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1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塔科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談論「為何創作?又為誰創作?」中,分享了許多觀眾看完他電影後的來信,其中一封寫道:「我因為〈鏡子〉這部寫信給你,關於這部電影我沒有什麼可說的,我因為它而活著。」

有一堆看完的書想整理,但礙於惰性與藉口,結果只會能拖則拖,不如趁有壓力之時把目前的理解寫下,能為之後計畫的基礎外,有兩成的結果總比躺在腦裡什麼都沒有好。

他說當收到到觀眾真誠坦白自己感受的來信,或與受其電影感動的觀眾見面,他開始明白自己為何而工作、明白自己的使命。塔:我內心深處渴望儘量真誠、飽滿地表達自我,而且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不過,假如有人能全人接納你對世界的感受,你會有更大的創作動力。

以此嘗試回答何謂創作,即是作者先受感動,透過創作邀請觀眾,希望觀眾能經由其創作而也有所感。

〈一一〉:電影發明以後,人類的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當時逛〈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楊導二十講的筆記中(印象中是為演講內容所做的筆記?),在第一講「為何拍電影?」提到:增加人類有限生命;有限經驗,也在第三講「人活著幹什麼?」提到:人希望自己能活超過24小時的慾望;增加酸、甜、苦、辣不同體驗的慾望。

以觀眾的角度解釋,觀看創作(不限電影、小說、音樂、舞蹈、繪畫、網路內容⋯⋯等)是渴望不同的體驗,作為延長自身生命的手段。生命的長短不止是生理機能運作時間的長短,反問,那些做著沒有意義的工作而放空殺時間、刷著能獲的立即刺激但根本不會記得內容的短影音的時間,真的有在活嗎?所以人討厭俗套、重複、陳腔濫調的內容,根本問題即是無法獲得新的體驗。

回到〈雕刻時光〉,是塔反思自己創作歷程,試著構建他的電影美學觀。就是以創作者的講度去思考,什麼方法才能讓觀眾獲得新的體驗、能有所感。雖然並不特別享受他的電影,但閱讀此書的過程只有不斷受啟發的份,吻合且奠定了我對各類創作的看法。書不在旁邊(現在在高雄),為了寫這篇還特地到誠品翻了一下。以下就分享當時閱讀作的筆記,多是受啟發但還無法完全理解的段落,現在看來,以「讓觀眾獲得新的體驗」與當時在散文課文中提到「保留且尊重觀眾的主動性」為原則,或許可以解釋。

塔:我經常在實務中發現,假如電影形象的外在情感連結仰賴於作者的記憶,並把個人生活印象轉化到影片當中,就能打動觀眾。反之,如果場景建構得很理性,只是依循文學陳規,那麼,儘管內容誠懇具說服力,觀眾也反應冷淡。就算剛上映反應熱烈,也會因為缺乏生命力讓眾人遺忘。

塔:如果觀眾不了解導演運用某種手法的根據,就會選擇相信螢幕前所發生的事,相信藝術家所表現的就是他所觀察到的生活。如果觀眾識破導演的手法,就會開始批判影片的構思以及體現形式。也就是說,床墊裡的彈簧露出來了。

何謂形象?意象?

無法以言語完整表達,只能從藝術創作的實踐中完成;是以最獨特、獨一無二的形式,表達作者的中心思想、體現其世界觀、對理想的追求;如日本的俳句,以對事物精準、精細的觀察,經過作者以其思想所作的排列組合,來營造形象而非直言其意義,是徹地拒絕暗示形象的終極意義。

我:表達對現實、理想、世界的態度、價值觀?觀察越仔細、越獨特、越形象?形象的獨特與否,也代表了作者觀察能力、對事物的感受能力?

(其實結論跟在〈散文課〉得到的大同小異。)

這樣半強迫自己輸出,確實有找回某種輸出的慾望,而輸出的慾望又帶動輸入的慾望,在寫的時候,巴不得殺回台北把〈雕刻時光〉翻出來;也逐步扼殺了執行力低落、光說不練的陋習。不知道能維持到什麼時候。

    avatar-img
    7會員
    25內容數
    沒有營養的發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hanne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輸出是為了緩解輸入過多而無用的焦慮,可別又成了另一種焦慮來源。一直愁要一副墨鏡,不是型不對就是價格不對,結果最後是在我爸房間找到一副算合適的。 把「在團體中成為一個重要、無法取代的人」視為人最原始的慾望之一,很多人類的型為就可以解釋得通了。人類是群居動物,離開群體代表生存受到威脅,所以才會渴望保障
    有必要每天固定寫些什麼了。 有很多關於寫日記的好處如何如何,但我單純是想紀錄。自詡為一位創作者,我的輸入的過多而忽略輸出,然而兩者是互相成就的,少了一半,另一半都沒有意義。 洗漱完到睡前閱讀之前,直覺是個很不錯的時間點,在輸入之前開始清空。 終於開始了今天復學畢業製作的劇本,所有元素終於因為核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又休學了。跟同事炫耀我左眼畫了一個很騷的眼線,被白眼。 梗沒想法發展成長片,抄了個結構交上去的東西被看穿了。電梯門上的我咒了句:就知道沒這麼好的事。大學讀兩間;高一狀態糟糕,全校五百校排四百八的糟糕,高三急著畢業,當然懶得理那張紙;要不是國中最後半學期每天中午去勞動服務銷過,我就會有一個很有記憶點
    1 最奇妙的體驗是,手術結束,剛恢復點意識,只覺得沉。整個像被秤著,眼皮黏住,只能透過直面打來的光,判斷兩人影在我臉上方晃啊。 然後才聽到聲音,能懂是對話,但不理解內容,我想問,發現感受不到我的嘴在哪。 我開始慌,心裡默默吼,吼到一半,他們居然回我了,明明都沒開口。我又問幾句,他們一直叫我不要亂動,
    被抽乾後,人漂了,生活也跟著漂起來。不是輕飄飄的飄,是濕漉漉的漂。 開始事多且晃,做人半斤做事八兩,潛不下去又飛不起來,只好半夜酗奶茶,白天暈死在床上。 所以要塞進點什麼。莫名有了固定打球的時間就莫名扭斷腿。上網確認了書的庫存到現場卻被買去。歪不和我說話後,想說的都只能吼。結果你也來這套。 但還能怎
    輸出是為了緩解輸入過多而無用的焦慮,可別又成了另一種焦慮來源。一直愁要一副墨鏡,不是型不對就是價格不對,結果最後是在我爸房間找到一副算合適的。 把「在團體中成為一個重要、無法取代的人」視為人最原始的慾望之一,很多人類的型為就可以解釋得通了。人類是群居動物,離開群體代表生存受到威脅,所以才會渴望保障
    有必要每天固定寫些什麼了。 有很多關於寫日記的好處如何如何,但我單純是想紀錄。自詡為一位創作者,我的輸入的過多而忽略輸出,然而兩者是互相成就的,少了一半,另一半都沒有意義。 洗漱完到睡前閱讀之前,直覺是個很不錯的時間點,在輸入之前開始清空。 終於開始了今天復學畢業製作的劇本,所有元素終於因為核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又休學了。跟同事炫耀我左眼畫了一個很騷的眼線,被白眼。 梗沒想法發展成長片,抄了個結構交上去的東西被看穿了。電梯門上的我咒了句:就知道沒這麼好的事。大學讀兩間;高一狀態糟糕,全校五百校排四百八的糟糕,高三急著畢業,當然懶得理那張紙;要不是國中最後半學期每天中午去勞動服務銷過,我就會有一個很有記憶點
    1 最奇妙的體驗是,手術結束,剛恢復點意識,只覺得沉。整個像被秤著,眼皮黏住,只能透過直面打來的光,判斷兩人影在我臉上方晃啊。 然後才聽到聲音,能懂是對話,但不理解內容,我想問,發現感受不到我的嘴在哪。 我開始慌,心裡默默吼,吼到一半,他們居然回我了,明明都沒開口。我又問幾句,他們一直叫我不要亂動,
    被抽乾後,人漂了,生活也跟著漂起來。不是輕飄飄的飄,是濕漉漉的漂。 開始事多且晃,做人半斤做事八兩,潛不下去又飛不起來,只好半夜酗奶茶,白天暈死在床上。 所以要塞進點什麼。莫名有了固定打球的時間就莫名扭斷腿。上網確認了書的庫存到現場卻被買去。歪不和我說話後,想說的都只能吼。結果你也來這套。 但還能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七月份,我終於著手寫作,在遇見了盧建彰導演本人後的兩個月後,決定為了讓自己快樂,為更了解自己而寫。
    Thumbnail
    在布幕拉開的瞬間,用力摔碎一面被擦得雪亮的鏡子。任憑那些鋒利渣滓,撲倒在地,刺傷赤裸的腳掌,鏡面反射舞台光線,瑣碎地照亮呼吸和聲音,形成新的,另一個名字的自己......我會懷念這段對於聲音和身體,盛大且虔誠的日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嗯,這個『鏡像』創作計劃總算是結束了,很久沒拿自己的人設出來玩了呢(?)
    近年來,我開始關注起韓國電影中所傳達的政治意義與現代性,偶爾也觀看網飛上的電視影集。不過,坦白說,我的觀劇行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解析它們運用商業手法包裝嚴肅議題的技術(即使有時為了戲劇效果而誇大情節),然後儘可能把這些進步的影像技術引進小說創作裡。我個人認為,小說家習得了高超的電影拍攝手法,有諸多的
    Thumbnail
    2024.04.09 概要: 畫圖的事,虛無上課時間,並不記得自己還有什麼要報告,什麼都做不好,40元的午餐,去圖書館視聽區癱軟著看幾年前的電影,詩歌比賽的討論,不知道什麼是藍色窗簾的室友,補舊檔找到驚喜。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有一路散文是我特別喜歡,每讀一句就自動在腦海裡生成一大段落的回應,激起無盡的話語那類。那不是解答之書,反而是問題之書。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七月份,我終於著手寫作,在遇見了盧建彰導演本人後的兩個月後,決定為了讓自己快樂,為更了解自己而寫。
    Thumbnail
    在布幕拉開的瞬間,用力摔碎一面被擦得雪亮的鏡子。任憑那些鋒利渣滓,撲倒在地,刺傷赤裸的腳掌,鏡面反射舞台光線,瑣碎地照亮呼吸和聲音,形成新的,另一個名字的自己......我會懷念這段對於聲音和身體,盛大且虔誠的日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嗯,這個『鏡像』創作計劃總算是結束了,很久沒拿自己的人設出來玩了呢(?)
    近年來,我開始關注起韓國電影中所傳達的政治意義與現代性,偶爾也觀看網飛上的電視影集。不過,坦白說,我的觀劇行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解析它們運用商業手法包裝嚴肅議題的技術(即使有時為了戲劇效果而誇大情節),然後儘可能把這些進步的影像技術引進小說創作裡。我個人認為,小說家習得了高超的電影拍攝手法,有諸多的
    Thumbnail
    2024.04.09 概要: 畫圖的事,虛無上課時間,並不記得自己還有什麼要報告,什麼都做不好,40元的午餐,去圖書館視聽區癱軟著看幾年前的電影,詩歌比賽的討論,不知道什麼是藍色窗簾的室友,補舊檔找到驚喜。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有一路散文是我特別喜歡,每讀一句就自動在腦海裡生成一大段落的回應,激起無盡的話語那類。那不是解答之書,反而是問題之書。
    Thumbnail
      好的電影,在看完後會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些東西。因為好電影觸發了我們的某種情感或某種不知道的東西,而唯有透過書寫,才能夠釐清不知道。同樣的,今天是第2次聽吳明益老師的演講,同樣讓人有股衝動想寫下來。   記得第1次聽是去年7/15,在還沒搬到南崁兒童藝術村的南崁小書(詳下方連結〈屁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