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性別歧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撰寫者:江嘉云

一直自認自己是個沒什麼性別歧視、性別偏見的人,今天的課程卻讓我發現那只是我以為的沒有。即便體育測驗時我會陪跑男聲組的項目、有需要體力活的時候也不會認為這是男生應該承擔的工作,但在老師拿出跟其他男性老師爭執的內容時,我絲毫沒有體察到任何性別歧視或偏見!想不到對男性下意識的保護姿態(又或是英雄主義),我是完全無感的……不,應該說,視為「理所當然」。

之後提到的關於歷代木蘭詩與敘寫內容中所呈現的女子最終結局也令人悵然,也許是同樣身為女性,而接受了比古時候更開明的教育之後,對於一個人的成就居然會被性別否認,感到不勝唏噓!然而,身處於這個應該「性別平等」的社會,又真的有做到平等嗎?回想過年回家時,長輩們對表嫂一聲疊一聲催促生孩子的發言,毫不顧忌在婚前她也曾和表哥一樣是未來一片光明的高材生、擁有一番夢想與事業,而是一味的要求她做到所謂身為妻子的「責任」,即便她的薪資比表哥高、即便她的升遷機會比表哥多。一直以體貼妻子而有好名聲的表哥,卻對這一場景不聞不問,彷彿本該如此。我看不下去想為表嫂說句話,卻被長輩們一聲「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插嘴」和類似關於找對象的逼問擋了回來。

這些人,明明是談到自家兒女時,聲稱不會拘泥於社會性別角色的人

我忽然就想到了前陣子看的網路小說,故事很簡單、稱不上有什麼教育意義,但我記得女扮男裝在娛樂圈打拼多年的女主角在獲得影帝殊榮時,公開自己性別,並說「希望以後所有成功的女性藝人不再稱為影后,而是影帝。我們不應該依附他人而生,應該成為自己的主宰。」這句話真的觸動了我:是啊,好多時候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都陷進了性別偏見的圈圈,比如女性警察在出現在新聞上時會改稱為女警、婚後被稱為太太…好像處處都是習以為常的偏見。

但反觀男性他們的生活也充斥無處不在的偏見,像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歌手毛不易,在他的出道節目第一次登場時,評審團特別說出「居然是個男護士」的這種言論,再比如知名設計師吳季剛因為男生不可以玩洋娃娃的偏見而有過一段低潮。

我想,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是性別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的受害者。

另外關於名片的一些感悟,小時候跟父母去過大溪的台南虱目魚肚店,第一代是一位女性老闆,當時她已經有孫女了,在第一次去用餐結帳的時候她十分熱情,一直希望我們能夠收下她的名片,聽著她連聲說著「偶有名片」年幼的我實在不解她為何在這句話之下會透露滿滿的自信與驕傲,時至今日才明白那自豪感是源於對自己擁有事業與社交需求的驕傲,對於她那樣年紀的女性是多麼難得!

最後補充對工作坊的一些…零碎心思嗎?www我其實還蠻訝異會有人記得我的提案,也許是從小到大絕大多數的決策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被否決、忽略或是嘲笑,今天忽然有人要我深入想想……有點措手不及,但好開心!w

我在想,要是讓對話兩邊的人隨機抽取不同顏色的色卡進行配對,然後色卡上提供可以參考的話題會不會比較好進行?還是說,可以像是隨機播放一段謎之音引導話題進行?有點不確定了www

avatar-img
6會員
39內容數
2016年夏天,傳奇講堂開始著手啟動一系列的「暢談國文」計畫,希望透過創作與行動,讓更多人相信文學其實很美、很好玩。透過實際體驗參與,翻轉對於國文枯燥乏味的刻版印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暢談國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的港劇《新聞女王》中的許詩晴,不避諱談及自己利用美貌、身體換取利益,也以此為傲。但很有趣的是她並不是以菟絲花自居,而是以自己懂的利用優勢為榮。
在一系列「才女」群像刻畫的同時亦描繪對「才女的恐懼」的男性心理,是否男性在愛情的抉擇中,其實害怕自己在「女強人」面前顯得平庸呢?
前陣子的港劇《新聞女王》中的許詩晴,不避諱談及自己利用美貌、身體換取利益,也以此為傲。但很有趣的是她並不是以菟絲花自居,而是以自己懂的利用優勢為榮。
在一系列「才女」群像刻畫的同時亦描繪對「才女的恐懼」的男性心理,是否男性在愛情的抉擇中,其實害怕自己在「女強人」面前顯得平庸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對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以及對自由與性別等同的看法。作者分享了一些觀察和感想,認為社會學概念應該要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表現自己的進步,指出有些自稱feminists或性平支持者的人缺乏真正關心社會議題的意圖。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不使用「男性/女性」、「陰柔/陽剛」、「異性戀/同性戀」這些二元架構會讓許多論述難以推展,但去使用這些二元架構,卻又讓我覺得抽象且偏離事實。這並不是在說,社會中有少數人不能被這樣的框架來涵蓋,我們必須去想到與尊重這些人;而是在說,每個人都是異質的,每個人都不該被這樣的框架涵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臺灣在性別平等上取得了很多進展,但仍然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落實這個目標。瞭解性別平等的過程讓作者體會到反身性的重要性,同時也學會了更多包容與理解。然而,作者認為階級與環境因素仍然是影響性別平等的重要關鍵。文章以作者的觀察和親身經歷著重於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