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單車旅行哲學

raw-image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何單車旅行(why)?曾經夢想騎單車環遊世界,2010日本單車旅行回來後,旅行的重心轉為登山,後來又因畢業、當兵、研究所、工作、家庭、疫情等因素,越來越少長途旅行,不管是單車旅行、登山(上次登大山已是退伍後的2014)或出國(上次出國已是2019)。這次的單車旅行又讓我墜入記憶,喚起旅行的感覺;即每天不斷向前、越來越接近目標、一步一腳印、充滿新的、希望的、未知卻又充實的感覺。


  這是單車旅行的魅力與危險所在,它讓人遠離原先的生活(人事物),讓旅行成為生活的全部。當初在日本48天沒帶手機或筆電,只透過電話與網咖報平安,彷彿遺世獨立、與世隔絕。然而,這種生活是可持續性的嗎?


  當旅行成為一種日常,旅行也就喪失了它不同於日常的獨特性。旅行中不斷看見新的風景、遇見一面之緣的人們,與人、土地皆快速的分分合合,便無法培養可長可久、深刻的關係;不管是對人或土地,這種蜻蜓點水式的生活,在內心雖然還是有留有漣漪、留有許多值得分享的故事,如:在神戶港遇見身穿洋基40號球衣的台灣人,最後獲得免費一晚的收留。然而,卻難以作為延續、創造新經驗的可能。雖然在回國後有聯繫一陣子,如:加FB或寄賀年卡,如今已不再聯絡。單車旅行的記憶像是被鎖進箱子,彷彿與現在的生活沒有關係。而唯有與人、土地培養深刻的關係;即透過不斷來回於自我行動與思考的關係,如此的經驗才是具有延續、創造性的。


  接著,何謂單車旅行(what)?單車旅行之於我的意義是什麼?以前一個人的單車旅行,為的是將故事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放到最大,永遠不知道下個轉角會突然看到什麼或遇見什麼樣子的人,如:之前在台東大武原本想搭帳棚睡覺,最後卻被熱情的居民請進去房裡住(剛好有空房間);或是在日本時有卡車司機停在突然路邊,為的是拿咖啡請我。旅行中迷路了也不必慌張,因為我知道我還在旅途中,即便在時間內繞遠路也沒關係,如:當初為了朝聖金澤21世紀美術館,特地從名古屋上切至金澤。如同人生,沒有任何路是白費的,真正的白費是沒有走過。


  旅行的溫度除了回憶的溫度,還有做為幫助下一個人與自我踏出舒適圈之動力的溫度。人生追求的不是他人看過的風景,而是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現在這種沒有手機就彷彿殘障的智慧旅行年代,與過去的智障旅行(相對於智慧型手機與智障型手機)的最大差異在於,旅行的重點從自己轉向他人。智慧旅行讓每個人都看到同樣的風景、吃著同樣的美食、排著同樣的隊伍、拍著同樣的照片。然而,旅行不是為了與他人分享,而是與自己分享。透過冒險、短暫跳脫自己既有的生活,回望、思考既有的生活,以創造更理想的生活。如:在日本旅行時,雖然早睡早起,每天還是會留時間給自己寫寫日記或自問自答,回首自己的過去,不管是今天剛發生的事,或過去已發生許久的事,透過自我的對話,聽見內心深處的聲音,從而更堅定、明確地邁向未來。


  最後,如何單車旅行(how)?除了說踏出去就成功一半的廢話之外,古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然而,若行前未讀書、未做功課,旅行淪為走馬看花,便難以作為延續、創造自我的可能。對我來說一趟出去的旅行有三次:第一次旅行是行前規劃時;腦海中先對這次旅行有一初步的想像。第二次旅行是實際行動時;享受各種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三次旅行則是沉澱回憶時;上坡時看著自己的影子、聽著自己的換氣聲時,腦袋是放空的,頂多心理咒罵幾聲,旅行結束後,回到家靜下心來將回憶轉為滿滿的能量。


  這次單車旅行的獨一無二有三,第一,第一次與內人單車旅行,且平均一天騎75公里。第二,平日在辦公室穿長褲上班,小腿慘白且體能逐漸下降33歲,回來後有黑一點及持續復健中,印證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不是不會做,而是要花更多時間、金錢做(騎好、吃好、住好)。第三,疫情下的單車旅行,除了口罩濕了又乾乾了又濕與許多餐廳無法內用外,並不影響行程,警察杯杯一樣好心的讓我們借廁所&借水,期望旅遊業與餐飲業能度過這波疫情寒冬,讓單車的聲音持續回盪在大街小巷。

2021/9/2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