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談先有世界觀才有人生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數學依然存在。因此最後回到了一元論,也就是心靈,在心靈世界中包含了物質世界。


曾經,我是一個唯物論者,認為靈魂如同肉體,在死亡的那一刻便一併消逝了。因為我很難能想像,在宇宙至今145億年的歷史當中,我既不存在於我出生之前(說得精確一點是有意識之前),又不存在於我死亡之後。若心靈世界包含了物質世界,那麼死亡不過是另一種心靈存在的狀態罷了。我認為我是一直存在的,甚至宇宙誕生之前就存在了,並且我是超越時空性的「意義」存在,只是那個我沒有軀體、沒有記憶、沒有語言、沒有情感。那麼會是什麼呢?難道就像我們在想像原子筆是什麼感覺的感覺嗎?那就是什麼感覺也沒有的感覺,甚至連想都是多餘的。我們無法想像心靈在超越前結構的存在,也就是我們無法想像任何東西是完全去脈絡的存在,但或許能夠想像沒有記憶會是什麼樣子。


從失智症與某些大腦受到切除的實驗來看,海馬迴是儲存記憶的地方,海馬迴若受損,我將分不清時空、分不清過去的時間次序,但這並不表示我將被去脈絡化,因為至少現在的我還是與文化、語言、環境、他人等產生「關係」,但差別在於,我無法再區辨記憶在時空中所發生的次序以及喪失某些記憶。所以可能在我眼中,已經50幾歲的兒子不過是個小孩或是陌生人。活在沒有記憶的世界是什麼感覺呢?沒有了記憶,便打破了時間線性發展的方向性,我的行為將不再受到記憶所導致對未來的想像而產生,我的動機將無權屬於現在的,如同黑格爾認為:「集體先於個體存在。」我在別人那裡,我由別人定義,我的存在意義,不過是與這集體社會產生的一種關係。


什麼是打破時間線性發展的方向性呢?時間不再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嚴格說是不再有過去與未來),時間是沒有方向的、也不是循環的,它是不斷變動的、不可被概念化的存在,如同老子說的「道」。事實上即便有記憶,記憶存在的感覺也彷彿如同故事一般,片段的、意義的、以及受到現在的我與社會的情緒、價值、文化等影響而詮釋。似乎也並不存在百分之百、毋庸置疑的記憶,因為記憶是個人的、意義的、獨特的存在,我永遠無法看見別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但是我能夠決定我的世界可以是什麼樣子,我能夠賦予我的世界存在的意義,從意識的行為之中。 


世界是什麼樣子呢?在全球化、科學知識掛帥的今天,每個人的世界觀逐漸趨於一致,這代表的是文化、語言、價值的一致,其背後更是由龐大的商業結構、政治結構所組成,控制著、洗腦著我們的行為。但是每個人的世界觀應該是不同的,都是有價值的,世界其實並非客觀的存在,一切皆是主觀判斷後的結果,即便被認為是客觀的科學,客觀到與自然完全脫離只存在於實驗室的科學,其科學結果的詮釋、或為什麼會想研究某領域問題,也必然是受到自我內心傾向的影響,而這之前還有龐大的前結構存在(文化、語言等)。


所以世界不是客觀的,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世界皆是自我獨立的、不斷變動的,而對於自我世界觀的理解,便會影響我對於人生的詮釋。現代詮釋學之父、德國哲學家史萊馬赫說:「詮釋學的普遍性便是讀不懂。」我們永遠無法讀懂他人的心靈,而僅能夠透過語言、藝術去「接近」心靈。在不斷詮釋的過程中,人生的意義便逐漸展開。有一種感官是意義,它也能夠形成經驗,雖然經驗形式的意義是具時空性的、限制性的存在,要想讓意義接近完整,唯有不斷的打破概念的框架、打破既有的世界觀,並不斷自我否證、自我批判。我們永遠沒辦法改變我們的前結構,但是我們之所以是自由的原因在於,未來有不同的可能,而這便是詮釋自我意義的所在。

2017/5/20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索羅斯(George Soros)出了名的是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躁。1930年在匈牙利出生的索羅斯,是一位金融家,他創立了「量子基金會」;是一位慈善家,創立了「開放政府基金會」;但他更是一位哲學家,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師承科學哲學大師─卡爾波普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關於失戀、分手,我們常常會說:「下一個會更好、下一個對象會更適合自己。」但是,憑什麼下一個會更好?我們之所以相信未來會更好或下一個會更好的理由,到底只是一種生存式的期望,還是我們真的從過去學到了些什麼?而這個「什麼」或許是一種經驗、一種感覺、一種自我知識上的成長,使得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擁有更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索羅斯(George Soros)出了名的是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躁。1930年在匈牙利出生的索羅斯,是一位金融家,他創立了「量子基金會」;是一位慈善家,創立了「開放政府基金會」;但他更是一位哲學家,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師承科學哲學大師─卡爾波普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關於失戀、分手,我們常常會說:「下一個會更好、下一個對象會更適合自己。」但是,憑什麼下一個會更好?我們之所以相信未來會更好或下一個會更好的理由,到底只是一種生存式的期望,還是我們真的從過去學到了些什麼?而這個「什麼」或許是一種經驗、一種感覺、一種自我知識上的成長,使得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擁有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第一本接觸的哲學家著作,是笛卡兒的《沉思錄》,知名的「我思故我在」名言,便是出於這本書。 內容看起來簡單好懂,篇幅也不長,感覺適合入門新手,但後來又看了數遍,覺得要透徹理解還是有些難度,需要有點耐心。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Thumbnail
「意識」,生命最基本的核心。如果祂有話跟我們說,祂會說什麼? “意識”自己現身說法,讓我們來聽聽祂是怎麼說的。
Thumbnail
第一本接觸的哲學家著作,是笛卡兒的《沉思錄》,知名的「我思故我在」名言,便是出於這本書。 內容看起來簡單好懂,篇幅也不長,感覺適合入門新手,但後來又看了數遍,覺得要透徹理解還是有些難度,需要有點耐心。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