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閱讀這回事(12):不純粹的純粹

純粹的不純粹,不是指結果的不純粹,而是純粹的閱讀,可以將本書的結構、內容、難易度做出有意義的區分,這樣才能發掘作者真正的意圖。你沒有分類錯誤,才會從中學習成長,獲得有意義的結果。即便這個結果非常違反政治正確、牴觸你的意識形態。那又如何,就算是你的敵人,越了解敵人的手段,這不是更好嗎?

標題反過來再騙一篇?也可以這樣說。

不純粹的閱讀,你必然得到純粹的結論,例如看到討厭的同學發臉文,心裡開始品頭論足,最後得出他失戀失業的無能結論。嗯,或許討厭的同學只是單純實驗做失敗而已。

這不是因人廢言喔,這年代了解不純粹的純粹很重要,還記得2024總統大選,有許多工程師小草放大自己的專業能力,覺得別人都很笨,用極大的意義解讀其他政治人物的動機?

為何,這也是社群媒體出現後的放大現象,一開始就用不純粹的角度出發,最後必然得出一個純粹的惡意結果。

官商勾結人謀不臧?拿下「白色」眼鏡別再鍵盤辦案

舉一個例子,某議員在選區內進行路燈與標線的修正,然後在網路上發文,被截圖去其他社群,痛批不專業,並有圖利之嫌。此時一些自稱交通專家的指稱這樣改很不專業,拿出地圖分析這裡應該這樣那樣,不然就該那樣這樣,討論了幾百則留言取得共識,這議員的修正是非常不專業又沒道理。

嗯,這麼沒道理,想必是為了其他理由,接著有人找到一張合照,議員跟選區內某個工程行老闆在選舉時拍的,從各種政府項目中找到此老闆有接到選區案子。看,抓到了,果然有鬼。

有沒發現這套論述,套在很多網路文章上都行得通,但就是沒有關鍵證據。好比說改了紅綠燈秒數,這跟工程行接鋪路修水溝的案子,又有什麼關聯?你要找理由,再怎樣牽強都可以,畢竟都用不純粹的眼光看了,自然會找到一大堆理由解釋這是圖利。

事實呢?正常的改紅綠燈秒數與劃標線, 是接到許多民眾反映,然後議員跟里長與官員會勘,也就是之所以修正,源自在地民眾需求。至於改了會不會比較好,不曉得嘛,試行錯誤再看看。網文那些專家,有人在地生活嗎?幾乎沒有。就算有去看,也不是常常看,根本不曉得人家基於哪些理由修正。

這不是只有台灣才發生,歐美日都有,差別在於文化不同,程度也有落差。

斷章取義解構式閱讀,強化再強化己身預設立場

筆者的意思是,當你用很不純粹的角度閱讀,必然會讓閱讀的過程充滿扭曲,就算作者表達為A,你也會解讀成B,然後ABC一路歪到XYZ。

對,你常見到的各種進步價值論述,多半源自於此。

為何這很常發生在現代人?要筆者說,就是現在太多影音資訊,網路傳遞讓聲光訊息快速流通,導致思考變慢。還記得筆者前面說的,建議要做筆記,因為要讓大腦動起來,才會真正地把內容讀進去。

讀書不是看書,讀書不是背書。

許多人在做評論時會吊書袋,套各種理論跟名詞,讓人很難閱讀。說穿了就是看很多書背很多名詞,但作者寫書必然有前因後果,基於某一些想法著作,可以分到某一些類型,若你不做思想分類,就會把科普書當導讀,導讀當專書,專書當聖經。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