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頂的故事》(Brunelleschi's Dome: The Story of the Great Cathedral in Florence)於2000年出版(英),作者為加拿大歷史小說家羅斯・金(Ross King, 1962年7月16日—),中文版於2002年出版,內容圍繞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the Flower)的圓頂建築師菲利波・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年—1446,下稱布魯內);從獲得競圖、施工到竣工的故事。事隔21年,今年再版,對照建築產業憂慮被AI取代的今天,本書提供了當時建築在競圖、結構、施工、管理及設計與施工的辯證等五方面的反思,並讓人得以再次沐浴在那建築師、科學家、哲學家與戰士(參與戰爭)集於一身的時代。
第一,競圖方面:不同於現在競圖「全包」的模式,大教堂的圓頂並非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而是分段競圖、分段施工;大教堂於1296年奠定基石,設計師兼原建築師為坎比歐的石匠師傅,當時對圓頂僅有輪廓的設計,未設計其結構。鐘樓由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 1267—1337)設計,1334年施工,於1359年竣工,歷時25年。圓頂則於1418年競圖,由金匠兼鐘錶匠布魯內設計,1420年施工,1436年竣工,歷時16年。圓頂完成後,其上的燈籠亭更出自某位女設計師之手(未留下名字),於1446施工,1461年竣工,歷時15年。
由此可知,在以人力為主的時代,建築如同手工業,需慢工出細活,成品卻也歷久彌新、堅若磐石,如:佛羅倫斯歷經1510、1675、1895年的地震,圓頂皆未損傷;且因營建時間長,往往非單獨建築師所能完成,而是一棒接一棒的延續。接續者的挑戰與責任,除了讓設計與結構具有一致性、相容性外,如:圓頂建立在八邊形上,但原建築留下的是不正的、沒有中心的八邊形,布魯內的挑戰便是讓八邊形收在同一個點;更在於增加建築功能的豐富性,如:燈籠亭促進通風,亦透過青銅盤的基座,讓光可折射至地面。另競圖不只限於建築設計的競圖,亦有施工「設備」的競圖,如:圓頂竣工後,為燈籠亭徵求「將重物搬運至大圓頂」的機器模型競圖。而在圓頂競圖時,亦同時徵求起重設備的模型。
第二,結構方面:當時尚未有靜力學,大教堂的圓頂,其高度與跨度至今仍為世界之最,關鍵在於具開創性發明的結構。當時義大利建築師鄙視哥德式的飛扶壁(Flying buttress)結構,佛羅倫斯甚至禁用飛扶壁,多年後西班牙建築師高地更稱哥德式大教堂的飛扶壁為「不幸的拐杖」。但飛扶壁的主要功能為抵抗圓頂重量造成的外推力,若不用飛扶壁,如何抵抗基部向外的水平應力?同為圓頂的萬神殿提供了方法;即圓頂厚度上薄下厚,由頂部的不到1.5公尺擴充至2公尺的基部,並以花格鑲板裝飾內部,及利用浮石和空瓶等材料減輕重量。然而,大教堂的圓頂遠比萬神殿的跨距更大、更高,除了材料上的輕量化外,如:磚塊或泉華石(火山灰形成,質輕多孔的石塊)。其造型並非半圓,而是在八邊形的基座上交會的「五分之一圓」,且採雙殼設計(內殼平均厚度1.8公尺,外殼較薄僅平均0.6公尺)。一方面,「五分之一圓」可增加高度,並以尖拱代替圓拱,減少基座的水平應力;另一方面,在圓頂所有可能發生斷裂之處,植入一組石製或木製的「鏈條」(圈梁),作用如同木桶桶板透過鐵箍抵抗水平應力、避免桶板散開的「桶箍」。該「鏈條」並非水平鋪設,而是成某一角度傾斜,越近頂端越斜(最後幾層甚至以60度的陡角向內傾斜)。
第三,施工方面:一方面,八邊形的大教堂圓頂,分別由八組石匠負責,其挑戰在於,如何讓八面牆、八支長度各超過30公尺的拱肋,在頂部接合?避免如雙向施工的隧道鑽掘,最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未對接。關於圓頂如何對接,至今仍是個謎,可能的方法之一為,在精確地決定圓頂的中心、並做上記號後,從中心由下往上向逐漸縮小的圓周各點拉展繩索,讓各邊能保持在同個水平與中心上。
另一方面,圓頂如何在沒有拱鷹架、支撐架的情況下施工?拱頂支撐的競圖方案中,有以木製拱鷹架支撐,或以91公尺的土堆支撐(有委員笑稱應在土堆中混入錢幣,到時讓民眾協助移除)。大教堂先前設計以拱鷹架支撐,然而,缺點是壓縮了石匠的活動空間,且其尺寸將隨著圓頂成為史無前例的巨大建物,而所需的龐大經費與木材用量,更讓總建築師邦寇在尋找木材來源的途中去世。另施工後如何移除及拆除的時間點也是一大問題;移除方法上,當時最常見的是將中心鷹架支柱置於裝滿沙子的酒桶,拔去酒桶塞讓沙子流出,以緩慢地降低木架高度後移除。而拆除的時間點上,若太早拆,灰泥尚未完全硬化,拱頂強度不足,但若太晚拆,鷹架木料可能因潛變而變形,造成石材移位。最後,布魯內提出不需使用拱鷹架的做法;即透過每一環層的石材形成自我支撐的水平拱架(鏈條),並以人字形、魚骨形(spinapescie)的磚塊排列,使整個環層在尚未完成、灰泥未乾硬之前,透過分割成一段一段的磚塊成為自我支撐的水平拱,抵抗地心引力的內拉力(圓頂共需400萬塊磚,一塊磚須風乾兩年後才能入窯燒製)。
第四,管理方面:當時施工期程長的原因,除了慢工出細活外,更常因鼠疫、戰爭或政治因素而停滯,如:1401年初,因佛羅倫斯與米蘭敵對,大教堂的石匠被徵去強化城堡城牆。或1419年1月,因教皇抵達佛羅倫斯,將停留20個月,大教堂的石匠和木匠被調派到新聖母瑪莉雅教堂,完成供教皇居住的套房。且當遇到宗教或節慶,亦須停工,如:在安息日與宗教節慶期間,所有的行業都禁止上工,僅有負責澆灌石材、使之保持濕潤可塑的工人例外。而一名全職勞工在扣除宗教、節慶與氣候的影響後,一年約可於圓頂工作200天。
大教堂圓頂的施工環境,在離地將近52公尺(17樓)的空中展開,考量工率及避免工人偷懶,教堂工程處1426年下令一整天都不准石匠由圓頂下來;又在空中為避免石匠往下看而懼高,在拱頂內部建了一座「陽台」;另高空作業安全方面,除發給石匠皮製安全帶外,亦規定喝的酒必須摻1/3的水(當時孕婦飲酒的濃度)。額外的好處是,可以捉鴿子加菜(肉對工人而言是罕有的奢侈品,只有週日能吃)。
第五,設計與施工的辯證方面:當時的建築師不能只懂設計,甚至多為「通才」,布魯內除了是金匠、建築師,更是可媲美達文西的發明家。本書亦提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建築理論家、作家、詩人、哲學家、密碼學家集於一身的萊昂・巴蒂斯塔・阿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建築不僅止於設計,或者說建築的目的不是為了設計,而是為了實踐設計;即透過施工讓紙上建築成為真真正正的建築、誕生建築的生命。故建築師需兼顧設計與施工,自然需具備材料、施工、結構、管理等相關知識,如:圓頂施工需吊掛砂岩梁和大理石塊等建材,每根砂岩梁約重770公斤,除了需最長(近183公尺)、最重(逾450公斤)的繩索,更需要在垂直向度外具有水平向度的吊放功能。布魯內為了解決現場施工問題,特別發明了以獸力取代人力的「牛吊車」;利用可逆齒輪,功能類似離合器,可使兩只齒輪與大鼓機輪連接或分開(換檔),讓帶動齒輪的牛可不必卸下牛軛、掉頭。又為解決水平吊放的問題,布魯內發明了可水平移動的「城堡」;在牛吊車將石材運至工作平台後,接著「城堡」利用水平螺桿,將石材運抵目的地上方,再調整鬆緊螺旋扣,使石塊下降至定位。施工期間,吊車每天平均起吊50次,約以每10分鐘一次的速度吊運,為避免繩索因摩擦生熱著火,需時常澆水。
沒有設計就沒有施工,相反的,沒有施工亦沒有設計(缺工缺料減少施工亦導致設計的減少)。透過設計與施工的辯證,一方面藉由施工讓設計得以落實;另一方面,則藉由施工快、狠、準的解決現場問題所累積的實務經驗,讓設計有更多的可能與想像。在那科學尚未普及、建築尚未分科的時代,意想不到的創造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圓頂,宛如重建了通天的巴別塔,除了靠先人的傳統智慧、眾人的通力合作,更仰賴實務經驗;即不斷試錯的精神。
綜上,早期建築系多隸屬於工學院而非設計學院;將建築視為一種工程。英文工程「Engineer」源自兩個古老的希臘字「en」與「gin」;「en」代表「在……裡面」,「gin」則是「創造」的意思,合起來即是「在創造裡面解決問題」。透過本書,反思建築在競圖、結構、施工、管理及設計與施工的辯證等方面皆是一場場「在創造裡面解決問題」的「實驗」。目前《建築師法》雖規定開業建築師的業務包括施工中的監造,但實際至現場監造的建築師有多少?在專業分工下,建築師的專業亦逐漸分出,好處是分散風險,然而,卻喪失了以材料、結構、管理思考建築的可能;建築師不需要是通才,但好的建築師必然是通才;當建築師能夠成為關鍵問題的發現者,才有可能成為解決方式的發明者。
建築作為一個整體,設計離不開施工;設計問題離不開施工問題,反之亦然。設計問題不只是基地調查與業主需求的設計問題;即在冷氣房內、理性的、理想的、封閉的、靜態的想像問題。施工問題亦是一種設計問題;即在大太陽下、理性計畫之外的、偶然突發的、開放的、動態的實務問題。哲學家康德在探討感性與知性時,認為:「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沒有概念的直觀則是盲目的。」同樣的,無法實踐的設計是空洞的,沒有實務經驗的設計是盲目的;唯有理論與實務結合才能產生「建築」。
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