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廖繼春,1962,淡水江山風景

廖繼春,1962,淡水江山風景



何謂成人教育?若依《民法》12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即具有完全之行為能力,能獨立行使有效的法律行為」成人教育便包含了大學教育(高等教育)、非職業性和非正式的教育等,成人教育與義務教育有何差別?又什麼是成人教育的預設與目的呢?成人教育有可能被解構嗎?


成人與中小學生有什麼差別呢?除了生理上的差別外,成人教育並非義務教育,因此在學習動機上有更多自動自發的成分,雖然也有考試,但是卻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例如:上台報告),而學習的目的也各有所不同,從過去以升學為目標轉為將學習與生活、興趣結合,因此內容上亦較普遍式的義務教育更為廣泛與專業。


成人教育的目標─以淡江建築系為例


成人學習各有目標,但學校卻不能沒有目標,查淡江建築系的教學方向:「本系之教學目標為透過訓練學生對人類生活內涵、活動行為模式、空間組織解析三者結合之嚴謹思考邏輯,追求人類環境之創造與設計,並能融合人文、技術、美學三者。教學目標亦涵蓋培養學生於五年之教學訓練過程中,能有專業素養與技能因應畢業後之建築專業服務能力,同時兼具更進一步延續對學術研究領域之探討能力。」人文與技術其實都包含者美學(德),若把建築系換成室內設計或設計相關科系,其教學方向也八九不離十;在以設計專業為取向的科系,設計的結果終究要回歸到「人」,人的使用、人的感知、人的行為。,其目標便歸結為─「人文教育如何利用建築技術實踐」的問題。


對比中小學義務教育的3大預設:(一)教育能夠發現潛能、並能發展才能。(二)教育是有真理的、標準的。(三)教育是讓人進入社會後能夠成為「資源」(好用、有用)的。成人教育(建築教育)同樣有實用(技術)主義的色彩,但成人教育是否還有潛能不潛能的問題?建築系擋修的制度,是否是要淘汰不適合念建築的學生?而不適合念建築是沒有建築才能抑或是對建築沒有熱情?若有才能但沒熱情算不算適合?反之,有熱情而沒才能算不算適合?或者並非才能與熱情的問題,問題就只是學生這學期的平均,在各個老師的充分討論之後所做得決定,亦如科學專家團體決定了何謂科學,老師決定了學生適合與否。但若建築教育無法讓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是目標太完美還是學生太不完美?答案呼之欲出。建築教育的目標是一個方向,是一個做為「人」之後可能的方向,在成為建築人之前,首先要先成為「人」。


從淡江建築50年的歷史,學建築不做建築已經不是新鮮事,不做建築不表示不適合建築教育,也許恰恰反映出建築教育某部分的成功,它讓學生有了自我發展的可能。但在這學非所用才是主流的今天,是否各個科系學生自我發展都代表著成功?那還必須看是否有顛覆掉「唯一」的真理觀,及學習「無用之用」的價值。


在建築系公開評圖及每周兩次密集一對一的設計教學中,師生間開放式的對話是否有打破唯一、標準的真理觀?既然是在建築系的大屋頂(框框)之下,建築設計課必然是在建築的脈絡上談設計的。雖然說沒有唯一的設計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程,讓學生在建築系畢業時,有了思考上的建築結構(基礎),如何使用建築語言,才是建築系無用之用、潛移默化學生一輩子的東西。


語言是一種思考方式,或說我們沒有辦法脫離語言去思考,因此學非所用並非表示丟棄了建築語言;相反的,我們無法完全脫離建築語言對我們(建築人)的影響。建築教育學習的是建築語言,而非一般所認知的,學習成為擁有很好建築技術,能夠設計很好使用空間的建築師。當然,建築技術是某種建築語言的實踐,但建築語言更重要的是,我如何透過學習建築來成就自我、成為一個「人」,這便是建築的無用之用。


何謂解構式的建築語言


我們如何學習建築語言、使用建築語言或區別建築語言?學習建築語言讓建築人在溝通之間有了趨近一致的想像,如同一般人在談論建築與建築人談論建築的角度不同。建築語言既然是語言結構的一種,那麼是否可解構?


依德希達(J. Derrida, 1930-2004)的解構主義,建築語言的文字(建築元素)必然也指涉了背後的「使用」意義。這邊有個設準(Postulate),便是「建築無法避免以人為中心,有人才有建築的可能。」因此,我不談無法被人們「使用」的建築,包含建築藝術、無法被使用的空間等。建築元素與使用的關係,不是先有建築元素才有使用,建築元素不是為了使用目的而存在,建築元素的目的就是建築元素本身。因為我們先學會使用才學會如何設計建築元素,建築元素的使用直接反映出使用者對建築的認知,而建築元素則是建築師認知的缺席(作者已死)。但既然使用如此重要,為何經典建築卻又是跨時空、歷史的流傳(照片、圖說、文字等)?而非是最好使用的建築被保留下來?使用沒有一定的方向,今天在客廳或臥室都可以睡覺、在任何地方都能夠上網,使用者的活動與活動之間可以是不連續的、斷裂的,如突然上網上到一半一陣睡意襲來便睡著了。但建築元素是有方向性的,它有明顯的形式與機能,並且建築元素是連續的、無法斷裂的。


相較於使用,似乎建築元素是較為次要的,因為使用無所不在,而建築元素卻僅發生在建築之內,依解構主義反二元關係的主張,必欲將建築元素提升至主要的、根本的、原初的;主張並無任何建築元素以外的使用(意義),使用(意義)僅是建築元素彼此間的差異所形成的;建築元素還可被任意地從原來的脈絡脫離、置放於任何新的脈絡、並形成新的使用(意義),使用(意義)可無限產生。使用的易逝性、建築元素的可重複性,重複中又帶來非同一性,帶來偏離及改變,如同我們每一次理解都與上一次理解有所差異,重複性非永恆不變的同一,而是展現變化與差異。延異與差異(différance vs. difference)在使用上無法區別,唯有作為建築元素才能區辨;如同上網的活動無法反映、區辨建築空間的不同,建築元素間的差異即是「延異」,延異具有雙重含義,時空之延宕與歧異;時空之延宕即時間的延宕及空間的間隔,歧異即差異。簡單說延異是具有時空性的歧異,延異是不存在的,因為延異並非「當下」的存在,延異在存在與缺在之間,主張所有事物無存在及任何本質,因此有了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使用(意義),而延異成為任何使用(意義)的可能性條件。


結論─建築教育的成功便是體認到人的差異與理解的可能


解構式的建築教育不是不談建築語言,而是解構以人的使用為中心的建築觀,將建築元素提升至主要的、根本的、原初的。建築語言僅是結構的一部分,因為我們還受其它結構(文化、歷史、語言等)的影響。回到建築教育的目的─「利用建築技術實踐人文教育」,應改為「利用建築語言實踐人文教育」;語言沒有孰優孰劣,沒有說建築語言一定優於土木語言、室內設計語言,語言的功用是用來溝通、理解,進而化解差異。而建築教育的成功與否,便是學習、體認到語言間的差異,進而產生相互理解及寬容的可能,而這便是成人教育目的及與中小學教育的差別所在。總結成人教育的三大預設便是:(一)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二)學習、理解讓差異成為可能、(三)人不是資源(工具),而是目的,人與禽獸的差異便是體會無用之用的哲學,一種在有限的時間中,存在於永恆與有限之間的可能,而那便是自我超越的所在。

2018/7/1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社會教育的定義及其與終身學習的關聯,並分析青少年在社會教育中參與的動機。內容涵蓋了社區營造並介紹「社造30新點子行動」的活動計畫,鼓勵學生認識社區及推動創意提案,藉此增進自身的實踐經驗及服務學習時數,讓青少年能在社會教育的框架下有效地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混齡教育是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同一個空間裡接受指導,那麼這樣的安排是福是禍?對老師跟孩子來說又是該如何應對?看看世界各國有實施混齡教育的理念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社會教育的定義及其與終身學習的關聯,並分析青少年在社會教育中參與的動機。內容涵蓋了社區營造並介紹「社造30新點子行動」的活動計畫,鼓勵學生認識社區及推動創意提案,藉此增進自身的實踐經驗及服務學習時數,讓青少年能在社會教育的框架下有效地成長與學習。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混齡教育是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同一個空間裡接受指導,那麼這樣的安排是福是禍?對老師跟孩子來說又是該如何應對?看看世界各國有實施混齡教育的理念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