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約而同,最近好多朋友跟我說起心裡的感受,「覺得被掏空」、「對任何事情感到麻木、抗拒,不再有創作的興趣或靈感」、「各方面都更加努力,效能卻每況愈下」。聽起來很像我們陷入中年危機、甚至是經歷更年期前兆的過渡期,很容易忽略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職業倦怠警訊。
在《你,燃燒殆盡了嗎?》一書中,作者Kandi Wiens博士,援引專家的話,來描述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一個指標,顯示出人們的本質與他們必須做的事情之間已經脫節,代表著對價值觀、尊嚴、精神和意志的侵蝕。」,在工作上,經常反覆出現以下徵兆:
🤕疲憊不堪和精力枯竭的感覺
🤕對工作感到憤世嫉俗或負面情緒
🤕職業效能下降(感覺自己效能低落或沒有發揮最佳水準)
老實說,前兩年,我一直深陷上述情緒無法自拔。在公司頻繁易主的險峻情勢下,撐過第一個難捱的五年,表面上形同倒吃甘蔗,然而心境苦大於甜。
我還注意到,自己在形容工作時,越來越頻繁地講出:我受夠了、根本就是被困住、沮喪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這一切都沒有意義、完全提不起勁,等等這些喪氣話。在在顯示,我可能正處於職業倦怠的暴風圈。
之所以會產生職業倦怠,主因之一,在於對工作投入過多的情感,細數每一個「多情」指標,我亦無一不中:
😈對批評反應過度
😈工作超時、在工作以外的場合一直談工作的事
😈總是想要討好別人
😈將自尊與工作表現掛勾,把工作視為成就感的主要來源
作為大半輩子的工作狂,一時之間要限制對工作的情感投入,談何容易?也曾嘗試過不少斷捨方式,總半途而廢。
我喜歡《你,燃燒殆盡了嗎?》書裡的犀利歸因,將職業倦怠,視為對工作中慢性情境壓力源的長期反應。換言之,不是我有問題,是我的工作出了問題。首要之務,是檢視公司組織有哪些不符個人需求和期望之處,未被滿足、長期不匹配的地方越多,職業倦怠的比例越高。
大家不妨衡量一下這些指標,同時感受看看,自己是否對某項指標特別在意,感覺緊張或焦慮?這便是觸發個人職業倦怠的因子。
🤢工作量:當個人的能力與工作要求不匹配時,就會出現問題。
🤢掌控性:實際獲得的自主權,如果不符合最佳表現所需,壓力就會更大。研究指出,缺乏職業掌控性和倦怠之間,呈現明顯的正相關。
🤢報酬: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沒有得到相對回報,情緒會受到巨大打擊。
🤢價值觀:個人價值觀與組織所展現的價值觀不相容時,就會產生倦怠。
🤢公平:經常遭受偏見或不公平薪酬等待遇的員工,倦怠的可能性會提高兩倍以上。
🤢社群:缺乏社會支持和連結會讓人感到孤立,工作變得更艱鉅,因而耗盡精力,更容易倦怠。
🤢有毒的同事和老闆:散播負面情緒和有害行為,用高壓、憤世嫉俗、疏離感和士氣低落「汙染」工作環境,其他人必須替他們收拾爛攤子,最終導致自己陷入倦怠。
以我為例,自主掌控性低、以及報酬不成正比,最容易引發我倦怠反應的兩大觸媒,它們總是與自信低落與尋求外在肯定的創傷經驗掛勾在一起,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認清自己的倦怠源之後,我從這本書裡,獲得幾個關鍵學習,在此與大家共享:
✍️ 將心力與目標,聚焦於我實際可以控制的事情,凡超越我的控制所及,瀟灑let it be。
所以,我不再期許自己「要解決所有的問題」,每天,我只「盡力協助」兩個優先問題。也許你會好奇,怎麼可能,一天工時好歹也八個小時,只專注兩個問題會不會太少?
答案是不會。有時兩個優先問題還嫌多。因為在工作當中,我們真正能控制的事情,其實超乎想像得少,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當成自己的問題,硬把自己工作成一個受害者。仔細檢查所有的工作承諾,你會發現有些可以交託給別人、有些沒必要開始、有些可以從清單中去除。
✍️ 大膽承認自己的脆弱與需要,優先照顧自己的脆弱與需要。
自從我又重回個人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的角色之後,我開口求援的次數,多過過去二十多年的職場總和。面對對方詢問:「有甚麼我可以幫得上忙的嗎?」我一定認真思索,有機會借力聯盟,絕不單打獨鬥。
這麼做的結果,有效解決了失衡的分工,還令我意外拓展了不同層面的「韌性關係」,如書中所提:我找到提供同理與支持的人、替我理解辦公室政治的人、幫助我重拾信心做出反擊和自我辯護的人、能使我維持洞察或轉換觀點的人、具備足夠幽默,讓我對自己和處境一笑置之的人。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也不必一個人。
✍️ 堅守自己的核心認同,記得騰出時間,去做工作以外,真正帶給自己快樂的事情。
職業倦怠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我們身在其中,會漸次失去對周遭事物的感知與熱情,而逐步變得麻木,覺得人生喪失意義,毫無樂趣可言。請對自己的麻木、無趣保持基本的覺察,工作場域的價值認同,從來無法定義一個人的全部意義。
也許你還不那麼清楚或確定,自己的核心認同是甚麼。不要緊,你一定知道做些甚麼會讓你感到快樂,放手去做,快樂往往比產值,更能告訴我們,自己究竟是誰。
我爸曾經是在職場上鞠躬盡瘁的工作者,他所樹立的職場成就,是我窮盡一生都無法企及的。而我現在知道,我不必證明自己可以超越他的成就。我的人生,可以另有建樹,毋須過度建設。
在他生病的這幾年,我也清楚意識到,生命如此短暫,不應該在令自己疲憊、虛弱、負重的工作中度過,而是思考,如何善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正面的影響;如何與生命中的人與事,建立起深刻的連結。
工作,只是幫助我們達成這些目標的中繼站,絕非歸途。所以,別在半路就把自己燃燒殆盡,未來還有好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