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開卷有益是真的嗎?


筆者對中國歷史不熟悉,全給回歷史老師,對中國文學沒有任何涉獵,但憑著現代科技,可以舉一反三,舉一個例子,從前要跟陶傑、黃霑這樣的大師比較,根本無法在他們面前立足,今天卻可以打開筆電上網,大部份資料即時呈現眼前,以人腦的記憶,怎可能挑戰電腦?所以才子的「腦袋」,在互聯網世界之下再無優勢。


今天突然彈出一個問題,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曾引用,曾說過「開卷總是有益的.......」,原來錯的離譜。


當然囉,要論證就得一層一層剝開,「開卷有益」意思是「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到好處」,筆者是精於聖經研究的,就有了一個先入為主的前設,任何「人」寫的字語絕不能當成真理,可是「開卷有益」好像已變成真理,這才值得辯論。


線上很容易找到出處,陶淵明(約365年—427年),中國東晉至南朝時期人物,曾寫過「開卷有益」如斯字句,那時距今 1,600年,當時全中國人口不到五百萬,識字人數如果高估佔十分一,即是只有五十萬,當時已有四書五經等等重量文學鉅著,唐詩宋詞仍未出現,「開卷」的數量始終有限,當成「卷卷有益」也無可厚非。


現代人強解「打開書本閱讀,即能得到好處」,即是打開我所寫的書也有好處,就是不要學我這位蹩腳作家錯別字一大堆,除此以外只是誤人子弟。


只能說,如果要精準地「開卷有益」,指的只集中於四書五經那一類,按精準的定義,連唐詩宋詞及以後的著作亦不能包括在內。


如果你說「開卷有益」,你在讀四書五經嗎?現代華人有十四五億吧,每天讀古文的人數有多少?餘下所有人的讀物都不是陶淵明所指的書籍,「開卷有益」跟我們根本沒半毛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生活間偶爾有所感,隨意記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