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2 懂我再愛我,可你為什麼都不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完整收聽podcast由此去

「懂我再愛我,如果你不能懂我,我要怎麼相信你其他的建議真的對我有用?」
大家都在說同理,可是為什麼同理卻像是傳說中的神獸一樣,
真正能感受到的彷彿少之又少?
同理到底是什麼?要怎麼做?又到底為什麼這麼困難?


在遇到身邊的人陷入情緒時,很多時候我們會急著給對方建議,
急著讓對方脫離陷入情緒的情境,
但常常會面臨的是—
對方反而不想這麼做,並且對於給建議的人感到抗拒與憤怒。


「你為什麼不能理解我的心情?」

「我在幫你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之後心情不就沒事了嗎?!你不要無理取鬧!」


但其實,人們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並不需要那麼多其他不在此處的人的建議,
人很強韌,
情緒被理解了,
相信自己可以了,幾乎可以突破任何困境。

可如果每次都是【別人】解決了他的問題,
他就會逐漸相信自己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人也很脆弱的,
一旦相信自己解決不了問題,
那麼任何小石頭都可以困住我們一生。


****


同理很多時候不容易,
不容易在我們需要深深相信我們與對方都有力量解決問題,
不容易在我們容易忘記對方的人生經驗與創傷跟我們不同,
不容易在要轉換角色,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告訴對方
【欸你幹麼不這樣?】或者【阿你就那樣不就好了?】隨意指揮。


一旦意識到這些事,再去進行同理,
突然就感覺,世界溫柔了起來~

    avatar-img
    22會員
    97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lLDPx5-xU層層疊疊的習慣逐漸變成只是枷鎖 究竟是真的做不到還是因為習慣了所以忘了自己做得到? 那麼就需要更有意識的宣告才能帶來改變 這是一首打破習慣思維的歌 一首關於放下悲劇劇本重寫人生故事的歌 提醒我們一切從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FVRgSEBE8我知道沒關係 每個英雄都是從一等練起 越歷經折磨 越能學到超強絕技 是夢想越大就越困難的修行 我知道不能急 但我要怎麼堅定相信 現在的落魄 只是起飛前的蓄力 而不是真的已經一敗塗地
    大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心理劇工作坊,在活動前有個破冰小遊戲,講師是鯊魚,學員們是珊瑚礁裡的小魚,每一次鯊魚出來會喊出數字,每個珊瑚礁最多只能容納鯊魚所喊數字的小魚數量,其實就是個報數的小遊戲。 當時我與另一個學員同時衝到一團珊瑚礁前,但只剩下一個空位,鯊魚站在旁邊看著我們,其實也沒有停頓得
    最近錄podcast討論到創傷經驗與沒有被發現的情緒,描述到創傷就像時間停留了一樣無法翻篇的故事絆住了腳步,然後就是,時間繼續前進,只有自己留在了那裏。 (寫成文字好像有點浪漫,但還是頗悲傷的事~) 結束討論後,想起曾經與朋友的分別。 那是很理所當然的畢業的各分東西,也沒有什麼煽動的情緒張力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把意圖設定在哪裡,那裡就是最終到達之處。」 這句話讓我聯想了很多方面,可能沒有那麼好懂~我盡量多舉點例子解釋。 第一個方面 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最終目標以及自身能力 當我們把目的地設定下來,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在那裏了, 無論做了什麼規劃、學了什麼能力、遇到什麼人, 都會以設定的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lLDPx5-xU層層疊疊的習慣逐漸變成只是枷鎖 究竟是真的做不到還是因為習慣了所以忘了自己做得到? 那麼就需要更有意識的宣告才能帶來改變 這是一首打破習慣思維的歌 一首關於放下悲劇劇本重寫人生故事的歌 提醒我們一切從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FVRgSEBE8我知道沒關係 每個英雄都是從一等練起 越歷經折磨 越能學到超強絕技 是夢想越大就越困難的修行 我知道不能急 但我要怎麼堅定相信 現在的落魄 只是起飛前的蓄力 而不是真的已經一敗塗地
    大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心理劇工作坊,在活動前有個破冰小遊戲,講師是鯊魚,學員們是珊瑚礁裡的小魚,每一次鯊魚出來會喊出數字,每個珊瑚礁最多只能容納鯊魚所喊數字的小魚數量,其實就是個報數的小遊戲。 當時我與另一個學員同時衝到一團珊瑚礁前,但只剩下一個空位,鯊魚站在旁邊看著我們,其實也沒有停頓得
    最近錄podcast討論到創傷經驗與沒有被發現的情緒,描述到創傷就像時間停留了一樣無法翻篇的故事絆住了腳步,然後就是,時間繼續前進,只有自己留在了那裏。 (寫成文字好像有點浪漫,但還是頗悲傷的事~) 結束討論後,想起曾經與朋友的分別。 那是很理所當然的畢業的各分東西,也沒有什麼煽動的情緒張力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把意圖設定在哪裡,那裡就是最終到達之處。」 這句話讓我聯想了很多方面,可能沒有那麼好懂~我盡量多舉點例子解釋。 第一個方面 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最終目標以及自身能力 當我們把目的地設定下來,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就會一直在那裏了, 無論做了什麼規劃、學了什麼能力、遇到什麼人, 都會以設定的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Thumbnail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wn4HEQAAQBAJ 「你說都對!嗎?」 你曾經說過無數的話,那些話,你以為非常有道理,或者只是一時情緒,可能你從未想過,聽那些話的人,心中所思所想。 自從開始想「你說都對!嗎?」,佩佩幾乎禁言,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
    比起平時和朋友說了足夠的話
    Thumbnail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wn4HEQAAQBAJ 「你說都對!嗎?」 你曾經說過無數的話,那些話,你以為非常有道理,或者只是一時情緒,可能你從未想過,聽那些話的人,心中所思所想。 自從開始想「你說都對!嗎?」,佩佩幾乎禁言,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