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政治相關)微觀看立院、鉅觀看社會 - 醉翁之意不在酒,如何去思考各說各話的真實性?

在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立法院國會審查之亂事件中,已有許多人詳細從審查內容、立法與司法程序結構以及法案通過之後的走向,進行了相當詳細的分析,而本篇文章則並非要從內容與審查面向來探討這次的事件,而是要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談談為何國會總是像喧嘩的菜市場沒辦法好好地「開會」,委員們口中所說的「沒辦法、這是必要手段、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如此take for granted的論述,除了用政黨對立的角度解讀之外,沒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嗎?立院事件塑造的我群/他者又代表著什麼?最後立院事件、名人表態以及軍機擾台反應了哪些事實?閱聽人在獲取這些各說各話的資訊時,又該如何面對與思考?


政治人物與媒體的關係 - 媒體邏輯、媒體景觀與媒介化


所謂的媒體邏輯(Media Logic)根據Altheide和Snow(1979)提出指的是新聞媒體本身具有獨特的產製邏輯,而媒體只報導符合它們運作邏輯的新聞。換句話說,媒體選擇哪些作為新聞的考量,就是這些「新聞」必須要符合媒體邏輯才能夠在新聞曝光,那怎麼樣才能夠符合所謂的媒體邏輯呢?這些新聞事件必須要符合媒體景觀與具備特定的新聞價值。

 

那什麼是媒體景觀(Media Spectacle)呢?Douglas Kellner從全球化、傳播科技和資本主義等視角,檢視新聞產製、新聞建構、新聞配銷到新聞功能等各方面的景觀化現象(林東泰,2017)。換言之,現階段耀眼奪目的視覺效果,成為媒體吸睛的重心,舉凡像是美國九一一襲擊事件對於建築被襲擊的震撼影像一直到各種天災人禍第一時間媒體所捕捉(甚至是強調)的視覺畫面成為了新聞的重點而非探討各個事件的內容本質。


圖一:過往立法院有名的豬內臟場面便是屬於媒體景觀的展現方式(圖片來源:REUTERS)


而這也形成了媒介化的概念,所謂的媒介化根據Hjarvard與Li(2016)的定義是指媒介在文化和社會中的重要性,改變和強化不同社會制度以及文化領域變得依賴媒介及其邏輯的過程。當社會互動越頻繁,社會體制就越需要媒體扮演傳播和溝通平台,而在政治領域同樣地不是只有政治影響媒體的單向力量,政治人物也會隨著媒體制定新聞的邏輯來思考自身在各個事件中要如何行動(或是展演)。


因此在臺灣的脈絡中,政治和傳播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而政治受到媒體邏輯做出的行動,便涵蓋在政治媒介化的範疇,以立法委員過往在新聞版面上的「豐功偉業」,也才得以讓人民如此印象深刻,但這樣的印象深刻到底對實際解決實務內容方面有沒有幫助(或者只是在乎對自身選情跟知名度有所幫助),恐怕一部分也需要人民去持續監督究竟有沒有確實反映與落實民意了。


立院事件塑造的我群/他者 - 被劃分的共同體


另外,這次還有一個重點是究竟「不認同立院未充分討論,而送交三讀通過的有疑慮內容」看法的人,是不是同樣理念的我群/共同體?如果認為反對就代表是區分他者想法的人,是否有些太二元對立了一些?會提出這個疑慮是因為這次很有趣的現象是無論媒體或是政治人物都有將參與集會的群眾劃分成特定的共同體(例如泛綠、覺青等等),反而忽略了中間選民。


圖二:立法院事件中在外面抗議的民眾畫面(圖片來源:REUTERS)


如果要定義中間選民,可以先問問自己,在選一名政治人物時,會優先先考量該名政治人物要競逐的職位(在這個職位是否真的有經費花在刀口上做事?)、政見(是否有真的深耕田野調查並提出可行的落實方式?)還是只會先以政黨顏色為優先考量?我想在思考完這題之後,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人民都會以後者為優先考量,那將集會的群眾視為同一個共同體的論述,進而去進行後面的辯論甚至是謾罵,會不會過於二元對立而忽略上述的這些其他的聲音訴求?那如果連上述這些部分中間選民 的聲音訴求都反對的個體,他們反對的背後考量又會是如何?我想這就要進一步跳脫微觀法案的層面,而是鉅觀整體臺灣社會的脈絡下去檢視了。


註解:會使用「部分」是因為筆者認為還有其他原因而不認同的中間選民(包含本身政治冷漠或是傾向中國立場的支持者)


立院事件、名人表態以及軍機擾台 - 閱聽人如何看待「真實」


除了立院事件之外,在5月20日總統就職之後,名人表態以及軍機擾台的新聞事件也持續在台灣媒體版面上佔有一席之地,過往中國政府擾台的各種新聞事件其實也已經很多了,至於相不相信、有沒有足夠的證據?過往對於台海軍事的相關文獻與整理,就目前為止也已經有相當多的資訊可供閱聽人辨別,但我主要還是希望無論這些事件後續的演進,大家可以密切觀察一下最近有哪些政治人物有接觸過中國政府的官員?接觸之後做了些什麼?為何要在這個時間點做這些事情?我想這才是從過往新聞事件一直到最近各種政治相關事件都指向真正的鉅觀目的。


最後,面對這些看似都是「真實」卻各自表述的報導與言論,身為閱聽人又該如何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談及所謂的「真實」,其實未必都是客觀真實,有時也包含與閱聽人自身成長背景經驗相關的主觀真實,在獲取任何資訊時,最重要的未必是在於這則資訊說明了什麼,而是在於這則資訊「沒有」說到什麼,從這個角度去切入,比較不會陷入將部分真實的論述當作全然真實的窘境。


要知道獲取一個事件接近全然的真實,所涉及的面向之廣,並非三言兩語或是幾句結論就能涵蓋,甚至在政治方面,還牽涉到過往歷史脈絡的演變,因此,不隨意的跟風而是先釐清事件甚至歷史脈絡中,各方提到/沒有提到的論述,從中尋找自身比較認同的觀點(個人認為在政治領域沒有所謂客觀觀點,任何的言論本身都帶有主觀的立場存在),在假資訊與部分真實資訊氾濫的時代,保持疑問與持續求證,才更有辦法釐清資訊的真偽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參考資料


  • 林東泰(2017)。《政治媒介化:墮落媒體 崩壞政治》。臺北:師大書苑。
  • 劉忠博、冼楚橋(2022)。〈媒介化理論與政治經濟學的思考對話:以學術傳播的媒介化為考察場域〉。《傳播文化與政治》,15,113-13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生,努力讓拖延症嚴重的自己,不要繼續沉淪下去,INFP,平常最希望能好好睡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