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花蓮加油-1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篇文章思考甚久,主要是看到不同立場,覺得實在太難抉擇,也回想過往人生經歷覺得兩種角色可能都擔任過,重新釐清核心!因少子化,毛孩是必然的孤獨經濟下的產物,所以,災難之下,未來到底要不要救這些非食用的生命們,這將會是修法單位面臨的重大議題之一?花蓮的地震,救與不救,這幾年絕對不會是唯一的例子!


你願意好好照顧?不變成爸媽的責任?

小時候,或看到小孩子、小時學生們吵著想養狗、貓、魚、兔等生命,記得師長甚至成為大人的我都會說:

Q你願意花多少時間陪伴?

在我眼裏所謂的陪伴,已經不再是生,同時還是老、病、死;必須捨棄一些自由、時間、興趣愛好,不可以想出遊遠門就出遊,要確認是否有可接受的店家、住宿環境。

在生命來到與你作伴時,不是只有接受一開始的新鮮好奇感,更需要接受某些日子的樸實無華和平淡無味!

有件事觀察身邊親友和自己,非常有趣

兒時父母們忙工作,未必有時間陪伴,希望孩子們趕快起飛、快快長大;

等到年老、孩子們翅膀硬了要起飛,父母們變成當年的孩子,期待陪伴...

如果工作休閒制度要進化到芬蘭的父母陪伴,可能嗎?

Q你願意花時間整理大小便?

大小便永遠只是最簡單的,生命們都會有各自的情緒、個性,但是很多人沒辦法面對,有的是只是跟風、覺得好像很可愛就想養

Q你願意包容生命的一切?

就像婚姻,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摩擦;人與生命的相處當然也是!生命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簡單說很簡單,實際作真是需要耐心和愛心;準備好與生命的每一天相處,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天?生命到來時歡欣、生病時照顧養護、離去時道別感謝

有時候以為生命無法理解,其實隱約之中,你們的默契和互動都會發現:是的,有時候交流,根本不用言語!以人類來說,交流靠得不僅是口語、書寫畫畫,每一個肢體、動作、呼吸、音頻...,只要觀察夠敏銳,用「心」體驗生命的話,很多感受是超越文字!



把動物當作家人=要救自己的家人

把動物當作生命的存在=救人都來不及了


說實在,兩隻普隆共試著吃素,後來非常搞笑的因為薯條又破戒,也心理矛盾過:

植物也是生命,是不是不能吃?

自己養兔兔、天竺鼠、小雞、小鴨等,結果知道墨西哥盛產而吃某類生命、知道中國有吃兔肉、知道台灣曾吃狗肉兔肉、知道自己吃雞肉鴨肉,該怎麼辦?


救人已經是不容易的事,而救難人員要在困難重重之餘引導毛孩們或寵物們更是困難;多數人在意救難人員的性命,可能主要還是因為人類知道救難人員的意義和善意,然而小生命們在極度恐懼,未必能聽懂指令,曾拍攝電影或廣告的導演說:最難拍得好的挑戰-------小孩、生命;獨特的未社會化簡單純粹,讓毛爸毛媽在學校比拼、職場戴面具,更願意貼近,這樣的特質反而增添救援的困難度和救難團的人身安全?


該怎麼辦呢?

真的這麼重視寵物們,視孩子們是自己的家人,可以的話,想盡辦法在自保生命時,帶著、無時無刻的保護。


別人沒救到,你會心力交瘁的憤怒卻也沒輒,別人是另一個家庭的孩子、父母;你無法責怪其他人,否則你真的這麼把生命當作一個自身小孩時,你會自己義無反顧的重視和拯救,而這時更應該要在乎的是:是否自己安全有能力,盡全力去救!


只有當自己是父母時,並具有一定的責任感的人,才會願意對另一個生命,全然的愛和付出!


若是身為去世的家人朋友,我會不捨、理解和尊重:

不捨一個生命不可控的消逝、身為她的親友們難受;

理解她為何作出這個決定:她生命的本質,是愛!

我們其他人可能會礙於各種眼光,不敢去捍衛、守護和活出自己生命最珍愛的,更多人永遠活在一生懊惱、悔恨、自責,同時,別人的眼光。


接著,少子化和不婚、晚婚、不生將會面臨的議題是:

頂客族沒有孩子的人生,將來遺產給誰?

這件事是延伸的思考,年初碰到相關的事:在台灣的華僑朋友約50歲離開人世,因尚未結婚也無父母、兄弟姐妹,財產由兄弟姐妹的孩子繼承!

兩人關係不常往來,如同現代社會兄弟姐妹一旦父母離世也漸行漸遠不緊密,這時花不完的財產不能全給配偶、反而平白無端給個陌生的法律關係規定的人!就算生前遺囑也未必能達到完全指定給想要留給的人,這種現象,再加上同婚、異性婚如果沒有自己有孩子或收養孩子,就等著1/3碗人生打拼的奉獻給他人!


兩個普隆共小有年紀,正在查閱相關法規、法律從業與律師們的建議,整合後再分享。

願大家平安健康、平安喜樂,花蓮加油!


avatar-img
10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小品! 人生前期,我共學;人生的中期,我共情 兩者結合,在人世間與萬事萬物眾人共學,徜徉在天地有大美共情,觸碰常人無法且關閉的敏感心情。 明白天賦的獨特,內向有內向的好,不用太多社交和偽裝,像個向日葵默默地鼓勵人、如含羞草靜靜地仰望人間,係惟一生之路與奉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30秒,問問自己:要救人嗎?怎麼救?
附上資源,希望給需要幫助的人 校園 反霸凌專線:1953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30秒,問問自己:要救人嗎?怎麼救?
附上資源,希望給需要幫助的人 校園 反霸凌專線:1953 法律扶助基金會:(02)412-8518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怕自己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辦? 上有家人、下有家庭要養,但是工作前景已不樂觀或家人不支持,我該如何?
童年從不覺得無聊,有畫筆、電動、看🐛蟲,真的,時間過得很快。 成人的無聊,就這麼一天,時間又過了。 想想,可以做些什麼會比較有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照顧] 照顧好自己 也是照顧關心你的人 的 一種方式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
雖然未來總是未知,但只要你肯努力,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Thumbnail
[照顧] 照顧好自己 也是照顧關心你的人 的 一種方式
Thumbnail
綜所稅申報誰可以被扶養?扶養親屬的規定。長輩要給誰扶養,考驗著所得人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