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第二天,好像才是一切的開始,拿掉無痛、拔掉導尿管,真正開始自己面對所有的事情。
伴隨著12針縫合的會陰疼痛與陣陣宮縮排出惡露的子宮,今天的行程大概是吃六餐、手動擠奶5次、親餵3次各30分鐘、各種科別醫師問診(兒科、心臟科、兒童骨科、婦產科)、泌乳顧問衛教、護理師親餵協助、使用坐浴盆5次、聯絡勞保局、簽保險同意書⋯⋯我完全沒空打開Candy Crush 或任何小說(?)
這還是在有醫護人員協助的環境中,不然應該還要自己全時照顧小孩、訂餐、收送餐盤、送擠出來的奶、接送小孩出入嬰兒室、辦戶口、簽各式文件、消毒打掃、洗沾血的衣服⋯⋯blabla好多事情。
今天好像一個大型專案運作的過程,只是這個專案本人有點難以預測。
例如兒科醫師帶來的兩個消息,一個是今天黃疸較高,依賴機器照光,無法自己決定母嬰同室時間,推回來房間最多每次半小時;一個是樂多血液中的發炎指數較高,需要打三天抗生素(再觀察沒過可能是五天、七天),勢必比我們晚出院⋯⋯
當下自己在病房面對這些胡思亂想,本想著打給朋友聊聊天舒緩,沒想到馬上就講哭了,雖然沒有執念,但仍有許多新的事件衝擊著我,需要面對、感受、思考。
又例如雖然樂多已經可以拿掉呼吸管,但還要觀察穩定才能母嬰同室,這個消息緊接著下一個來的是泌乳顧問,非常專業且沒有給壓力,但全親餵的條件限定實在太多:把握十天的泌乳機轉、跟小孩的磨合、現在的手動努力⋯⋯
在不知道何時能母嬰同室的狀況下,頻繁手動擠奶成了唯一能做的事,卻不知道樂多什麼時候能夠吃得上奶、一開始「不夠」又要花多少時間掛在身上才行?
總之總之,最後所有的憂慮還是都在樂多能來房間後緩解了。
第一次把孩子抱在手上,產婦本人我就情緒化哭出來了,雖然當下沒有什麼在思考,但情緒就瘋狂湧上來,反倒是樂多非常冷靜,完全沒有哭,看著他小小的右手打針瘀青,另一隻手目前有靜脈留置針也接點滴,就覺得很心疼,要一直召喚自己產前的心態建立——
人生很長,這堂旅程我們一起慢慢走、認真看。
才能勇於接受各種評估、數值、描述、意外,才不會掉進「會不會是我⋯⋯所以你才⋯⋯」的自責漩渦;
後面三次護理師在詢問是否親餵後把樂多推來房間,我非常專注在眼前軟軟的、有點陌生、還不太會含乳的小生物,在他「哭餓」的時候冷靜一起嘗試找到對的姿勢,觀察他每天長得不太一樣的五官(沒寫名字可能會抱錯的新生兒們),只要跟他待在一起,時間就過得很快,手也酸得很快,忍不住浮誇花式讚美,書上寫什麼都忘光光XD
今天先生也去戶政事務所,換發得到一份新增家中長男的戶口謄本,我們樂多正式成為台灣人口之一,是個擁有F開頭身分證字號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