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春季花草生活應用

    清明前夕,花草大發,採集了一些當季新鮮花草,如艾草、香茅、紫蘇、薄荷、桂花、含笑、月桃搓揉聞香,跟乾燥的青草對比,新鮮的青草聞起來花草香氣明顯,乾燥則易於保存。

    也用這些青草特性動手做藥草沐浴包,泡 紫蘇薄荷茶 ,分享交流日常生活怎麼運用這些青草。(姑且不論藥效,在採集與上課過程嗅聞這些花草,就讓人覺得療癒)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 保健養生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老一輩人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使用方式有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而客家也有五花九香之說,婦女愛花,庭院多種香花,用來插香香,也用來做拜拜禮佛的盤花。

    艾草


    艾草 純陽,通經絡、去濕寒之氣,也常用於避邪,應用很廣。



    入菜:如艾粄、艾草雞湯、艾草煎蛋

    入藥:艾灸、泡酒

    清潔:沐浴、入皂

    驅蚊:艾草蚊香、熏香、艾草油

    清明前後,艾草盛發,搓揉後散發獨特香氣,趁最近大出我採了一些給老師們聞香,也可以曬乾保存。


    大風草 又名「艾納香」,有散表去寒的功能,可以解疲去風寒,也是呵護女人的藥草,傳統客庄婦女坐月子會用它煮過的水沐浴,一般人也可用於日常泡澡,舒緩生活壓力。

    它也是製作酸柑茶的原料之一。


    魚腥草 是逐臭之草,新鮮的青草魚腥味濃厚,但煮沸後腥味消失反而有一種甘香。

    魚腥草


    客家族群習慣以狗貼耳、九貼耳稱呼魚腥草,早年他們習慣種來作為涼茶或與肉類一起燉湯。

    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稱魚腥草的根為「折耳根」,連新住民越南人也愛用。


    藥食同源,無論是生鮮或是乾燥的魚腥草可以煮茶、炒菜、煎蛋、煮雞湯,雲南廣西人涼拌菜、醃漬成泡菜或是與臘肉一起炒食,越南人把魚腥草當生菜或香草使用,吃越南河粉時會豪邁地抓一把放進碗裡,或包入越南春捲裡。

    我第一次吃魚腥草是幾十年中壢龍岡忠貞新村雲南後裔同事家,他們拿來涼拌,氣味濃厚讓我敬而遠之,多年之後在客家庄相遇,拿來泡茶保健甚好。

    SARS期間國防大學醫學院實驗研究發現魚腥草萃取物能殺死SARS病毒,因為可以清肺,新冠疫情期間就更受到重視了。


    紫蘇 因特殊芳香氣味,常被運用在料理及食品中,其根、莖、葉、種子皆可使用。

    紫蘇和薄荷


    葉片依顏色分為紅、青兩款,紅紫蘇葉片香氣濃郁,常用於炒菜、醃漬及釀酒;

    青紫蘇葉片味道清新適合生吃,多用於混拌沙拉、日式料理的生魚片。

    除了食用(生食、泡茶、烹調、醃漬),也拿來藥用、油用(精油、種籽油)、染料。

    紫蘇不僅有助改善感冒風寒、增強免疫,還有抗炎殺菌作用,搭配薄荷,對於喉嚨癢痛、發炎很有效,新冠疫情期間,紫蘇也因此倍受歡迎。


    仙草 本是一種野生青草藥,稱為田草。搓揉葉片即有黏黏的膠質,莖部是香氣來源,收穫曬乾,熟成至少一年,煮成仙草茶,煮仙草雞湯也好,加上澱粉如地瓜粉、馬鈴薯粉或蓮藕粉,冷卻後即為仙草凍。

    《本草綱目》記載:「仙草味甘、性寒,煮成茶飲,清涼解渴、降火氣,消除疲勞,老少咸宜。」

    香茅、大風草、艾草、抹草


    香茅 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搓揉葉片或切開根莖氣味芬芳,進而達到驅趕五毒蚊蟲的作用,

    台灣早年拿來煉「香茅油」,與現在檸檬香茅拿來泡茶、煮湯不同品種。

    民俗流傳香茅驅邪避凶,人們會在端午節將艾草、菖蒲(或香茅)、榕樹枝等植物綁做香束,掛於門口作為避邪之用,象徵驅逐瘟疫、防治百病。也可與艾草、雄黃等中藥材做成香包、 配戴在身上避邪驅蟲。


    抹草 在民間是驅邪、避陰、去煞的風水植物或護身植物,俗稱「避邪草」。

    家裏種一盆,不僅可以鎮宅擋煞,出門參加喪禮、掃墓,或者去醫院等陰氣重的地方,也可以採摘幾葉放在身上,避免沾染不乾淨的東西。


    芙蓉 或稱「蘄艾」,葉片上有細細白色絨毛且帶香氣,優雅的外型常被當作景觀植物。

    民間習俗認為芙蓉也有避邪的作用,去陰氣較重的地方的時候,摘一朵放身上,回程丟掉即可。


    每家青草行或客家人有自己流傳或喜好青草茶配方,席間有位老師奉行藥食同源,時常煮狗尾草、紫蘇、薄荷茶湯,用以預防感冒、增強免疫,抗炎殺菌,保護喉嚨。


    這些青草隨處可見,用以煮茶入菜食補保健,疫情期間,魚腥草和紫蘇等青草亦發受人重視,老祖先的生活智慧離我們不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