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思想漫步-創世紀018-相信後我非常努力,這樣錯了嗎?

「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足的神;你要行在我面前,並且要完全;」(創 16:16~17:1)


空白的 13 年!聖經用字很精簡,這個意思非常明顯,就是神不喜悅,生以實瑪利是一個錯誤,而且是大錯特錯,是對「全足的神」極大的得罪。到底問題發生在哪兒?我們要好好的考察。


亞伯拉罕出哈蘭的時候是 75 歲 (創 12:4),之後經歷了飢荒而下埃及,蒙保守得了許多財物從埃及出來,回到他原本的地方,就是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在那兒羅得因追逐物質的豐富而離去,亞伯拉罕則搬到希伯崙。然後又經歷了四王五王的戰爭,在此經歷的高峰之時,耶和華神用鄭重立約的方式堅定後裔和地的應許祝福,這樣應該也過了好幾年,他又更老了一些。但此時亞伯拉罕因著信而蒙稱許,處於非常得勝的狀態。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流逝,盼望著有事情發生,該是兒孫滿堂的時候了,怎麼硬是沒有動靜,估計大概過了 10 年左右,心裡肯定越來越慌了吧。再這樣下去豈不是很丟臉?丟的是耶和華神的臉啊!我身為蒙召的重要人物,是不是不夠努力?主啊,我是為你的,我來「幫神一把」吧。


「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亞伯蘭聽了撒萊的話。」(創 16:2) 這真是太有創意了,為了完成神的旨意而創新思考,突破框架,厲害吧!也許他們還充滿了宗教式犧牲奉獻的高尚情操,暗自得意呢。沒想到苦果很快來到,「她 (夏甲) 見自己懷了孕,就輕看她的主母。」(創 16:4) 兩個女人吵架,這真是不得安寧的事。總之孩子生下來了,就是以實瑪利,亞伯拉罕終於得到孩子了,但好像快樂不起來,因為神不再向他顯現了,也許這對夫妻陷入長考,不知道錯在哪裡,13 年後神終於顯現時,他也還搞不清楚,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而神終於明言說出「不然,你妻子撒拉必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 17:19) 並用實際作為粉碎亞伯拉罕長期以來不切實際的期望,引導他更深的認識神是「全足的神」。這個明言為何不早說?我想在神的智慧裡自有安排,早說也沒用,必須配合這十幾年的經歷,他才聽得下去吧!重大的生命功課,都是需要年日的。


神的意念總是高過人的意念,人要跟上神的思路做到真正的順服,並非容易的事;也許多年的時間是必須的,錯誤觀念生出的錯誤行為,也必須付出代價。以實瑪利後來成為阿拉伯人的先祖,世世代代成為以色列人的頑強仇敵,揮之不去的攪擾!神的作為的延遲,對亞伯拉罕是極大的考驗,他也實在很無辜,他的擔憂有其正當性和合理性,但神對蒙召之人的標準卻沒有打折的空間,所有的產出只能絕對的用出於神的素質和方法,這遠遠高過他們初期所領會。也許現在的基督徒可以輕易說出「安息等候,平靜信靠」之類的教訓,但實際經歷時卻是怎樣都安靜不下來,總想要 do something。若犯錯是必經的過程,就願我們可以快速通過,學習分辨有所為有所不為,竭力進入那安息。(希伯來書 4:11)


先祖生命的歷程血淋淋的擺在我們眼前,豈是徒然的?神藉此用寓意啟示出更多屬靈的含義,有待我們在光中更多來領會。使徒保羅讀創世紀就是這樣,竟然這一妻一妾對比起兩約了!「這些都是寓意:兩個婦人就是兩約,一個是出於西乃山,生子為奴,乃是夏甲。」(加拉太書 4:24) ...「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加拉太書 4:26) 這種解釋清楚明瞭,自主婦人代表新約,是本於恩典,藉著應許而產生後裔;使女代表舊約,是本於律法,按著肉體產生後裔。「只是,當時那按著肉體生的,怎樣逼迫了那按著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把使女和他兒子趕出去,因為使女的兒子,絕不可與自主婦人的兒子一同承受產業。」(加拉太書 4:29~30) 總之,使女生孩子是個錯誤,她是在等候應許的過程中,偷著進來的,待以撒出生後,被迫要付出重大代價去修正這錯誤。


以撒出生了,幾十代之後的基督也已降生,然後又過了 2000 多年,這苦果現在還由以色列這民族在承受著,為了表明神在他計劃中的重要原則,就是神從來不需要人伸出肉體的手來幫祂什麼,他們用數千年的民族命運在演繹著。這麼重要的功課,這麼大的卡司在鋪陳,身為亞拉罕信心的後裔,怎能輕忽?每當我們想要靠自己成為「好基督徒」,當想想這場景,是否「好意」的努力反而害事?神要得著祂在基督裡的榮耀召會,是聖別沒有瑕疵,沒有一丁點兒斑點或皺紋!(以弗所書 5:27) 我們只有承認著自己天然的生命如同老亞伯拉罕般的無用,相信著生命內裡素質變化的工作,尊榮著祂復活的能力,安息享受神一切智慧的安排,仰望基督再臨時,稱許歷世代生命的工作,集其大成的美好。


Newman 2024/5/15

導覽頁:紐曼的思想漫步

參考資料:創世紀生命讀經 46 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漫步,悠閒自在的隨意行走!是行為,是態度,更是一種境界,存在於得勝的王者。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