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的事業裡換位思考是一種專業的態度;在生活中換位思考是出自於對彼此的關心。當你自己在生活中的心是亂的,你沒有好好面對生活中朋友的邀約、情人的溝通、孩子的需求,你是不會真正的成長。你了解自己嗎?我要是真了解自己,肯定會逃之夭夭–歌德。這世上有三樣東西,堅如磐石,難若登天: 鋼鐵、鑽石與了解自己–富蘭克林。當我們向主管要求加薪時,或許滿腦子只想著要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然而,除非我們能幫公司解決問題(預算),否則主管根本就沒有能力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人們通常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立場(加薪),然而,往往並未深入探究自己真正關切的重點,也就是潛在需求、渴望、掛念、恐懼、抱負(是否得到認可、追求公平、生涯發展、滿足物質需求...)。愈深入挖掘自己的潛在需求與關切的事,愈可能得到創意十足的選項,得到滿意的結果。察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同時也能釐清你的思緒,如此一來,你在心智與情緒上都會有餘裕聽進別人說的話,進而了解對方真心想要的是什麼。3A陷阱: 我們攻擊,我們曲意配合(讓步),我們完全逃避。這三種常見的反應都不是出自於真心,一旦引發「戰或逃」的反應,我們的血液就會從大腦流到四肢,思考能力明顯減弱,我們忘了自己的目的何在,往往做出違反心意的舉動。當我們出於反應而行動,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力量,我們本來是有能力對別人造成正面影響讓情況好轉的,之所以會反其道而行,我們實際上抗拒的是自己的心意,我們否定的是自己。不論何時,只要你感覺到情緒或感受動搖,你就會面臨一個簡單的抉擇: 慎思明辨或者混淆不清?智慧的最高形式是不帶批判的觀察–克里希那穆提。(沒有預設立場,脫離自己進行觀察,得到最全面完善的資訊)接受你原本的樣貌,放棄自我批判。(接受缺點,進而改善)。同情: 「陪對方一起感受」;同理心: 「感同身受」。少了自我負責的自我了解,可能陷入自憐的危機;少了自我了解的自我負責,就會淪為自責。要與自己達成共識,兩者都不可或缺。自我負責基本上是向前看,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的人生是一場戲,我們或許當不成編劇,但我們可以選擇成為導演。自由詮釋這齣戲,選擇要扮演命運受害者,還是命運掌舵者。我們都是人生中的決定性因素。或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際遇,但我們可以選擇回應的方式。我們對自己的際遇只有部分掌控權,但我們對自己的體驗依然有相當大的主導權。有能力重新構思引導性問題,從「該怪罪誰?」改成詢問「我們必須從中學習到什麼教訓?」。快樂源自你自己、你的內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時或許看起來很沉重,但事實上,這麼做會讓你感到解脫。(認真、努力、了解全貌,即使失敗也不會陷入怪罪別人與自責的漩渦,向前看持續挑戰,成功後建立自信心,獲得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