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從罹癌院長變抗癌名醫!醫師5招抗癌飲食抑制癌細胞生長

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raw-image

編按:曾經熱愛登山、體能極佳的蔡松彥醫師,在2014年確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儘管積極地接受治療,卻還是逃不過復發的狀況,後來靠著飲食養生、運動保健,以及最重要的正確心態,讓他的人生下半場出現了不同的轉折。而8年過去,蔡醫師的癌症再也沒有復發,更靠著親身經驗與輔導的癌症、慢性病患歸納出「五維一心」的療癒方式,養出逆齡、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健康。


【早安健康/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 

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


速食時代、美食當道,生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很容易就吃進許多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肥胖、體重過重的問題跟著產生,增加罹癌及慢性病的風險。碳水化合物中除了纖維素人類無法消化吸收外,其他的多醣(如澱粉)、雙醣(蔗糖、乳糖及麥芽糖)及單醣(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都是糖分的來源,也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之一,現代人因為活動量少,攝取過多的產糖碳水化合物,往往消耗不完,人體的本能會將其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日積月累,就成了胖子,這也是現代人容易肥胖的原因。


要養生、防疾病,務必讓自己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食物,不要再吃太多、吃太甜、減少食用煎炸燒烤等食物,才能保持健康體位,不讓疾病找上你。


亞洲胖胖國冠軍


臺灣現在是亞洲最胖的國家,根據國健署的調查發現,2016-2019年成人過重或肥胖者,高達47.9%,男性近半肥胖,女性有1/3、兒童有1/4過重與肥胖比例。國人十大死因中,高達八項與肥胖有關,包括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肝癌、攝護腺癌等癌症、心血管疾病,也包括腦中風等,研究亦顯示,肥胖會增加感染COVID-19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肥胖真的不是福啊!


檢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是否過量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攝取了適當而非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計算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讓自己的BMI最好保持在22左右,18至24之間都是可接受的。如果超過24,基本上已是體重過重,就要注意了。另外一個更簡單的方式是看看自己的腰部,如果穿褲子,腹部有多餘的油脂超過腰帶,通常就是過重了,應開始節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


我的營養調理──以低醣生酮飲食為主軸


根據 2011 年 Rainer J Klement and Ulrike Kämmerer 在《營養與代謝雜誌(Nutrition & Metabolism)》發表回顧性的探討中,揭示若系統性的減少碳水化合物(CHOS)攝食量,能抑制或至少延緩腫瘤出現,以及讓已經存在腫瘤細胞的擴散變慢。研究文獻同時指出,碳水化合物或葡萄糖,甚至更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腫瘤細胞的增殖。


而近年來頗盛行的生酮飲食法,是目前具有實證醫學、支持性最佳的防癌及抗癌飲食方式。基於以上兩個理由,我的飲食中盡可能謝絕會產生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我們人體的熱量來源,可分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油脂三部分。當採取低醣飲食,每天的熱量相對不足,因此要增加油脂的攝取,才能保持足夠的熱量,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優先選擇油脂而不是蛋白質作為熱量替代來源的理由,是根據 1931 年諾貝爾獎得主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Otto Heinrich Warburg)的研究理論,癌細胞的粒線體有缺陷,主要以葡萄糖,部分以麩醯胺酸(glutamine)為能量來源,葡萄糖是由碳水化合物,而麩醯胺酸是由蛋白質分解而來,所以一方面低醣,另一方面補充好的油脂(主要是含 Omega-3 的油),就可能有效的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以上稱為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


而因為油脂攝取較高,代謝後在尿中會出現酮體(ketone body),所以稱為低醣生酮飲食。這種酮體的出現是屬於生理性的,與糖尿病患者出現病理性的酮酸中毒是不一樣的狀況,所以民眾不用太擔心。但仍建議在醫療人員的專業指導下進行低醣生酮飲食為宜。


醣類的分類


分類例子組成分子單醣類葡萄糖 半乳糖果糖雙醣類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麥牙糖葡萄糖─葡萄糖聚合醣類寡醣類由 3 至 7 個分子的單醣鍵結而成多醣類(澱粉)由數百至數千個單醣分子連合而成膳食纖維非澱粉性多醣資料來源:http://fishbio0918.weebly.com/3728339006.html



以上醣類(碳水化合物)的分類中除了膳食纖維無法經由人體轉化為糖以外,其他的醣類都可以轉化為糖,產生熱量(能量),而這也是癌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所以生酮飲食的概念就是要斷糖,讓癌細胞無法得到能量,進而藉由啟動我們的免疫系統來清除癌細胞。

如何以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選擇食物



高升糖指數(應避免)


  • 糖:白糖或紅糖、蜂蜜
  • 糖漿:楓糖、果糖、葡萄糖
  • 白色的漂白麵粉:白麵包、白飯、過度焙煮的白色義大利麵食、英式小鬆餅、貝果、牛角麵包、米香、馬鈴薯(除稀少的Nicola品種之外),尤其是馬鈴薯泥、脆玉米片、米粒脆片(以及大多數漂白或者加甜的早餐穀類)
  • 果醬和果凍、糖煮水果、水果罐頭
  • 含糖飲料:商業果汁、汽水
  • 酒精飲料(正餐以外時間飲用)


低升糖指數(可大量使用)


  • 天然糖甜味劑:龍舌蘭蜜、甜葉菊、木糖醇、黑巧克力(可可含量高於 70%)
  • 混合全穀物:多穀類麵包(不只是小麥)或酵母(酸麵糰)麵包、米(糙米或香米或泰國米)、煮至彈牙的通心粉和麵條(最好是多穀類)、藜麥、燕麥、雜糧、蕎麥小扁豆、豌豆、蠶豆、甘藷、山藥、 燕麥片( 粥 )、Muesli什錦果麥、All-Bran或special K穀片
  • 自然狀態的水果:特別是藍莓、櫻桃、覆盆子,這些水果有助於控制血糖濃度(如有需要,
  • 請使用龍舌蘭花蜜來增甜)
  • 檸檬、百里香或鼠尾草調味的水
  • 綠茶(不加糖,或者使用龍舌蘭花蜜)能直接對抗癌症
  • 一天一杯紅酒,配一頓正餐飲用
  • 大蒜、洋蔥、紅蔥頭:與其他食物混合食用,有助於降低胰島素的峰值


增加好的油脂:Omega-3多鏈不飽和脂肪酸


依據細胞或動物研究文獻資料顯示,Omega-3 可減少癌症,包括乳癌、肝癌、小腸癌、大腸癌、攝護腺癌及皮膚癌之發生風險,另一方面能抑制癌症,包括肺癌、乳癌、肝癌、膽道癌、大腸癌、攝護腺癌、腦瘤、胰臟癌、子宮頸癌及白血病之擴散增生或使癌細胞死亡。因此多補充 Omega-3,可以強化身體抗癌的機制。然而該如何正確讓身體獲得 Omega-3 多鏈不飽和脂肪酸?以下提供幾項原則供參考:


  • 準則一:飲食中加強Omega-3的攝取深海魚居多,包括鮭魚、鮪魚、鯖魚(小型青花魚)、秋刀魚、烏魚子;魚油補充錠。
  • 準則二:以單元不飽和油做為主要食用油橄欖油、芥花油(Canola Oil,或稱菜籽油)、苦茶油。
  • 準則三:每天吃 7 份以上蔬果深綠色蔬菜含少量α- 次 亞 麻 油 酸(LNA),能補充Omega-3。
  • 準則四:多吃豆類和堅果類豆類有LNA;堅果中亞麻籽、無花果、核桃的LNA含量最高。
  • 準則五:少吃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一週可吃至3次瘦肉,好的飽和脂肪來源還包括牛奶、起司、優格;含 DHA 的雞蛋可以吃。
  • 準則六:少用 Omega-6 含量高的油脂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紅花油等都屬於 Omega-6 含量高的油種,最好少用。


如何選用好的油脂?好的食用油脂是包含Omega-3的油脂,如橄欖油、亞麻仁籽油、苦茶油,以及一些比較少見的像紫蘇油,或者是大麻油和近年來很流行的印加果油等。也可以補充一些生食的油脂,包括堅果,如夏威夷豆、核桃、松子、杏仁、南瓜子等都是好的選擇,但是量不宜太多,因為它們的 Omega-6 相對高一點。


酪梨是一個很好的食物,富含優質油脂,可當作蔬菜的一部分,也可以當主食。動物油的來源原則上是以魚、肉為主,但豬、牛、羊等紅肉,大部分的飽和脂肪酸偏高,建議以魚為優先選擇,包括近海的鯖魚、秋刀魚,以及遠海的鮭魚等。


Omega-3 與 Omega-6 有什麼差別呢? Omega-6 是屬於容易引起發炎、凝血、促進細胞生長的油脂。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促進細胞生長沒有問題,可是當我們年紀大了,加速生長的細胞就可能變成癌細胞,而且有可能走向一些免疫疾病發炎反應,再者凝血就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補充蕈(菇)類及藻類


這類食物包括靈芝、牛樟芝、巴西蘑菇、褐藻等,下表中列出的都是從一些體外或是細胞研究萃取出的高單位補充品,在細胞體外研究中對癌症的康復可能有輔助性的效果,但通常要價不菲,與其等到生病後再去買這些所謂的萃取品,何不從每日三餐中的食物去補充?平常就可多吃海帶、昆布等藻類食物。所謂「平常不養生,生病養醫生」,何苦呢?

raw-image

蔬菜多樣多量,尤其是十字花科及蔥屬


蔬菜要多樣多量,尤其十字花科跟蔥屬,因為這兩類的抗癌效果是最好的,花椰菜、白花椰、青花椰等,都屬於十字花科;蒜頭、青蔥、洋蔥等,則是蔥屬,建議多食用。


植物生化素(Phytochemicals)是一種存在於植物內的天然化學成分,也稱作植物化學成分,簡稱植化素、植生素。天然酚與多酚、植物固醇、皂苷等都屬於植物生化素。蔬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植物營養,是早已被證實的,但近來更多的營養學家發現,蔬果中還有超過數以萬計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物生化素」。


學者並提出,植物生化素具有經由刺激或抑制活性氧化/氮化物質等機轉達到促氧化癌細胞死亡及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每種蔬果各自含有不同的植物生化素,因此我的抗癌飲食中,會透過多元的蔬果攝取,增加蔬果種類,不因個人喜好而只吃某幾種,來增加各種植物生化素的攝取量。但我會避免食用過甜的水果或只會適度食用,盡量選擇甜度較低的有機水果。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摘自《心轉,病自癒:五維一心的健康逆齡奇蹟》/蔡松彥(神經科暨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原水出版

來自https://www.edh.tw/article/32362

純屬分享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會即刻刪除,謝謝。

raw-image


體驗【韓市長假髮】的親身試穿與鑑賞!

包含科技與醫療假髮、微增髮片、清潔與修剪服務,我們提供手工定製假髮和專業造型,以及專門的白髮遮蓋解決方案。誠邀您親臨【韓市長假髮】實體店進行免費諮詢和試穿體驗,或通過撥打我們的客服熱線02-29267200獲取更多信息。我們的專業假髮設計師團隊將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免費配戴指導、選擇建議和個性化推薦服務。在【韓市長假髮】,您得到的不僅僅是一頂優質假髮,更有我們的細心與安心承諾。【韓市長假髮】,您時尚年輕的私密夥伴!

 

獲取更多信息,請訪問:

韓市長假髮官方網站

韓市長假髮YouTube頻道

韓市長假髮粉絲團

韓市長假髮官方LINE

https://line.me/ti/p/_1B1bbXVAs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146內容數
歡迎來到韓市長假髮沙龍 www.hans-wig.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市長假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總統李登輝98歲病逝!曾因喝牛奶嗆到住院,這些吞嚥症狀當心癌症早期信號 早安健康編輯部 編按: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喝太快不小心嗆到,不斷嗆咳,最後緊急送往台北榮總,結果發現肺部浸潤;李登輝因為年事已高、體能也不太好,加上心臟方面的問題,因而留院治療、控制病情,結果一住
拜登證實切除皮膚基底細胞癌!黑痣也可能變癌症?分辨痣和皮膚癌先觀察這5種跡象 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現年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因身為美國史上年紀最長的總統,健康狀況也備受各界關注。而美國白宮3日證實,拜登上月曾因發現皮膚病灶接受切除手術,近日檢測則確定當時的切除
中科院副院長歐陽力行57歲猝逝!心血管死亡人數成長率是癌症3.5倍,有這症狀就是警訊 立達診所 編按: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日前旋風訪台,相關舉措也引起國際局勢緊張,而中國近日頻頻展開軍演,台灣也全力進行備戰。不料,由國防部軍備局少將副局長退伍,出任中科院副院長的歐陽力行,今(8/6)突傳於旅館臥
嘉義市議員蔡文旭60歲肺腺癌病逝!肺癌居癌症死亡率第一、早期難發現,肺癌權威2要點預防 早安健康呂維振 編按:民進黨籍嘉義市5屆議員、現任黨團總召蔡文旭於13日驚傳因肺腺癌(最常見的肺癌)病逝,享壽60歲,令鄉親震撼不已。妻子哀痛表示,蔡文旭病中自認活得很精彩,「唯一抱歉的是,無法再為鄉親服務」
陳凱倫抗扁桃腺癌半年近康復 固定這時段超慢跑等4招重生 新聞中心蔡經謙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3度獲廣播金鐘獎肯定的65歲資深藝人陳凱倫,於去年11月罹患扁桃腺癌,擴散到淋巴,經右頸部開了12公分的傷口切除腫瘤,以及接受化療,經半年的療養,已近康復,數月來不僅在臉書計數「重生日」,也對幫助
他30歲中風癱瘓…天天2杯,胰臟癌風險大增2倍! 早安健康編輯部 【早安健康編輯部】先前有新聞報導,3名30歲到50歲的男性,因喜歡吃零食、喝手搖飲料,竟年紀輕輕就中風病患而半身癱瘓,因此失去工作能力,從家庭經濟支柱,變成莫大的經濟負擔。 人體每天至少要補充2000cc以上的水,如果是
前總統李登輝98歲病逝!曾因喝牛奶嗆到住院,這些吞嚥症狀當心癌症早期信號 早安健康編輯部 編按:前總統李登輝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喝太快不小心嗆到,不斷嗆咳,最後緊急送往台北榮總,結果發現肺部浸潤;李登輝因為年事已高、體能也不太好,加上心臟方面的問題,因而留院治療、控制病情,結果一住
拜登證實切除皮膚基底細胞癌!黑痣也可能變癌症?分辨痣和皮膚癌先觀察這5種跡象 黃昭瑜(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現年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因身為美國史上年紀最長的總統,健康狀況也備受各界關注。而美國白宮3日證實,拜登上月曾因發現皮膚病灶接受切除手術,近日檢測則確定當時的切除
中科院副院長歐陽力行57歲猝逝!心血管死亡人數成長率是癌症3.5倍,有這症狀就是警訊 立達診所 編按: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日前旋風訪台,相關舉措也引起國際局勢緊張,而中國近日頻頻展開軍演,台灣也全力進行備戰。不料,由國防部軍備局少將副局長退伍,出任中科院副院長的歐陽力行,今(8/6)突傳於旅館臥
嘉義市議員蔡文旭60歲肺腺癌病逝!肺癌居癌症死亡率第一、早期難發現,肺癌權威2要點預防 早安健康呂維振 編按:民進黨籍嘉義市5屆議員、現任黨團總召蔡文旭於13日驚傳因肺腺癌(最常見的肺癌)病逝,享壽60歲,令鄉親震撼不已。妻子哀痛表示,蔡文旭病中自認活得很精彩,「唯一抱歉的是,無法再為鄉親服務」
陳凱倫抗扁桃腺癌半年近康復 固定這時段超慢跑等4招重生 新聞中心蔡經謙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3度獲廣播金鐘獎肯定的65歲資深藝人陳凱倫,於去年11月罹患扁桃腺癌,擴散到淋巴,經右頸部開了12公分的傷口切除腫瘤,以及接受化療,經半年的療養,已近康復,數月來不僅在臉書計數「重生日」,也對幫助
他30歲中風癱瘓…天天2杯,胰臟癌風險大增2倍! 早安健康編輯部 【早安健康編輯部】先前有新聞報導,3名30歲到50歲的男性,因喜歡吃零食、喝手搖飲料,竟年紀輕輕就中風病患而半身癱瘓,因此失去工作能力,從家庭經濟支柱,變成莫大的經濟負擔。 人體每天至少要補充2000cc以上的水,如果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2024年1月22日 轉載『乳癌權威饒坤銘醫師』FB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gcpswWZfmbuDpdg5/?mibextid=vDLjQR 『醫生,我鄰居是肺癌,他的醫生說有標靶治療,而且健保還有給付?為什麼我只能打化療?而且你還不給我用標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癌症體能訓練專家在罹患乳癌後,如何透過運動來面對治療並戰勝癌症。內容介紹了運動在癌症預防、治療期間和治療後復健過程中的好處,並提供了相關的運動內容和建議,適合正在和癌症搏鬥的人參考。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Thumbnail
「醫師,開刀切掉肺癌後,是不是就安全了?」40多歲的陳先生問。 「你的肺癌是第2期,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 這是一位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而意外發現肺部腫瘤的患者,已接受手術治療。蔡鎮良醫師表示,為了降低肺癌復發風險
Thumbnail
神尾哲男,料理研究家。 2003年被診斷出罹患前列腺癌第四期,雖然接受手術並服用荷爾蒙藥物,但療程十分痛苦,病情卻完全不見好轉,於是決定借重自己的廚師專業,改以食療法來治病。 在執行飲食療法的過程中,不但癌症病況獲得有效控制,甚至在脊髓的骨頭已被癌細胞掏空的情況下,他也能不用拐杖正常走路。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2024年1月22日 轉載『乳癌權威饒坤銘醫師』FB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gcpswWZfmbuDpdg5/?mibextid=vDLjQR 『醫生,我鄰居是肺癌,他的醫生說有標靶治療,而且健保還有給付?為什麼我只能打化療?而且你還不給我用標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癌症體能訓練專家在罹患乳癌後,如何透過運動來面對治療並戰勝癌症。內容介紹了運動在癌症預防、治療期間和治療後復健過程中的好處,並提供了相關的運動內容和建議,適合正在和癌症搏鬥的人參考。
Thumbnail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Thumbnail
「醫師,開刀切掉肺癌後,是不是就安全了?」40多歲的陳先生問。 「你的肺癌是第2期,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 這是一位經由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而意外發現肺部腫瘤的患者,已接受手術治療。蔡鎮良醫師表示,為了降低肺癌復發風險
Thumbnail
神尾哲男,料理研究家。 2003年被診斷出罹患前列腺癌第四期,雖然接受手術並服用荷爾蒙藥物,但療程十分痛苦,病情卻完全不見好轉,於是決定借重自己的廚師專業,改以食療法來治病。 在執行飲食療法的過程中,不但癌症病況獲得有效控制,甚至在脊髓的骨頭已被癌細胞掏空的情況下,他也能不用拐杖正常走路。
Thumbnail
病人:「謝謝醫生!我的癌細胞真的都不見了嗎?看來我的飲食療法真的有效!」 醫生:「總之就檢驗報告來看,原本的高指數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是需要定期回診!」 病人:「這個我了解!」 醫生看完了最後一個病人,看到病人的重病得到痊癒,心裡居然沒有絲毫的喜悅和好奇,他心想: 「上次陰錯陽差將檢驗報告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