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總是要學著拆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我總想不透
為何育兒過程好像衝突、不耐煩、易怒、煩躁的情形一直出現
孩子在四歲多偶爾跟我說他不喜歡在家裡
剛開始我沒有察覺哪裡出問題
只覺得孩子童言童語亂說話
逐漸地
我發現孩子似乎不愛跟我分享學校的事情
逐漸地
他的叛逆期越來越嚴重
我講話時 他會故意摀住耳朵 大聲說:好了!不要講了!
出門遊玩時 也總避免不掉情緒爆走的情形
而我
理智線也斷了無數次
我開始想試著改變
聽著一些親子節目
重新學習著如何處理親子關係
但只要他情緒又不小心大爆走時
尤其是下班疲累的時候
想接都接不了
結果慘況收場
晚上睡覺彼此賭氣
背對著背地睡著
直到五歲多
我遇見了一個媽媽
我觀察她成功接住了好多次孩子的情緒
我開始請教他
他跟我分享了羅寶鴻老師
我開始刻意練習羅寶鴻老師方式
居然成功了!
好幾次 我成功了拆除孩子身上的未爆彈
當然也遇過失敗過
只是成功次數越來越多次
我開始想把這一切記錄下來
因為這過程真的走來不易
現在仍還是在練習中
但我仍會努力練習
因為我想要的親子關係是與孩子當朋友
而不是變成孩子害怕不喜歡的人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與孩子交流自己的處境&感受 "孩子充滿疑問,卻不敢詢問; 我們充滿無力,卻不敢表現。" 與孩子一起體驗.表達理解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安全感也許是 "爸媽一直在這裡, 離你不遠也不近。"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