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跨領域人才,是跨知識還是跨思維?

    raw-image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的能力談起。


    為何自我學習如此重要,今天不管雙主修、輔系或醫學系、建築系等專業科系畢業,能否「持續」在知識專業知識上成長,甚且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自足」,便取決於個人是否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首先,自我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自己想學習」,當出社會不再以考試引領學習時,必須翻轉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而「動機」是自我學習能否持續的關鍵。學習動機該如何培養?我認為是對一切知識抱持好奇,不管是本科的知識或者相關的知識。過去有一陣子,我只想建築、只作建築、只看建築、只談建築,當時認為,我是建築人,受過建築專業訓練,我只有「資格」談建築。但是,難道非本科生不能夠談建築嗎?國中小學生不能談建築嗎?或建築人不能談其它議題嗎?還是只能談建築相關議題呢?


    如果建築人在知識的取得上與思考上只偏重於建築,然後自以為代表了、壟斷了此專業某方面的言論權,那不過是專業上的傲慢。知識是相通的,亦如每一口井都來自相同一脈的水源,每個人都可以對任何事情談自己的看法,前提是,是「收斂」過的想法,而非人文亦云、膝蓋式反射性的想法。而這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去作有理由的判斷。


    獨立思考與自我學習是相輔相成的,我認為具有獨立思考卻不自我學習或自我學習卻缺乏獨立思考是不存在的,原因是,當自我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或者能力之後,我們會開始對知識有「個人化」的架構,例如:如果我偏愛建築知識,產生建築架構的思考,當談及個人對某事件的看法時,便會從建築的角度去評論。所以人文學科具有人文素養,而理工人具有理工腦,就是說這種思維都是代表著某種立場、片斷的知識架構,但這恰巧就是「非」跨領域的證據,因為我們只談我們熟悉的單一知識的思維、小團體的語言(例如:建築語言),然後欠缺多方思維的知識架構,而跨領域,其實是「跨思維」,而非只是跨知識。


    例如最近高跟鞋教堂事件,建築人批判的大多是美學的、地景的、機能性的、在地性的探討,因為這是建築人拿手的部分。建築人針對建築專業作批判,有他的理由以及職責所在。但是這些「建築語言」,除了被建築人、文化圈所接受之外,似乎很難與一般民眾產生共鳴,也很難根原性的直指建築知識之外的問題。所以建築人必須學習跨知識的思維,而思維必須從多元的知識架構中去提煉,我認為思維與思維之間(例如:人文與理工)並非是無法橫跨的鴻溝,因為做學問的基礎或者說知識的架構(整體)是相同的,而差別只在於知識的基礎與價值是否涵蓋多元及正反的面向。


    當建築具有跨思維的能力時,建築人與社會溝通靠的不再是建築語言,而是一種創造新的「建築式語言」的思維。例如:據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管理處表示,高跟鞋教堂的concept是烏腳病的故事,雖然事後知道是先有型體後才有高跟鞋的故事,但是我認為,即便concept與結果百分之百的相符,觀光的確達到它的效益等等。也並不代表concept放在文化、歷史、生態、地景等脈絡中有相同好的理由。當然,我們今天很難期望一件公共工程達到面面俱到的效益,但是我們開始能夠談事件在脈絡中、在整體中所造成的價值權衡,來做為取捨與選擇的理由。


    藉由自我學習與獨立思考培養跨思維的能力,從我開始「想」知道什麼,然後我主動去找答案來解決疑問,並且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雖然可能相較於目前制式的方法來得粗糙,但卻是百分之百的學到了我想要學的東西,而這是當某些工作在熟能生巧後,很難再突破的關鍵點,也就是「創新」。創新便是一開始你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爾後改良得越來越好以及能夠解決目前很難或者沒有被解決的問題。當今天很多行業在10年前並不存在,未來有更多行業等著消失被取代,而我們在談人文科系存廢等問題的時候,其實改變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思維。現今或者未來的思維,其實早已存在,只是還非主流。這是個思維決定價值的時代,何況人類不同於一般的物種在於,人類是會思考的動物,身為人,你不思考一下嗎?

    2016/4/1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