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13:文學理論

前面提到台灣文學作品其實不少,有日治時期的累積,1970年代之後也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這些作品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文本。


在歷史基礎上,日治時期作品讓台灣文學有所謂「寫實主義傳統」,得以和中國文學的文學,比如抒情傳統架構區隔。但在美學或文學理論上怎麼辦呢?文字聲韻訓詁的小學自然不適用,經學儒學路線更奇怪,這時候取徑西方,以西方文學理論作為研究框架,成為了台灣文學研究的理論路徑。


一方面是台灣文學的作品就算是日治時期,也偏向現當代文學,有不少受到20世紀初期西方文學風潮影響,比如現代主義早早就已經透過日本進入台灣,更不用說有許多俄國文學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1980年代起,後殖民、後現代為顯學,在外文、哲學學界影響甚深,而此種解構威權和霸權的理論路徑和台灣文學對話的中國框架不謀而合,使得台灣文學使用了許多西方文學理論為框架。這也使得後續學者產生「台灣難道沒有自己的理論嗎?」的焦慮,產生如《台灣理論關鍵詞》、《啟蒙與反叛—台灣哲學的百年浪潮》這類書籍,試圖建構屬於台灣的理論。


註:「一方面是台灣文學的作品就算是日治時期,也偏向現當代文學。」這句話有點不精準,應該說台灣文學研究日治時期的作品以小說為主,而這些小說大部分是白話小說,粗糙地說就是現代文學。而不是說日治時期沒有舊體詩、古體詩之類的古典文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Chi̍t-hāng-hit-hāng(這項彼項)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