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成長後的我們,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當焦慮成為日常《腦筋急轉彎 2 》擁抱每一個自己

amp-img-attr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 W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是一部由皮克斯製作的動畫電影,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人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第一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

除了原本的樂樂、憂憂、怒怒、厭厭、驚驚,正式加入了阿羞(Embarrassment)、阿慕(Envy)、阿焦(Anxiety)和阿廢(Ennui)這些新的情緒,體現了青春期帶來的複雜情感變化。(阿廢居然是法文,完全抓到現代年輕人「我就爛」的無意義感XD)

身為心理系學生,《腦筋急轉彎》系列是我心目中宣導心理健康的模範教材💓
電影以具象化的世界觀描述重要記憶如何形塑信念並產生「自我意識」,故事中所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和萊莉一樣,我們都長大了

首集上映時,我正是個經歷青春期的少女,當時深受著故事中意識內的奇幻世界觀所吸引,發現童年的自己並沒有消失,只是藏進了腦海中很深的地方,童年時所帶來的種種情緒們如何形塑著我所感受到的世界。

而現在,和萊莉一樣,我們都長大了。

故事中萊莉所經歷的自我衝突彷彿將時光倒流回九年前坐在電影院座位上的我,回溯了這九年間的自己。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青春期帶來的焦慮是暫時的嗎?

殘忍的是,觀眾們彼此都知道,我們內心的阿焦從出現那一刻起,可說是一刻都不能好好的休息,那些我們所嚮往與羨慕的使自己感到渺小又羞愧、對無力改變的現實與不夠理想的自己偶爾的放棄與厭煩,是焦慮促使著這些感受能夠化作行動驅動著我們,要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可是為什麼長大後,偶爾的快樂卻會讓人有罪惡感呢?

「放手吧。」接受每一個經驗所形塑的你

焦慮使我們無法體驗當下的感受,不斷提醒著自己「我不夠好」,直到最後一切的思緒與感受不再運作,徹底的遺失了自己。

該怎麼結束這一切?這也是我在整部電影中最喜歡也是親身經歷後最讓人動容的一幕:「放手吧。」

『放下執著』是最難、但也是唯一能做的,接受每一個不可預期所形塑出的自己,無論是善良的、自私的、脆弱的,複雜的情緒使我們對自己感到困惑,唯有隨著時間慢慢放下那些困惑,才能使真正的快樂重新流入我們的生命中。

✧ 壓抑與忽略那些不好的回憶,或許能暫時忘卻煩惱,卻無法形塑完整的自己。
✧ 執著於掌握未來或身陷過去,都無法讓人看清楚當下的真實,竭盡了全力,也要懂得「放下」。
✧ 人不會只有一種面向,每一種都是真實的,接受每一個不可預期所形塑出的自己。

這些腦洞我好愛,不能錯過的細節設定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與萊莉有相同的經歷,但除了主線故事外,《腦筋急轉彎2》如何在這個腦內的世界詮釋那些我們日常的意識活動,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看點,能想到這些根本是腦洞大開!使用不同美術媒材製造出充滿共鳴又混亂的惡趣味(?)

不禁讓人大喊:「這就是長大後的世界!」

看完電影後也想去看看我的腦中的保險箱藏了什麼混亂產物…(忍住不劇透真的太難了…)

此時此刻,是哪一個情緒在主導著你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棕熊小姐 ʕ•ᴥ•ʔ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