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裡的重寫對話 by 凱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台,一個視角,在那個空間裡,我們重新見過了一段生命,並透過那段生命,對我們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理解。


敘事治療有時候就扮演這樣的角色,只不過我們述說的,正是自己的故事。


如果說,一段生命就是一篇巨大的故事,那這些故事裡面,肯定有一條主要的故事線,以及次要的故事線。


有些編劇會把主角的冒險旅程寫成主要故事,將愛情或親情寫成次要的部分,有些故事會將主角的家庭關係寫成主要的故事線,而主角的友情寫成次要的故事線。


故事線的重要程度,和我們對故事的關注程度有關。


如果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條故事線,那你目前最關注於哪一部分的故事線呢? 你所關注的那條故事線,裡面充滿著些令人感到滿足、喜悅、快樂的部分,還是充滿著痛苦、憂傷、困境呢?


--


前陣子我參加一場聚會,一個長輩說了一個故事,她朋友的女兒最近出車禍了,傷到頸椎都位移了,後來開刀,把頸部的骨頭喬好,但因為傷了神經,就變成了植物人。她的意識恢復後,發現動彈不得,也無法發出聲音,就每天對著老公讀著唇語說,該怎麼辦,未來該怎麼辦。


她跟老公才剛新婚一年,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大家那個時候聽到這個故事以後,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就沉默,生命有的時候,真的有許多的事情,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總是有那些進也不得,退也不是的時候,好像只能放著,任由時間不斷流過。


這個故事,我後來說給在監獄的受刑人高齡團體的長輩們聽,大家都聽的很專心,但聽完都沉默。


我突然很好奇,就問大家,如果現在是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回頭望向一路走來的自己,如果談談你記得哪些生命裡溫馨的小事情,你會想起什麼呢?把氣氛轉化了一下,開始離開困境,聊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情。


有的長輩說,他想到小時候家裡養的一隻貓咪,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鑽進家人的被窩裡、人的胸口裡取暖,待著就不走了。


也有長輩說,他想起以前家裡很窮,媽媽煮的地瓜粥,裡面會放糖,所以吃起來是甜甜的,現在地瓜都比米還貴了,但卻吃不到那種滋味了。


還有長輩說,他想到小時候在水池邊玩,附近都是植物,植物上長滿了水果,水流的畫面一直留在記憶裡。


很奇怪,大家的年紀其實都很大了,但是一說到從前的時候,幾十年前的記憶,一下子突然就回來,如此深刻。


我在想該如何談關於重寫對話。


我想人在面對一段生命的困局時,好像困境就變成了生命的主要故事線,但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所以只能沉默。可是一談到令人想要記得的故事時,我們便開始述說。


述說當然不可能讓原本的現實問題就消失了,但述說好像讓我們重新把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不同的故事線上,讓一些曾經被我們所忽視掉,卻藏有珍貴價值的故事,浮上檯面,甚至變成更主要的故事線。


有的時候人活著,是為了要解決問題,但有的時候人活著,是為了那些想好好珍惜的東西。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生命故事充滿了困境,或許我們也可以透過敘事的對話,重新述說一遍,開始述說那些,被遺忘但其實珍貴的事情,述說不一定能幫我們解決問題,但也許能讓我們知道,該怎麼活下去。


想問子軒,你覺得會不會有不想要對話的人呢? 即便是好意,想要幫助對方重新找到不同的故事版本,但會不會有人連這樣的過程都不想要經歷,你會怎麼看待呢?


這是一個敘事主題書寫的計畫,分別由鈞凱與子軒,兩個人針對敘事的主題,分別書寫出一篇文章,來說明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也幫助對敘事治療有興趣的人,陪伴我們一起經驗、學習和反思敘事治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是一個敘事主題書寫的計畫,分別由鈞凱與子軒,兩個人針對敘事的主題,分別書寫出一篇文章,來說明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也幫助對敘事治療有興趣的人,陪伴我們一起經驗、學習和反思敘事治療。 每一個主題,鈞凱與子軒會分別丟出一篇文章,以及對對方的好奇提問,隔一週後,鈞凱與子軒會再分別針對提問做出回應
這是一個敘事主題書寫的計畫,分別由鈞凱與子軒,兩個人針對敘事的主題,分別書寫出一篇文章,來說明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也幫助對敘事治療有興趣的人,陪伴我們一起經驗、學習和反思敘事治療。 每一個主題,鈞凱與子軒會分別丟出一篇文章,以及對對方的好奇提問,隔一週後,鈞凱與子軒會再分別針對提問做出回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三種個人不建議採用的理財方式: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和高股息ETF,並分析其缺點與適合對象,最後提供檢查投資費用、檢驗投資工具及資金分配的建議。
Thumbnail
《魷魚遊戲2》運用戲劇性反諷、觀眾身份認同、懸念設計與後設敘事等敘事技巧,創造出沉浸式觀影體驗,成功操控觀眾的情感與理性。文章分析李炳憲飾演的001角色如何透過資訊落差與雙重解讀空間,引發觀眾的心理焦慮與期待,並探討懸念設計如何使觀眾產生「上癮感」,以及後設敘事如何讓觀眾反思遊戲背後的權力結構。
情緒,是靈魂的入口 這是好朋友祺堂在一次合作的工作坊裡說的話 當時我聽了在心中猛點頭   理解情緒,貼近情緒,我們常就會覺得更貼近一個人的心。 因此,想抵達心靈的島嶼,情緒是最直接的橋樑。 所以,情緒也是助人工作者一直關注的焦點   在這一場工作坊裡 我們將以「情緒」為焦點 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偉大的故事都需要大膽修訂。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既《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治癒人心、改編自諮商真實故事的書籍,作者推出實踐為主軸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帶領讀者一起修正自己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三種個人不建議採用的理財方式:投資型保單、儲蓄險和高股息ETF,並分析其缺點與適合對象,最後提供檢查投資費用、檢驗投資工具及資金分配的建議。
Thumbnail
《魷魚遊戲2》運用戲劇性反諷、觀眾身份認同、懸念設計與後設敘事等敘事技巧,創造出沉浸式觀影體驗,成功操控觀眾的情感與理性。文章分析李炳憲飾演的001角色如何透過資訊落差與雙重解讀空間,引發觀眾的心理焦慮與期待,並探討懸念設計如何使觀眾產生「上癮感」,以及後設敘事如何讓觀眾反思遊戲背後的權力結構。
情緒,是靈魂的入口 這是好朋友祺堂在一次合作的工作坊裡說的話 當時我聽了在心中猛點頭   理解情緒,貼近情緒,我們常就會覺得更貼近一個人的心。 因此,想抵達心靈的島嶼,情緒是最直接的橋樑。 所以,情緒也是助人工作者一直關注的焦點   在這一場工作坊裡 我們將以「情緒」為焦點 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偉大的故事都需要大膽修訂。你的人生也是如此。」 既《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治癒人心、改編自諮商真實故事的書籍,作者推出實踐為主軸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帶領讀者一起修正自己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