我的背上,看不到也打不到,沒有人在我的旁邊,所以無法呼救,只能自己覺得很痛苦,背上又癢又不舒服,然後就嚇醒。網路上說夢到蟑螂會有好事發生。但不管即將要發生好事是如何的好,我壓根就是不想在夢裡與蟑螂膊鬥。

小時候住家環境後方有一條臭水溝,每天都會有幾隻蟑螂爬到廚房或廁所。又因為爸媽工作很忙,沒辦法幫小孩處理蟲蟲危機。我不敢用拖鞋直接打它們的情況下,每天都要用不同的招術對付蟑螂,包括用水、用藥、用火,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我以為小時候這樣的痛苦陰影,持續在我的潛意識裡,在夢裡與蟑螂相遇的機會實在太擾人,卻不知怎麼解決。

日本有一位榮格心理學派的作家河合隼雄在《青春的夢與遊戲》一書當中,描述面對夢境的態度:「從現實的多層性來看就會明白,夢是極度多義的,我們必須訓練自己承受它的多義性,從中萃取出真正對自己有深遠意義的要素。」

於是,2022年9月開始,只要我醒來還記得夢境,起床第一件事,就先寫下夢裡的場景、事件、人物、東西、情緒。而「情緒」的部分,才是寫夢的重點。

斷斷續續地寫著,我發現寫夢的過程,似乎是在另一個空間生活著,又或者是在跟累世的靈魂對話。

漸漸地,寫夢的過程像是噴灑殺蟲劑,蟑螂幾乎不再出現。原本是用第一人稱寫夢,今年開始改用第二人稱書寫夢境。並且以「Dear Soul 親愛的靈魂」作為開頭,先跟靈魂問好,亦或是提出一個問題,接下來才開始寫夢。

寫夢是一個覺察與整理的過程,聆聽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做自己夢境的導演,讓「寫夢」的過程更瞭解自己,跳脫情緒的束縛。



avatar-img
15會員
100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在規劃2024年紐西蘭家庭旅遊時,女兒想要去一趟山林步道,但家人起初對此困惑。然後文章描述了女兒為什麼執意要走一段步道的原因,並介紹了規劃的地點和步道的狀況。最後描述了全家在步道上的體驗和觀感。
以教育孩子理財觀念為主要內容,提到紅包文化之說,作為家長對兒童進行財務教育的思考焦點。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過去三年每年會徵選新北市的高職學生參與一項為期一年的培訓計畫,目的是讓高職生「有自信地」在國際舞臺展現才能。對於家長選擇高職的原因和培養自信的做法進行了詳細探討。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募資組在面對挑戰時,克服了許多困難並取得了成功。透過學員的努力,他們學會了失敗也是值得慶祝的。
想追劇也能學英文?Netflix上有很多值得一看的紀錄片,透過這些紀錄片,可以讓你學習英文,同時獲得娛樂、知識的雙重效果。
4/5Netflix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在規劃2024年紐西蘭家庭旅遊時,女兒想要去一趟山林步道,但家人起初對此困惑。然後文章描述了女兒為什麼執意要走一段步道的原因,並介紹了規劃的地點和步道的狀況。最後描述了全家在步道上的體驗和觀感。
以教育孩子理財觀念為主要內容,提到紅包文化之說,作為家長對兒童進行財務教育的思考焦點。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過去三年每年會徵選新北市的高職學生參與一項為期一年的培訓計畫,目的是讓高職生「有自信地」在國際舞臺展現才能。對於家長選擇高職的原因和培養自信的做法進行了詳細探討。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募資組在面對挑戰時,克服了許多困難並取得了成功。透過學員的努力,他們學會了失敗也是值得慶祝的。
想追劇也能學英文?Netflix上有很多值得一看的紀錄片,透過這些紀錄片,可以讓你學習英文,同時獲得娛樂、知識的雙重效果。
4/5Netflix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做夢。我是一個容易做夢的人,尤其是在大學以後,當我意識到自己容易做夢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夢了。 夢在夢裡是真實的,情緒也是。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這是關於夢境的故事,反映了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情感。故事中包含了兒時霸凌、澳洲留學與神祕美女等場景,暗示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以及對人際關係、友情和自我價值的探討。夢境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中的選擇和行動才是真正重要的。作者可將故事中的情感與深度思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繼續成長和發展。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夢境中的情緒宣洩狀況,從看網路小短片到進入夢境,以及在夢境中釋放情緒的過程。作者透過這個夢境的經歷,感受到自我暗示的力量,並相信夢境都是有意義的。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做夢。我是一個容易做夢的人,尤其是在大學以後,當我意識到自己容易做夢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夢了。 夢在夢裡是真實的,情緒也是。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夢境反映現實生活,糾結和在乎的感受經常在夢中呈現。曉夢見在高三時期一直無法見到輔導老師,心中充滿失望、難過和委屈。醒來後,曉心疼夢中的自己,但也意識到現在有了穩定的依靠和陪伴。然而,這個夢反覆出現,讓曉思考內心是否仍有不滿足和擔心的部分。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有些人用對話去拼湊自己的樣貌,而我則是從一場又一場夢境中去建構自己,夢境即是真實。 每一場夢裡有自我探索,有情慾流動,練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這是關於夢境的故事,反映了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情感。故事中包含了兒時霸凌、澳洲留學與神祕美女等場景,暗示了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以及對人際關係、友情和自我價值的探討。夢境只是一種幻想,現實中的選擇和行動才是真正重要的。作者可將故事中的情感與深度思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繼續成長和發展。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夢境中的情緒宣洩狀況,從看網路小短片到進入夢境,以及在夢境中釋放情緒的過程。作者透過這個夢境的經歷,感受到自我暗示的力量,並相信夢境都是有意義的。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