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師的謊言》談教育與公民覺醒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背後的原因與利益動機。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高中歷史課只學著在選擇題中選擇正確的答案,即便當年學測社會科滿級分,老實說,我對歷史並沒有興趣,如果我們是從考試中認識歷史,除了成績好帶來的成就感之外,卻對於想了解歷史發生的原因與對當今的影響等,完全沒有思考過。那麼沒有了考試便等於放棄、遺忘了歷史。這個原因除了教科書的內容、考試的方式、教學的方法都有關係外,我想問的是,在受過學校教育之後,一出社會,為什麼大部分的價值都和學校教得不一樣?


教科書呈現一種單一價值的聲音,身為多元文化的台灣人,教科書作者的詮釋角度,卻只和政府立場相同。所以賽德克巴來的莫那魯道、日本政府離開台灣到國民政府來台、以及國民政府對本省人的不公導致的228事件等,都刻意的省略或者找許多理由美化政府當時的做為。這不但把教科書視為一種型塑政府完美的工具、讓人民相信政府並不會做錯事,更遏止民眾啟發思考。其結果就是,課本教的是一套,而自身處在當今社會脈絡中的位置的感受又是一套。


「讓價值觀產生矛盾」,如果這是政府在制定教科書時預期的結果,為什麼?而什麼才是歷史應該教我們的?如果說歷史是一部政府的歷史,那麼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可以猜想主政者並不希望人民具有思考批判的能力,因為這樣會影響他的公權力與權威,但這就導致,政府只讓人民知道他想讓人民知道的事情,而不透露、不公開透明的訊息,造成人民一知半解的片面認知。於是人民無法與政府站在同樣的「事實」上作對話、也阻礙了人民的思考與多元的意識型態發展,使人民不知道該如何促成社會的改變。這不但不是培養一位社會公民的方式,對於社會進步更是一大阻礙。


假設教育的目的是想培養一位公民。那麼,什麼是公民需要學習與具備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又該如何在課堂上、教科書上被呈現呢?公民除了認知自我的權力與義務之外,監督政府,思考如何改變社會讓社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是我認為好公民應該具備的條件。所以,如果思考如此重要,如何從歷史學習思考呢?首先,對於一個歷史事件,假設228事件,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發生228事件?228事件之前是什麼情況?228事件對台灣的改變是什麼?228事件為何在台灣造成這麼長遠的影響?對民主與之後的戒嚴、白色恐怖等又帶來什麼影響?這些影響對當今而言是正確的嗎?我們又該從中學到什麼教訓?經由讓事件回到歷史中,詮釋此事件在當代的價值意義,讓每一位擁有不同價值、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夠從歷史事件反思個人在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引發改善現況的動機。


第二,從當代看歷史,不應該以當代價值去理解過去,而應該反思歷史事件的當事者、環境條件有多少選擇,而這些選擇的改變,是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從中學習尊重多元的價值與擷取歷史有用的部分,做為思考改變當代的一種可能,這是我認為歷史教育在培養一位公民所應該教授的內容與目的。


『現代人類學家不再相信我們的社會「領先」所謂的「原始」社會或比他們更加「適合」。即使我們的科技無疑比較先進,但並不見得比較好,因為他們可能不符合人類長期的需求。』


這本書除了帶給我對於歷史教育方面的思考外,最大的衝擊是,我開始認為─「歷史並不是不斷再進步的」,社會並沒有隨著現代化、全球化變得更理想。其實有些價值觀,例如男女平權等觀念,過去少數民族裡早已存在,只是我們的主流價值(西方的價值),過去並沒有、或者認為男女平權的價值不重要,所以直至近代才開始提倡。或許你會說,從整體飢餓與貧窮的人口比率正逐年下降來看,時代是在進步的。先不談人口愈來越多,飢餓與貧窮的比例越來越少,到底就人口數而言減少了多少?而是否與戰爭或疾病死亡也有關係?評斷飢餓與貧窮的標準是否全球統一?而這個標準是否合理?從整體大環境來看,從多元文化逐漸變成單一文化的方向來看,主流價值;資本主義、效益主義、功能主義、消費主義、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導致地域性、在地性的文化歷史與傳統價值,逐漸受到挑戰與改變,是好還是不好?科技越來越進步、資訊越來越快速、我們越來越依賴工具、依賴國際貿易、依賴能源、依賴金錢,導致逐漸喪失思考的時間、喪失解決問題的其它可能,是好還是不好?物價越來越高、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小孩生得越來越少、與小孩相處與教育的時間越來越低、在成就了事業外,忽略家庭,是好還是不好?高齡化、少子化、扶養比增加、變得更沒有隱私,我認為當代人整體的生活品質並沒有變好。


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的根本要素,所以我強烈推薦這本《老師的謊言》,希望做為公民一份子的我們,能夠花點時間去理解、去思考,教育該如何帶領我們的人民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2016/4/17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人類學在研究什麼?研究人類的學問嗎?什麼是人類的學問呢?看了一下T大人類學系的大學部課表:政治學、哲學概論、法學緒論、社會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心理學、世界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田野實習與方法……等。看起來是跟人有關的學科都沾一點,但是專業必修科目以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
    失控的正向思考,並不是說正向思考現在失控了,然後過去的正向思考並沒有失控,正向思考做為一種反映情緒的感知狀態,我想它是人的一種天性,畢竟,「相信」有希望的未來,總能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更能有些作為。 關於什麼是正向思考,我傾向將它定義為:「我相信」什麼。相信,有時候是一種一廂情願;有時候是一種生命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這本《與死刑拔河─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又剛好有特價之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證據,最後有「理由」
    人類學在研究什麼?研究人類的學問嗎?什麼是人類的學問呢?看了一下T大人類學系的大學部課表:政治學、哲學概論、法學緒論、社會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心理學、世界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田野實習與方法……等。看起來是跟人有關的學科都沾一點,但是專業必修科目以臺灣考古學、南島語族原住民文化及漢人社
    失控的正向思考,並不是說正向思考現在失控了,然後過去的正向思考並沒有失控,正向思考做為一種反映情緒的感知狀態,我想它是人的一種天性,畢竟,「相信」有希望的未來,總能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更能有些作為。 關於什麼是正向思考,我傾向將它定義為:「我相信」什麼。相信,有時候是一種一廂情願;有時候是一種生命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學期即將結束,按照過往的慣例,我都會跟同學們分享一點我在學習上的心得。作為一個在學術界打混多年的學徒,有機會到大學的課堂上教授通識課,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經歷,因為「通識課」的目標並非教導艱深的知識(不同於專門系所的課程目標),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博通」(姑且無論通識課是否淪為營養學分的問題)。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他是歷史系畢業的,或是說他的興趣是研究歷史,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我揣測應該會有一群人的想法是讀歷史的以後要找什麼工作?研究歷史又有什麼用?那不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們還有必要去了解嗎? 事實上,歷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光是我們每天踏出家門所看到的街道名稱都蘊含著過去的歷史
    Thumbnail
    2024/01/28 修完課拿到學分了,回過頭來問自己:社會學是什麼?卻又答不出來,但不可以因為這個問題就停滯不前,我要帶著這個問題往前走,再去學習,慢慢拼湊社會學的樣貌。 作為教育科系的學生,我也帶著第一堂課老師問我們的問題「教育是什麼?」不斷往前,慢慢拼湊出理想的模樣,然後再朝著這個理想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學期即將結束,按照過往的慣例,我都會跟同學們分享一點我在學習上的心得。作為一個在學術界打混多年的學徒,有機會到大學的課堂上教授通識課,對我來說,是很好的經歷,因為「通識課」的目標並非教導艱深的知識(不同於專門系所的課程目標),而是要讓學生能夠「博通」(姑且無論通識課是否淪為營養學分的問題)。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他是歷史系畢業的,或是說他的興趣是研究歷史,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我揣測應該會有一群人的想法是讀歷史的以後要找什麼工作?研究歷史又有什麼用?那不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們還有必要去了解嗎? 事實上,歷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光是我們每天踏出家門所看到的街道名稱都蘊含著過去的歷史
    Thumbnail
    2024/01/28 修完課拿到學分了,回過頭來問自己:社會學是什麼?卻又答不出來,但不可以因為這個問題就停滯不前,我要帶著這個問題往前走,再去學習,慢慢拼湊社會學的樣貌。 作為教育科系的學生,我也帶著第一堂課老師問我們的問題「教育是什麼?」不斷往前,慢慢拼湊出理想的模樣,然後再朝著這個理想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