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17)

戰史不會說,主流也不會跟你講的是,兩次世界大戰後至少都有10年以上,沒有什麼嘴砲空間。透過無情的戰爭,可以篩選那些怯懦者,多少在學術界指手畫腳,政治界兩面逢源者,必須閉嘴求生避開眾怒,依靠社會的善意苟活,直到學生輩出社會才逆轉。勇者死於戰場,煽動民眾者往往在衝鋒後第一個落跑,如同當年的衝車將軍。民主可以給予這些人活路,戰爭不會留情。

犧牲的邏輯,被犧牲的對象可以是別人,也可以是還沒出生的下一代,或者是快死光的上一代,總之當資源不夠,技術未突破之前,遇到瓶頸,人類的做法就是犧牲。

當然,沒人想成為被犧牲的那個,但這是不可能的,平均配給資源,技術無法突破,人類全體會被犧牲掉,全力供應給少數精英有如打興奮劑,萬一沒突破,人類也玩完。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不再以戰爭重分配資源,政治詐騙代之興起

我們這邊的重點不是要批判,而是既然這是問題,那麼該怎麼解決?

最直接的方法:戰爭。

透過戰爭,讓一部分的人口直接消失,藉此決定誰可以獲得足夠的資源。但現代也很難這樣做了,主要原因是現代戰爭不若兩次大戰那麼殘酷,人類也能理解,把敵國人民宰光,能獲得的利益遠低於開戰前。

在這前提下,除非有某個大國,決定把全人類都拖到地獄陪葬,不然正常的腦袋都曉得,現在打一場二戰規模的總體戰,還沒開打就算輸了。

人類現在處於一種很微妙的狀態,有話語權的階級數量減少,但掌控政經的能力上升,越來越像機械烏托邦的前兆。但歷史上造反的都不是最下層,而是擁有同樣權力的精英,發覺藉由煽動中下層奪權,比待在上層磨耗時光要快很多。

是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只相信身邊的經驗,再加上馬英九那八年,加速西進的結果,台灣社會裡面,用筆者的學生比例去推算,有上千萬的人口,無法理解國際關係會對經濟造成衝擊,也不懂為何遠方戰爭造成的油價波動,會連動到市場上的菜價。也就是不管你怎麼講,就基層製造業坍塌不少,許多人看到的就只是失業,哪管其他那麼多。

不照顧好這些人,他們就會在絕望中,找尋那個提供迅速有效「解方」的政治騙子,投下他那唯一的希望。在我們眼中,這無異於被詐騙,可對當事人而言,他買的是希望。

放棄共產式鬥地主手段,應針對病灶「少子化」

所以,要解決人力資源困境,也就是少子化的根源,第一步就是振興基礎產業,至少讓這一千萬人在工作時,可以感受到希望,就算有所阻礙,也不是無法克服。

把產業金字塔重建,人人才會在有穩定收入的前題下,考慮成家立業,再搭配生育、托育各種補貼,提高生育意願。人口成長可以提升,慢慢將基數拉回,才有夠多的精英人力,能夠去發展尖端技術,做出突破。

問題又回到錢,而我們很少在稅收上做文章,多數學生的想法都是抽有錢人更多的稅,卻沒有對有錢人做出定義,並有奇怪的想法。假設我們抄掉一個有100億家產的富豪,拿去分給1000萬人,每個人可以分多少?1000元而已。看來很多的數字,除下去就沒有了,這意思是說,單純想像財富都在少數幾個人身上,是錯誤的想法。

較有道理的做法,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發展。例如被罵翻的單身稅,倘若我們對此的定義是,年紀超過一定歲數,又沒有子女者,那單身就得要多繳稅,作為生育津貼的來源,因為「台灣的希望在下一代」啊。如果認同,那沒有為台灣留下下一代的人,多繳點稅幫助其他人哪裡不對?

覺得這太過分,那就用家族去計算,整個家族平均小孩不到替代率2的,少多少就抽多少稅。

鼓吹單身享樂成主流,「不生」問題就不可能解決

這聽來很過分,是因為你的價值覺得這樣不對,但若我們的價值觀對於少子化真的很重視,並願意做出犧牲。

那這又有什麼錯?還是加個勳章表揚?

筆者的意思不是真的要抽單身稅,只是要闡述一個概念,若我們對某種價值有偏好,並認為這需要去做點什麼,那麼依此為標準,訂立一個抽稅基礎,是沒有問題的。

少子化可說是全世界共通現象,然而在西方沒幾個人敢提單身稅,還鼓吹個人主義,鼓動享樂消費,這本身就是很弔詭的。

做過父母者,都曉得生養小孩就得要有所犧牲,而社會卻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不需要犧牲什麼,那自然會對下一代抱持恐懼。誰會想要自己的資源被奪走呢?還是你不能不給的子女。

許多人會找尋理由,像是自己的家境不好,從小被家暴,沒有自信當好父母,那麼為何不試著從自己開始終結這個向下螺旋,又或者是多繳稅好讓其他人可以彌補這個錯誤?

你我皆放棄些許既得利益,替社會困境找出路

如果我們探討每一個社會問題的成因,到後面遇到價值觀問題,立刻就想要用貼價格算帳的方法,便於解釋一切,那麼很可能什麼都解釋不了。

少子化就是典型問題,有沒生養過小孩的,對於小孩的看法絕對不一樣,而現代幾乎所有問題,都可說來自於人口結構所致。

若我們不早點解決,那二十年後,我們會遇到超龐大的一群退休人口,以及無法填補的基層職缺,還有補洞補到怨恨不已的下一代。

倒金字塔,不垮才奇怪。

那還不如我們中老年人早點清醒些,該立好的稅就先設立好,從我們這些中老年人身上挖一點出去。

作法其實有很多,只是在民主自由國家中,太多人的私慾,都被自由之名掩蓋了。

不然高喊○○正義者,我們何不去問問,所謂的○○,他們自己家有沒有?


  • 編:推薦一部漫畫,雖然是木尾士目相對不知名的作品,而且最後可能是被腰斬,但由於故事內容來自作者的育兒經驗,所以細節非常真實,有養育過嬰兒可以得到很多趣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