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關於閱讀這回事(22):閱讀與寫作的互補方式
付費限定

關於閱讀這回事(22):閱讀與寫作的互補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覺得知識的某一階段很難,就多花時間在同階,多看、多問、多聽,遲早可以爬上去。如果實在爬不上去怎麼辦?走雜學的路,換一個角度看,很有可能知識A之所以很難,是因為需要知識B跟C去串聯,你沒有B跟C的基礎,當然看不懂A。 不要輕視他人,很有可能某位知識總量比你低的人,在某項專業上比你強,而恰好你需要他協助,填補你未知的部分,才能更進一步。

階梯式的閱讀,時間不免會花上更多,但這又有什麼關係,你趕著考試嗎?

為了自己成長,也沒有終極目標,那就別想太多,專注在多閱讀、多寫作上。閱讀跟寫作是互補的,前面提到一些概念,今天我們來談,怎樣從寫作中找尋互補項目。

寫作找出閱讀的闕漏,閱讀補充寫作的燃料

首先,你還是要有基礎的閱讀量,能夠寫出一篇幾百、上千字,夠完整的文章,還做不到的,筆者只能勸你繼續讀,把自己當成學生,放下社會人的矜持。

可以做到的時候,寫作會帶來很巨大的提升。一開始可能只在很小的領域,做到能夠起承轉合一篇,但不會感受到阻礙。這是第一個要克服的,剛剛踏入此領域的人,很容易把讀過的,當成未來唯一的套用模板,然後就停止進步了。

視野的擴張中,會讓你發覺,自己原有的知識量,可能在更大的範圍、系統中,只佔了一小部分,如下圖。

raw-image

當然,不會這麼誇張,這是多年後回去看自己,正常的情況,這種擴張是漸進的,閱讀更多後,在原有的知識量中,加入了一些,讓視野擴大了點,於是你知道欠缺了什麼,該去找哪些資料看。如下圖。

raw-image

最後,你的一套知識論述,會透過閱讀量增加,獲得更多領域的知識,呈現一種逐步擴張的樣貌,如下圖。

raw-image

示意圖只是概念,意思是閱讀的視野擴張,你會從寫作中發覺,狀況大概兩種,內在跟外在因素。

內在因素,是指你在寫作的過程,要融入自己新獲得的知識,但這知識明顯的與既有的體系不合,或是有衝突。外在因素,在你寫作出去時,被人指正似乎不是這樣解讀,或是與既有體系一點都不合。

我會不會寫錯了?面對網路筆戰時如何因應

兩者都很難處理,多數人的視野擴張,第一步是讓新知識改頭換面,方便融入自我的體系,這其實是對的,專業科系也是如此,問題是融入需要功夫,類似小說中的武功心法,不同科系都有一套世界觀、價值體系,便於解讀新知識。這在社會科系上很常見,像是考古資料挖出了5千年前的某種部落型態,證據就擺在那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3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